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楚云市,天象漏了底似的,连绵的阴雨足足下了两个多月。真是阴风怒号,连月不开,浑浊的天空乱云飞度,恰似疆场的滚滚硝烟,银光疾掣的闪电夹着重炮轰鸣般的炸雷,震得楚云市地动楼摇。整个城市恍若要往下沉陷似的,在云波雾海中颤颤巍巍,忽隐忽现,桀骜不驯的楚江,借着狂风,掀起巨浪,毫无顾忌地绕着这座古城咆哮,似乎要将她一口吞噬。苍茫大地,芸芸众生。人类就是在这风雨飘摇的寰球上,繁衍生活,在这险象环生的大自然中竟存崛起。朝旭静静地坐在书房,凝望风雨迷茫的窗外,把玩着手中的钢笔,他在无边的遐想。今天是星期天,难得有此清闲。一位好友给他送了一幅字条,写着“有钱常沽酒,无日不翻书。”注明是“朝旭先生日常生活题照。”他斜过脸看着笑了笑,摇了摇头,又随手把它卷起来放到一边。拿起桌上那首刚刚写下的五言律诗看了一遍,从笔架上取下一支小号羊毫,舔了舔墨汁,把这首诗工工正正地写到宣纸上:楼外催心雨,窗前弄笔人。枕难成梦寐,忧心系洞庭。知向谁边去?相疑疾苦人。雨顺风调日,天地豁然新。朝旭把范仲淹的“咏雨”、郑板桥的“听雨”和毛泽东的“叹雨”等,三个不同时代的名人、伟人通过对“雨”的不同感受,抒发他们对民间疾苦、对劳动人民的体恤与关切之情融入到他的诗中。他这“弄笔人”对窗外雨的感叹,实质上表达他对人民的深切感情,他希望人民风调雨顺,希望祖国总是处在阳光灿烂的艳阳天。最近,群工部编发的《民情动态》,就“关于当前社会不安定因素情况反映”,已经连续发了十几期,主要呈报市委常委、副市长,不知是何缘故?至今没有一个领导有批示,是无关紧要呢,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朝旭对此深感困惑。联想到近来一些报纸刊物,从不同角度,连篇累牍地发表一些观点明显对立的文章,诸如“稳定压倒一切”、“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改革洪流不可逆转”等等,对于从军苦研军事,从政则常怀国是的朝旭来说,他的第几感觉仿佛意识到了点什么?他从朋友处弄到一本湘人唐浩明先生《旷代逸才杨度》的手抄本,他边看边摘抄,又从书架上翻出那本很旧的《中国近代史》,两相对照,结合眼下的时局,写下了长长的一篇笔记。他写道:“自1840年以来,中国风云变幻莫测,一方面是国际资本主义的渗入,使得早已躁动于母体之中的中国资本主义胚胎脱体而出,从而使一统天下数千年的封建体制出现了危机,自然也免不了她那死去活来的阵痛。另一方面,具有数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华民族,面对着新生的资本主义因素,象托塔天王李靖对待哪吒出世一样,既爱又怕。这不是简单的‘代沟’,而是传统的意识与全新观念的对立。因此,中国每出现一次大的变革,必然伴随着一场哪吒闹海般的大论战。从戊戌变法,到君宪民宪之争,从庐山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因循守旧之间相对立的矛盾斗争。”“中国的变革是社会前进的必然,变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只有通过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又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令人惊骇的‘阵痛’。这是因为,一个新事物、新体制的诞生,必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反映,争论是正常的,是非曲直,只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让人们明白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可是,在我们的国家,总有一种不让人的陋习,争论就是论战,是不流血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服从真理,而是鱼死网破,就是对方不整死你,自已也要跳楼。而往往对这种愚昧的行径,论战双方还给与肯定,谓之“殉节”,尤其可悲的是我们的执政者们,也把思想理论方面的争论,作为用人划线的标准,容不得反对派,必须一致。这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当前的社会动态令人堪忧,其原由也在如此。如何减轻或免除这种‘阵痛’?是历史赋予执政者应予深层次地思考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唐浩明先生在其书中写的杨度,这位旷代逸才,尚且对当时的局势也拿不准,因‘君宪’与‘民宪’之说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其中虽有私欲,但根本的问题还是中国的事情复杂,人心晦暗,陷井连连,暗礁累累,才叫他无法看清前进的方向。