吕布的声音虽小,不过天生拥有一副大嗓门的他,还是让周边的众人或多或少地听到了些内容。这……唉,人傻了,干什么都能拉仇恨!
出主意的李儒离二人最近,对吕布的话自然全听清了,当下给了吕布一个赞赏的眼神,瞬间美得四肢发达的吕布自豪地挺起了他那坚实的胸膛。
董卓经吕布一提醒,当下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说白了也就是要找个人出来当炮灰,镇守城关掩护大军跑路。
董卓转眼望向周遭众将,面色十分凝重,似乎很难决定应该选谁来担当这个极度危险的断后重任。
董卓难以做出决定,并不是因为他担心这断后之人会因此丢掉性命,而是怕这人本事不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的光荣任务,到那时他的处境就危险了。
董卓的目光飞快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部将,可董卓的目光移动得再快,也快不过众将低下头去回避他目光的速度。董卓见众将都不敢主动接下这份差事,心中就有些不乐意了。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了这危机关头,一个个都装怂,简直太丢董老大的人了。软的不成,就来硬的。董老大的一张肥脸瞬间拉得老长,冷冰冰地哼道:“何人敢断后?”
众将闻言,无不背生冷汗,非常有默契地看向身边的人,心里全都在祈祷董大主公千万不要相中自己。杀人放火我们在行,这送死的差事咱真做不来!
片刻之后,寂静的关墙上有一人挺身而出。此人身高八尺,生得浓眉大眼,面若冰霜,只听他坚定地说道:“末将愿留在此地为相国及大军转移争取时间。”
董卓见有人应命,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欣喜地询问道:“你是何人,现居何职?”
你大爷的,这董卓到哪都喜欢问出身。演义里,被张宝逼得走投无路的董卓,幸得张飞相救才保住性命,但他不仅不感恩,反而询问刘备等人的出身,差点没气得张三爷反戈一击。
未等高顺回答,董卓身旁的吕布便出列介绍道:“此乃孩儿部下,姓高名顺,字士先,现居裨将一职。其手下有八百陷阵之士,皆可以一当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吕布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他提到了高顺的官职,意思是说此人有资格留下来阻敌,随后介绍高顺手下有一支王牌部队,表明高顺此人精于带兵,是个打仗的能手,足以胜任断后重任。
李儒对吕布一脸的谄媚像十分的不爽,不愧是胡人出身,真是天性薄凉!这吕布是一点也没考虑过高顺可能会丧命于此,如此不顾部下生死,岂是善类?好吧,李儒也选择性地失忆了,好像这馊主意是他最先提出的。
董卓听了吕布的介绍,当即笑着说道:“士先真忠义之将也!本相今日提拔你为中郎将,加都亭侯,赏金百两。若你能立下大功,本相还会另加封赏的。”
果然封建乱世中最不值钱的便是封官赐爵!为了让高顺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董卓毫不吝惜官位黄金,反正这一切都是慷的献帝的慨,他董相国最后不会出一分钱!
高顺受封后没有显露出半点喜悦之色,只是随手抱拳道:“末将定不负相国之命!”
董卓见状,会意地点了点头,便领着众将下了关墙,去组织大军撤退的事宜,惟有李儒在离开时回头看了高顺一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