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奇葩英语课(四)(2 / 2)

苏可转身拿起粉笔,仿佛是在宣纸上书写草书一般,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行云流水般逐渐在黑板上显现,看的学生们赏心悦目、目不暇接,一时间,教室里很是安静,只听到黑板上传来的“擦擦”写字声,当苏可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啪的一下将剩下的粉笔头甩到粉笔盒里,仿佛狂野肆意的诗人喝完酒扔掉杯一样那么狂放不羁。

苏可纵声念道: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李校长不禁和着苏克抑扬顿挫的声调微微点起头来,作为古学的爱好者,他在古诗词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平时也喜欢背记一些古诗词用以陶冶情操,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没错,但令他意外的是,像苏可这般年纪的女孩,除非对古诗词有特别的爱好,才会将这首诗背的如此牢靠,而苏可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却将华夏古人的诗词用来解释英,不得不说是一种创举,但究竟这样的教学法合不合适用在高课堂上,却还值得深思啊。

“七岁的年纪,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恐怕整天还拖着两条鼻涕,在沙地里打滚呢,但偏偏就是李贺,却做出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当时韩愈他们见李贺诗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是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的。当即便惊喜万分地对之夸赞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

“但是,李贺真的就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不需要思考,凭空脑里就会冒出现成的诗句吗?当然不是,天才的背后也有你们想象不到的艰辛与努力,就像我刚开始讲英语学习的第一点。要注重深入生活。李贺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的小童,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看来我这宝贝孩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

“由此可见,即便是rnscendenlgenus,仅凭一时的聪明才智是不够的。那种小聪明只能顶得一时,想要长久的走在别人前面,必须付出长久的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行,因此我们可以想到,古人写诗都是如此。我们现在学习英更要讲究的是每天坚持不懈,就像李贺每天往锦囊里投放诗句一样,我们记背单词时,也可以拿出一张张卡片随时放在身上,只要一有闲工夫,就可以将卡片拿出来记忆,只要你能坚持下去,时间一长,你就会看到你的成果,看到你的长足进步,以及超越别人的喜悦。”

“明白了吗,谷承风同学。”苏可静静的看着他道,“好了,关于rnscend的解释我们就讲到这儿,希望你们能从这段衍伸的故事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

谷承风即便是脸皮再厚,但他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看向苏可了。从他一开始站起来准备刁难苏可开始,他就始终认为苏可充其量只是个漂亮的花架而已,经不起程咬金的三板斧,只要稍加为难,自然会让她原形毕露,可让他没料到的是,那么多深奥冗长的单词问下去,她却云淡风轻,轻松写意,情急之下,他便揪住最后一个单词想让她解释,毕竟这种突发性质的提问,最能反映出一名老师的真实水平,如果她真的只是死记硬背,充其量只能简单的将这个词解释一下便结束了,这样一来,他还有一点可以讽刺她的机会,但想借此机会动摇她在同学们心目留下的好印象是不可能了。

万万没料到,苏老师竟连这一点小小的机会都不给他,只是从一个单词,竟联系到了语课本的古诗词,尔后又将李贺的生平与小故事和英的学习联系到一起,最后的一番话,她虽然好像在和大家阐述道理,但谷承风还是从她的话语听出苏可对他的劝诫,让他不要总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过活,而是将他的聪明才智放在正途上。他现在真的有一种无力感,仿佛他站在苏可面前的时候,她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而他仅仅只是山脚下的一棵幼苗罢了,想怎么为难她都是不可能赢的。

罢了罢了,今天这一轮就算彻底输了,当然后面如果还有机会的话,他绝不会放过。谷承风略有些丧气的坐在位置上,但内心却仿佛下定了决心一样,让他的脸色稍微好了那么一些。

Ps:谢谢“568619234”、“缕微”、“m_m~~”的月票以及“原核的逆袭”再再次打赏。

<cener>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