旷世逸才尚且如此,于普通国民,又何必事事强求一致?既令身处高层,谁又能保证一贯正确呢?‘反右’搞错了,几十年以后再平反,何苦之哉!”“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变革仍在继续,但是,每次变革都附带着历史的痕迹,暴风骤雨般的‘阵痛’仍在继续。社会主义社会既然是科学的,变革既然又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那么,为何不可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变革,以完全避免‘阵痛’的发生呢?更新观念,首先要允许‘百家争鸣’,没有反对的意见,就不可能产生真理,谁会将罪犯的辨护律师判刑?当代中国又有多少人一定要坚持反动立场?指鹿为马者,不过千古一例;谁又不想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好呢?民族的败类不过微乎其微;又有几个下级存心要和上级捣蛋呢?说得清,说不清,可以边干边说,或者干了再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临池羡鱼,莫若退而结网。”“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日本人就曾评论我国说,中国民众素质太差是中国内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时至今日,中国的国民素质又提高了多少?既令是当权的中高层官员们的素质又有多高?外国人在很久以前,就曾看到了中国社会不安定的一些带根本性的症结,时至今日,难道我们还不应引起重视么?”朝旭看到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在社会上引起的不同反响,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深感忧虑,同时也感到提高素质从自己开始的紧迫感。作为群工部的负责人之一,代表政府的形象,觉得压力大,责任重。他常对人说,我这个官要么不当,要当就要当得象个样子,要群众认定我是一个合格的官,只有任命书而无人民发给的“合格证”,这样的官我宁可不当。朝旭静静地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那不倦的大脑,总是不断地想着往日自身经历过的,特别是一些叫人尴尬、沮丧的人和事。“嘿嘿,素质,真叫人笑掉大牙。”他一边往桌子上敲着手中的钢笔,一边自言自语地笑道,因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所以引起他发笑。一日,他跟随一位副市长,会见上面来楚云处理一件与楚云市政府有关的案子。这位副省级领导的素质,真叫他在别人面前无地自容。他的举止言谈,平庸、粗俗得无以复加。本就知识浅薄,可偏偏还要咬文嚼字,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连连出错,还往往答非所问。特别是对方单位的名称,他老人家总是颠三倒四,没有一回说准过,不是省略人家的主语,就是颠倒和乱改人家的番号。坐在一旁的朝旭,轻轻的提醒或纠正,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反正就他娘的那么回事。”真要命,不提醒还好些,一提醒,那胡传奎似的真面貌彻底暴露了。至于处理问题的能力之低下,就更不用说了。朝旭有时无可奈何地望着这位“大人物”发怔,心里好笑,:“嗨——!他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位子的?他那鼓鼓囊囊的大肚皮里面不是一包草么!包装何伟,可他何其愚也!难怪庄子讲‘说大人则藐之’啊!”大人接见完毕,朝旭夹着包跟在他后面走,但始终不敢抬头看,好象在众目睽睽的大街上,赶着一头时不时沥沥拉拉滴着粪便的大牲口,亦步亦趋的走着。朝旭心里默默地诵道:“摇摇摆,摆摆摇。哼哼哈,挺挺腰。嘿嘿!”一阵油然而生地耻辱使他好象患了重感冒,脸上一直发烧。他摇了摇头,心想,这领导乍一看很象那么回事,真叫他们处理某些重大问题,是那么浑浑噩噩,昏昏然,其德才与他们的职位是那么的不相称。如此素质、品位的领导,又如何听得见不同意见?这样一级尚且如此,又何谈国民素质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类似样官,仍在悄然增加,那不安定的因素,不就自然而然了!