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虽然身受创伤二十余处,已经是全身浴血,但仍然提着他那把横江铁环刀四处奔走杀敌。文聘来救让他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至少他现在不是孤军奋战了。
不到半刻时间,关上的敌人便被守军肃清。周泰并不急着休息,又领着亲兵下关截杀被堵在关内的鲜卑军。
关内还能走的守军见主将如此神勇,更是士气暴涨。加上这些日子被鲜卑人欺负得厉害,如今难得有如此良机可以报仇,守军自然不愿错过,纷纷举起手中的刀枪朝敌人身上砍去,关内一时喊杀声震天。
文聘率队在关外冲杀了几个来回,发现敌人慢慢聚集成团,己方战马的冲击力逐渐减弱,心知手下骑兵已经无法继续作战,于是果断下令全军撤入关内休整。
在这种危机时刻,文聘不是没想过去突袭敌军指挥官,而且文聘这方面的经验很丰富。很显然,如果能擒杀敌军的指挥官,那么势必能打击攻城部队的士气。但遗憾的是这是不现实的,从战场的情况来看,敌人的后备军很充裕,也就是说指挥官周围有大批生力军,冒然前去偷袭只会损失惨重。
文聘军退入关内后立即封死关门,关内守军此刻也已经将入关的敌人清除干净。连夜赶路加上方才一战,已经让文聘的部队疲惫不堪,进关后不少士兵跌落下马,直接昏睡了过去。
当文聘见到周泰时,也被吓出一身冷汗。此时周泰的惨状只能用体无完肤来形容,浑身被鲜血浸泡着,也不知道是敌人的血还是他自己的血。
看到周泰这般惨样,傻子也知道战况的激烈。文聘二话没说,径直上前紧紧拥抱周泰。两人本是结义兄弟,如今又共患难,一片真情倒是催人泪下。
随后,文聘自然说了一通周泰辛苦了之类的话,表达下他这位大哥对兄弟的关心。周泰则是心中感动,伤痛昏迷前仍不停摇晃文聘的胳膊,叮嘱他要守好雁门关。
之后的几天里,文聘全面接手雁门关的防务,整天呆在关上巡视情况,而周泰则是重伤昏迷不醒。
军医的检查结果出来后,把个胆大的文聘吓得差点跌倒。好家伙,周泰全身创伤多达三十余处,其中重伤七处。要是换作别人,恐怕早就失血过多死掉了,文聘这回总算领教了被宇信戏称为“疤神”的男人的勇烈。
在周泰昏迷期间,轲比能似乎很给面子,并不急于派兵夺关,想来是害怕关内的幽州军援兵。左右轲比能也不想再去空耗人马,所以当天便找魁头汇报,谎称大批汉军援兵赶到,又以自军连日攻城,士卒疲惫为由,短期内不能继续作战,趁机向魁头辞去了攻城主将一职。
魁头将信将疑,可又拿轲比能没有一点办法。毕竟这十多天里大伙儿都看到了,轲比能夺关不可谓不卖力,现在全营上下三分之二皆为伤兵。
可让魁头生气的是,这轲比能一拖就是小半个月,他营中七万大军每日在关下空耗粮食,早先的粮草储备已经有些供应不上了。
而反观轲比能部,在这段时间里又得到了部落里调过来的三万援兵。加上他原来的部队,实力一时和魁头相近,也不怕魁头趁机对他下黑手。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主动去进攻雁门关。
轲比能和魁头暗中斗气,倒是便宜了雁门关上的守军。要知道此时雁门关内的兵力,连同伤兵在内不足五千,这还得包括刚来增援的文聘一部。
如果轲比能和魁头任何一方全力攻打关隘的话,那文聘和周泰肯定得杀身成仁,雁门关也将荡然无存。只可惜这两人表面团结,实则是互相猜忌。
他们都瞧出来了,雁门关内那些人都是铁了心地要顽抗到底。要打下雁门关不难,但肯定得脱一层皮,所以谁都不愿损失自身实力来便宜对方。
当雁门关在这样一种诡异的氛围下侥幸地得以保全时,在幽州另一边的战场上,又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事情。东部鲜卑各部在素利的统一指挥下,用了不过半月时间便横扫了大半个辽西郡,打得公孙瓒军节节败退,如今素利大军的兵锋直指公孙瓒的老巢右北平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