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却道流年暗偷换 十六回:童年的红房子
“这个……不是他苏姨家的孩子吗?”一个中年女子推着个自行车,正从小区里面出来,她一眼望到白潇,脸上顿时挂上了亲善的笑容,“你……叫潇潇是吧,听说你们家要搬家呢,什么时候搬?”
白潇愣了愣,手下意识地就抓了抓脑袋,然后有点傻憨憨地笑道:“是啊,阿姨,你买菜去吗?我们搬家,大概还要过段时间吧,具体还没定。 ”
“这个时候菜市场快散了,菜便宜,呵呵。 ”中年女子推着自行车走到了白潇身边,满带着笑容上下打量她,“真是个标致的姑娘,可惜在咱们小区还没住几天就又要搬走喽。 我说,你哥哥到底到哪里去了,怎么这么久不见人呢?”
白潇的笑容顿时有些尴尬了,她垂下头,脑袋半侧,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我也不是很清楚,妈妈带我过来的时候,对哥哥的事情就没怎么说。 阿姨,你快去菜市场吧,不然一会要关门了呢。 ”
“呦……是的,那我快走啦,潇潇,你快回去吧,我看你爸爸妈妈没个孩子在身边,整天也挺想你们兄妹的。 ”中年女子骑上了自行车,一蹬一蹬地往菜市场去了。
白潇叹息一声,终于收敛起所有忧愁与徘徊,向方秋卓道:“我回去了,谢谢你带我出来,明天,我们明天早上再见。 ”
方秋卓对着白潇背转身,手一抬。 打个响指,懒洋洋地道:“走喽,寻花问香,本帅哥潇洒去也!”他踢踏着脚步,头也不回,左斜又晃地走远了。
白潇摇摇头,放下对这个人所有的感激与憎恨。 然后迈着平缓地步子,走进了小区。 走向自己家所在的那栋公寓。
小区的房子大多是7层楼左右的,碎石墙面,水泥小路,高树绿荫,还有破了漆皮的垃圾桶,一切,都带着岁月的老旧。
这是一批八十年代内陆小城市开发出来的住宅区。 在当年,这些房子来得都不容易,而如今,这些老宅房却随时面临着被拆迁地威胁。 时代发展得太快,这些见证着一代人从年轻走向老去,又见证着一代人从蹒跚学步到渐次成长高飞的老房子,也终将带着那些褪色地记忆,淹没在时代浪潮中。
没有什么。 是不会成为过去式的,也没有什么,可以不老……
白潇的脚步稍顿,她走到了两棵大柚子树下,然后仰头。 中秋的时候,柚子树上的累累青果都已长大。 带着青黄的色泽,虽然还没成熟到最佳状态,但也可以采摘了。 现在的孩子,耐性比他们当年好呢,在白夜小地时候,这柚子哪还能被容得长成这样的卖相,怕早在树上的小青果刚冒出一点头的时候,就被一群小皮猴给摘光了。
也是,现在的孩子吃穿不愁,或许。 都看不上这样酸酸苦苦的土柚子了。
白潇的视线又转到了柚子树的左侧。 这里有一小片院中院,红色围墙围了两栋一层楼地红色砖瓦房。 红墙上漆绘着大幅的卡通墙画,这里,是小区的幼儿园。 在白夜小的时候,一起在这幼儿园皮大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它为:红房子。
十几年来,红房子上的红漆不知被风吹日晒折旧了多少回,又不知道被勤劳地小区居民们重新粉刷了多少回,旧了又新,新了又旧,而从里面走出的孩子们,也一轮一轮地长大了。
可惜,今天的白潇回来晚了,天将暗,又是中秋节,里面的孩子们早放学了,而红色小围墙中间的圆拱门上,也锁紧了一个大铁锁,里外一片的安静,恁是叫人瞧着,平添了几分惆怅。
白潇知道,这以后,她可能再也不会有机会站在这两棵老柚树下静静地看着童年的红房子了,她不能预测自己最终会走向哪里,只在这一眼,她知道,自己已将所有可以珍藏的过去都铭刻在心。
没有什么可以不成为过去式,但记忆,可以永远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