市委宣传部根据上级的通报,昨天召开了一次全市宣传部和群工部负责人会议。内容是有关改革开放的深入,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定的情况,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如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问题。月昏而风,基润而雨呀!从宣传部长传达文件的口气和神色看,目前的形势是严峻的,朝旭这几天一直在琢磨,也许要出什么事!每逢星期天,朝旭的母亲总要把孩子们叫到家里聚餐,朝旭除了出差在外,从不缺席,而且总是叫凤玲带些熟食,或提前帮母亲弄菜,要不就把母亲接过来。今天是星期天,母亲和弟弟妹妹来到了家中,全家聚餐,甚是热闹。朝斌夹了著菜给奶奶:“奶奶,这是鸡脯,挺嫩的,您嚼得动。”朝母:“好——!好孙儿,你自个儿吃吧噢!”老人问:“你们说,我们斌儿,长得象爸爸多些?还是象妈妈多些?”姑姑笑道:“他呀!象我哥,象他爸!特别是那双大眼睛。”朝斌:“切!我才不象爸呢!我象我妈。”凤玲:“象你爸有什么不好?你爸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朝旭笑道:“嗨!何必勉强呢!有多少人争着说,我象毛泽东——!我象周恩来——!因为他们是大人物嘛!我要是个大官儿,朝斌他肯定说象我啦!势利眼!”朝斌:“你不是个大官,可比大官还凶!”回过头,对奶奶“我一看到他的眼睛,脖子后面,都凉嗖嗖的。”朝母:“是吗?干吗那么凶啊!”放下筷子,摸着孙子的后脑勺。姑姑:“哟——!你说得也太玄乎了吧!凉嗖嗖的,那只有—”凤玲:“听他瞎掰!他爸对他要求是严点儿,可从来手指尖儿,也没弹过他一下呢!夸大其词,凉嗖嗖的,还……。”朝旭:“哈哈哈!今天要不是他娘给我作证,我这做父亲的也会在儿子面前,含冤莫白呀!不过呢!朝斌提醒了我,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单位,方法还是重要的。来!儿子啊!你是我的一言之师,我敬你一杯酒。”朝斌端着一厅饮料,走到父亲跟前:“这还差不多!”凤玲:“嗯——!放肆!”朝母:“嗨!你就随他爷儿俩吧!”喝了口饮料,对朝旭“官大官小有啥!堂堂正正的做人就行了。”朝旭:“妈说得是!心底坦然,比啥都好。”又对弟妹们“这些年,我悟出一个道理,不论是成了家,还是立了业,我们啦!即要听党的话,也要听母亲的话。”朝母:“言重咯!你奉承我,我还是要说直话。你呀!也要多作点儿家务事儿,大男子主义,引响家庭关系——!”又对女儿:“你要多向你嫂子学着点儿,凤玲!就是着人喜欢。”凤玲:“妈——!”朝旭:“每次挨批评的总是我,如果在部队,朝斌他娘啦!肯定年年是五好战士啦!”“哈哈哈!”朝斌吃完饭便坐到沙发上看电视,中央台正报道海南开发洋埔的新闻。年仅十五岁的他,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爸爸,不解地问:“我们同学说,现在政府卖国,把海南的洋浦给卖给日本人了……”“胡说!”朝旭一下从沙发上坐起来,瞪着朝斌吼道。“这又不是我说的,干吗这么凶哪!”朝斌噘着嘴,看了一眼父亲,又扭头去盯着电视说。“刚才还说什么听党的话,听奶奶的话,讲究方法,哼!”朝旭喝了口酒,放下杯子,看着母亲笑了笑,低着头,感到很对不起孩子似的。母亲看着儿子笑道:“父母在孩子面前说的话,就如领导在下属面前表的态一样,要作数。否则,就没威信。”朝旭笑道:“妈说得是!言而无信,非君子。”朝旭对母亲的尊重,与他对党的尊重一样。他的母亲是一位正直,善良且具有一定知识,素质较高的传统女性。在旧社会,吃了不少苦,对党和政府有深厚的感情,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十多年前已退休。老人常以正统的观念教育孩子们,不能忘本,要对得起国家,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这个家。”她不要求孩子们升官发财,只要求他们好好工作,堂堂正正的做人就行了。母亲的人品,对朝影响很大。他孝顺母亲的事,在机关也是有口皆碑。这时,凤玲走了过来。“就是嘛!凶什么凶?又没说你卖国,有话不能好好说?”又对朝斌“你爸是怕你到外面说错话,制止你不要乱讲了是应该的。”朝旭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吃完饭,放下碗筷,坐到沙发上,笑了笑,斜过身去拍了一下儿子的背,说:“对不起,爸爸刚才不是对你来的!”朝斌扭动一下肩膀,不高兴的说:“还当领导呢!不—讲—道—理—!”朝旭也不生气,但较严肃地说:“好!好!爸爸给你讲道理,不过我先得警告你!”朝斌迅速转过身来,惊异地看着父亲。“从明天起,你不要去学校,也不要上街。”“为什么——!”朝斌不懂。朝旭说:“爸爸现在给你说,也算是给你补上一课吧!”