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知,为何这八卦阵必须依照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顺序依次进入?”天行道长神色凝重,声音低沉地问道。
八人纷纷摇头,一脸茫然。王晨更是满脸恭敬,赶忙说道:“晚辈愚钝,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天行道长微微颔首,紧接着追问道:“那你们觉得,人若想要成事,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实力?”“能力?”“智慧?”“运势?”“韧性?”“心性?”“品德?”众人各抒己见,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天行道长面带微笑,却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你们所说的这些固然都至关重要,但并非成事的关键所在。
所谓“天成者无为而事成’,真正成事之人,只需付出三分力,便能成就十分事。
要知道,成事离不开运势,运势依赖于势能,势能源自能力。
能力的培养需要适宜的环境,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愿力,愿力的产生依靠福报。
福报的积累得益于功德,功德的铸就源于善念,善念的践行体现为善行。
善行的根基是善心,善心的培育需要智慧,而智慧则需通过不断学习方可明心见性。
这一连串的关联,看似绕口,实则是对事物发展逻辑的深度剖析。
掌握事物规则,遵循其顺序行事,这才是成事的不二法门。”
天行道长看着正认真思考的八人,目光中满是期许,继而继续说道:
“儒释道三教,虽教义各有不同,然而在遵循事物规律这一点上,却是殊途同归。
道教主张?无为而事成’,着重强调要遵循规则,善于利用规律和法则,顺势而为。如此,方能在看似无为之中,达成有为之事。
儒教经典《礼记?大学》里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其中所讲的,正是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佛教则强调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为修行奠基,持戒守护身口意,忍辱保障修行不退,精进推动持续实践,禅定收摄心神,般若则是前五项的升华,最终导向觉悟。
六度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从行善到证智的完整修行路径。”
王晨一脸恭敬,诚挚地说道:“感谢前辈悉心教导,我等定会将您的教诲铭记于心。”
天行道长面带微笑,眼中满是欣慰,满意地看着王晨说道:“这八卦阵,乃是先贤阳明先生开悟之后所创。
此阵法,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智慧结晶。而这最后一道兑卦惊门,凝聚了日月精华,在此处禅定,对你们修行将会大有裨益。
只是此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阵法终究会消散,你们可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缘!”
言罢,还未等众人作出回应,天行道长便已御风而起,身形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了茫茫空中。
八人心中满是感激,纷纷朝着天空郑重行礼,恭送前辈离去。
“大家赶紧打坐禅定吧!”王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