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赵云讯息(1 / 2)

汉末文丑 烟花彼岸 1661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却转而闻听,兄未赴职,复归贵宅,欲攻书、强技于日间。弟感佩兄志,甚向往之。今有《春秋》二卷、《孙子》三解,仅供拜上,望能助兄一二!另闻兄,枪法无双、剑术精奇,固拜兄指摘《文氏枪法》、《文氏剑术》一二,不胜感激。

就这样,三天时间,一闪即逝。各地的招募人员,纷纷集结队伍、收拢新招收的青壮,向着桃林塞赶去。

由是,历经三天招募,又经两天赶路,所有军卒才平安返回桃林塞。

这叫文丑颇为气愤,随后虽说相国冯公答应文丑可以做其本人的亲卫曲长,赵云也以学识浅薄、不能胜任,还需归家勤奋攻读一番为由,而委婉的推辞掉了。可以说是让这些士子之流,在清谈之际,亦是纷纷感慨郡朝的黑暗、腐朽。

不论如何,文丑的示好之意算是尽到了,想来以赵云的才能、智慧,定能感受到文丑的诚意。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些事情。

最先抵达的自然是留守沙河乡的文丑一部。此次招募到的新卒,因为要求严格,要远比上次少得多。二百三十一名后勤兵、七十六名正规军,拢共也才看看三百出头。

愚弟文丑子孝谨上。

这一现象,在远赴高邑县三处招募士卒的董江、颜良、文霸队伍里,同样拥有!而且更甚。曲长董江所去的高邑县城所招收的人员是最多的,有后勤兵三十六人、正规军七十三人;接着就是颜良负责的大营乡,招募后勤兵三十三人、正规军五十六人;文霸所去的济河乡招募后勤兵四十三人、正规军三十七人。

按说,各地的乡民能够通过招募测试的,都应该是‘后勤兵’这一层次远多于‘正规军’这一层次。但缘何这招募而来的却是两者相当呢?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后者多余前者!实际上却是因为后勤兵的薪俸待遇只是正规军的一半!所以大多数通过的乡民,没有入伍罢了。

其信上言:赵兄台鉴,荒林一别,一月有余矣,当日,兄以追寇要事,匆匆而去,弟未及拜谢相救之恩,日后多有心愧不安之思。至家,屡有辗转之夜,心思兄追寇事!若非身系数万乡民之安危,恨不能快马一匹,随兄驰骋杀敌,岂不快哉?

尽管乡民黔首们,积极参加测试,但是这次的标准硬生生的提升了一个大的层次!所以大多数人不得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比如:有传闻言,近期祸乱了常山国一两个月之久的夷骑丘力居部,最终还是在代校尉赵云率领的骑兵队的无限骚扰中折兵过半,仅余二千五、六百骑!而不得不狼狈的退出常山国。而代校尉赵云所率两千骑兵队伍亦是伤亡大半,仅仅幸存五百骑。

不过,随着消息的传开,前来测试的人次也在迅速的增加着!若不是带着足够的人手,恐怕负责招募的诸位都会更加忙碌吧!颇为可喜的是,合格的人员也在慢慢积累着,而且甚为可观。

也有能够顺利达到标准的,大多也是‘后勤兵’水平,偶尔有几个正规军水平的,一时纷纷承受着围观黔首的羡慕、嫉妒目光,也是颇为得意。

文丑写毕,又反复看了几遍,觉得没有差错后,方另外寻来信封上书“赵兄子龙敬启”,将信笺折叠平整,小心放进去,盖上封泥。又分别命人将上述几卷书,尽快复刻出来。然后同信笺一并,派遣了一得力军士,打马向真定赵云处送去。

当文丑得到这个消息时,当真是又惊又喜,当下就坐卧不安起来。惊的是,赵云当真做到了以弱兵之力,驱赶强敌出境之为!喜的是,赵云并没有就此高升,而他也就大有机会将其招募而来了。

这也不行、哪也不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那也不是他的性格。经过反复思考,文丑还是决定,去信一封,以示交好之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