朝旭点燃一支烟,朝斌给他从书房里把茶端来,认认真真地坐在父亲对面听着。朝旭讲的一些道理,朝斌从课堂上很少听到过,深入浅出,有时抑扬顿挫,他这是第一次听父亲给他如此系统地讲“大道理”,朝旭说:……。“中华民族饱经风霜,自二十世纪中叶摆脱外夷的控制后,中国人民才开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按说,中国的事情应该是好办的,地大物博,人民勤劳朴实。但是,又因为执政者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使得原本脆弱的国民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是比较落后的。原因是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停停打打,象一头被人摁住脑袋的牛,总也抬不起头来。前十几二十年,老百姓还不怎么反感,他们都拿旧社会作比较,容易满足,再加上解放不久,人们脑子里的敌情观念比较浓,唯恐人家再把胜利果实抢走。现在不同了,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旧的一套越来越不满意,而国家的中上层决策者们,相当一部份人旧的框框较多,因循守旧,前怕狼后怕虎。改革已经搞了十几年了,应该看到它辉煌的前景了,可还是争论不休。比如说,反‘左’还是反‘右’?姓‘资’还是姓‘社’?要‘草’,还是‘苗’?‘民营’还是‘国有’?还有‘白猫黑猫’等等,长期争争吵吵。别的国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而中国呢?绞尽脑汁搞斗争,三天两头搞运动,将大好的发展时机白白地丧失了。”妻子凤玲插话说:“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多年来,几乎没有哪一天不斗争,斗出瘾来了。好多人不斗不舒服,我们单位那个一把手就是靠斗败别人爬上来的,他有个外号叫‘斗(杜)主任’。他硬是改不了斗的本性,单位他是老大,没有竟争对手,按说他不应该斗了吧!不行,狗改不了吃屎,他要斗。先是挑动别人互相斗,他就坐山观虎斗,然后自己赤膊上阵亲自斗。从副手开刀,一直到下面各处长科长,个个斗遍,今天找个碴,明天抓件小事斗,斗得你蒙头转向。干部不理他,成了孤家寡人,他就抓着临时工斗,最后硬是把自己斗出一身病,他还不罢休,一边吃着药,一边还不停地斗。结果把个单位斗得一塌糊涂。”朝旭听了大笑,朝斌却有些不耐烦地说:“行啦行啦,妈——!您别说啦,还是听爸说吧。”凤玲看了朝斌一眼,又看了看朝旭说:“行——!妈说的没水平——!还是听你爸说吧!”朝旭笑道:“你说得很好,斗来斗去,吵吵闹闹,结果使自己的元气大丧。斗瘾,也象毒瘾,所以说,斗,是一种中国制造的特殊鸦片。这种鸦片,在一般民众中有基础,主要是领导层。”朝斌问父亲:“为什么硬要斗呢?当了领导更不要斗嘛!”朝旭笑道:“爸爸不懂斗的艺术,但大体知道一些斗的原因。中国人有些话说绝了,比喻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就高度地概括了中国人从上到下斗的原因。具体说到领导层斗的原因多啦,争功诿过斗,嫉贤妒能斗,抢班夺权斗,唯我独尊斗,疑神疑鬼也斗等等等等,你翻开一部成语字典,几千条成语,其中有五分之一以上是讲‘斗’,那斗的词条,真叫随手拈来。所以中国最普及的还是斗争的学说。中国人在‘斗’字上,有一套外国人不可企及的完整理论,而在经济建设上,外国人却把中国人当成才上学的小孩。在部队的时候,我看到有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吵架,一个小孩对另一个孩子说,‘我爸四个豆,’也就是四颗星,‘你爸才两个豆,我回家靠诉我爸整死你爸。’几岁儿童他就知道咋个斗法。”朝斌听得“哧哧”直笑。“国家级的斗,斗一次,就丧一次元气,长期斗,那就是贫穷落后。现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已步入电子时代,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并在迎接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发展浪潮的时候,中国却还在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的窘境中徘徊。至今还有相当一部份刀耕火种的落后群体无人关心,却热忱于借助政治运动你搞我,我搞你。