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管家想了想,于是提议道:“老奴倒是有一计策,可为老爷出这口气,配合老爷做的假账计策一起实施,说不定总督大人直接下令将其问斩也不是不可能。”
管家老成的笑了笑,进言道:“这县太爷虽年纪小却是精明的紧,他提出以工代赈不但能够安抚住那些失去家园和土地的贱民们,而且还能得到百姓们的拥戴,若被他成功,那他就坐稳了崇明县令之位。”
李卫国顿时大笑:“有吴户房相助,这次斗地主咱们必赢!”
老百姓会理解才怪?
“阿噗……咳咳咳……”
听完吴庸的解释,李卫国也渐渐将心情平复下来,想到这整个大清国都已经烂的不能再烂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更何况这崇明一县,自然也不可能例外了。
李卫国眉头一皱,问道:“县衙库房内还剩多少银子了?”
李卫国不知道吴庸心中所想,见他发呆,以为对方也没有办法,于是他提议到:“崇明县乃是上等县,一年的赋税应该有不少,不如向地主和商贾们提前征收明年的赋税,以此来维系以工代赈的安民政策,吴户房以为如何?”
吴庸想了想,隧道:“苏、周、昝、严四家虽然也是地主,但被萧、陆、黄三家打压多年,土地损失很多,如今基本上以经商为主,若是大人能够放开一些政策,给苏、周、昝、严四家些商业机会,令他们倒向大人甚至投靠大人都是可能的。”
吴庸告了声谢便坐下了,自有下人奉上茶水,待听李卫国说明召他来意后,他急忙道:“大人明鉴,以工代赈的策略本身是非常正确的,然则我崇明县此次受灾严重,波及大半地区和七八万人口,朝廷的赈灾粮款被层层克扣挪用,实际到县衙手中的钱粮十去七八,剩下的顶多能帮助一万人,如今外面已经聚集了数万百姓,恐怕县衙也无力承担。大人心系百姓,令人敬佩,今日之事已经仁至义尽,料想老百姓们会理解的。”
户房典吏,顾名思义。县衙六房官吏之一,同朝廷中央六部中的户部职能类似,就是掌管着一县之地的所有丁口、钱粮、赋税的县级小吏。
吴庸先是一愣,旋即试探道:“大人的意思是拉一个打一个?”
“老爷放心,老奴此计必令他无法翻身。”
嘭!
当日佃农暴动事件过后,李卫国答应给那数千佃农以工代赈的机会。具体实施办法就是县衙出钱,让这些佃农们修筑河堤,重建家园,既能完成州府规定的灾后重建任务,又给了这些佃农们工作赚钱机会,一举两得。
“哦,计将安出?”萧炀看向管家,强将手下无弱兵,他萧家的管家自然也不是易与之辈,萧炀很想知道他有什么妙计,露出期待神色。
萧炀抬头看了管家一眼,被他这么一说,心情也好了许多,得意道:“那是!老爷我做得账岂是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够查得出来的?给两江总督大人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了,多则一个月,少则半月,总督大人必治他一个贪污受贿大罪,将其下狱问罪。”
萧炀眉头紧蹙,道:“老夫又何尝不知这小子狡诈,若被他收拢了民心,恐怕就算有假账之计也很难置他于死地。听说这小子背后有洋人撑腰,一招打不死他恐怕会给他翻身的机会,届时洋人若有借口干涉救他出去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老夫恐怕就要遭殃了。”
“少爷,今天衙门外面聚集的老百姓比昨天又多了近万人,都是听说了县衙以工代赈的事情蜂拥而来的!”张小六匆匆走进县衙大堂,向正在批阅公文的李卫国报告。
李卫国苦笑,若是平时倒是无所谓了,跟老百姓们讲讲道理很容易劝退他们。但眼下情况不同,这些老百姓都遭受了洪灾,流落街头,吃不饱穿不暖,为了争夺一个馒头都足以引发一场大血案,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为了生存下去根本不会跟你讲道理,除非你给他们以工代赈可以生存下来的机会,否则你就是说破了天他们也不会理解你,反而会恨你。
李卫国笑道:“本大人别的没有,这商业机会确实有的是。”
李卫国顿时头疼了,原本为了安抚住那暴动的几千佃农,令其不要再生事端,想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妙计,即安抚了暴民,又赢得了爱民的好名声。然而这爱民的好名声不是那么容易的,随着崇明县境内的老百姓将县衙以工代赈的消息传递开来,大量的难民纷纷慕名涌到县衙,要求县衙也给他们以工代赈的机会。
“大人召小吏过来有何吩咐?”
管家自信的笑了笑,在萧炀耳边低语几声,萧炀听话顿时点点头,露出喜色,而后令管家全权负责。
茶碗砸落在地,瓷片竟然能飞射窗外数米之外,可见萧炀此刻有多么的愤怒了。
“有没有可能让苏、周、昝、严四家倒向本大人?”李卫国看向吴庸突然问道。
中街萧家大宅,书房内,萧炀一脸病容的躺在太师椅上,他病的不轻,是被气得,他混迹官场几十年,竟然斗不过李卫国这个初入官场的少年,一张老脸都丢到火星去了,焉能不生气。
李卫国一声令下,将户房典吏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