无休止的政治风潮,使人们无所适从,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在这个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如果再这样下去,要实现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目标,真是遥不可及?”朝旭说着指了指电视:“这不?改革开放刚刚取得一些成效,又闹起来了。文化大革命耽搁了十几年,损失几千个亿,死了几百万人,还嫌不够,还要这么折腾下去,可悲唷!”朝斌看着父亲,没有把握地说:“不吧!他们是反对外国人对中国经济的渗透吧?听说主要是征对邓小平来的。”这一疑问很重要,朝旭觉得很有必要给儿子解释清楚。他平心静气地说:“对于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中国人有一个较普遍的毛病,就是吃不得三天饱饭,看不得人家发财。吃饱了就闹事,别人家富了就有鬼,要穷大家一起穷,心安理得又相安无事,多么愚昧之至。原因就是不出国门,不知外面的世界,夜郎自大。外国人怎么哪?人家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呢?打个电话要排队,还有些地方年初写封信,年底收不到,通讯极不发达,其他方面就更不用讲。引进国外技术,引进外国资本,加速中国建设有何不好?邓小平怎么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历经磨难,他受的委屈够多的了。可他矢志不移,为什么?还不是想把中国建设好!他主张改革开放有什么不对?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又错在哪里?他以其雄才伟略,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国富民强的大计,是高瞻远瞩的,已经给古老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勃勃生机嘛。什么叫‘渗透’?一块干得裂了缝的稻田,如果不赶快放水让这干涸了的地渗透,你能有收成吗?‘水’从哪来?中国人浇不过来,外国人愿意帮忙,这虽不是源头,但却是活水呀!引进外资,把没有开发的地方开发出来,把濒临死亡的企业救活。就象您舅舅,工厂效益不好,他不贷款买车跑买卖,他那栋小洋楼能建得起来吗?有了钱就好办事,这是个二百五都知道的事,可是我们有很多聪明人都弄不明白,总是说邓小平如何如何。”凤玲插话:“为什么会说他卖国呢?”朝旭说:“我先打个比方,我们中国人在美国或者别的什么国家的土地上,租人家的土地建一个工厂,或建几栋大楼,这个国家收了我们几十年的土地租金,能不能说这个国家就卖国了?”凤玲说:“这应该不算卖国。”朝斌大声说:“什么应该不算,就不是卖国!”朝旭笑道:“同一个道理,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甚至是那些长期荒无人烟的土地上租一块地方,办工厂、搞实业,人家交上地租,按时纳税,还安排了一大批人就业,又怎么能叫卖国?”凤玲说:“大家不是担心吗?”朝旭严肃的说:“担心什么,真是杞人忧天。建筑在中国的土地上,主权是中国的,他能够把那块地,那栋房子搬走哇?”朝斌说:“这些道理要给人们讲清楚嘛!我们学校的老师就不是这么说的,说和过去上海的什么‘法租界’、‘英租界’还不是一回事,还说什么‘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朝旭说:“你们老师看来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满脑子的旧皇历,所以学生当然跟着起哄啦!儿子呀,不过有一点,你算是讲对了,要把道理给人们说清楚,包括老师都要定时培训,因为,他们手下有上千万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青人啦!这个问题被忽略了。小平同志说过,是有个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民只可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应该结束了。为什么改革开放十几年了,对这个问题还是出现各执一端的现象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决策者们的意见不统一,阻碍了对正确理论的研究,论证和宣传;二、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还是不长,从实践到理论有个形成的过程。当这一过程尚未完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之前,宣传教育方面比较薄弱也是正常现象,你没看到,上上下下总认为话说多了会惹祸,哪个领导讲话,不是拿一叠事先准备好的稿纸,哪象我们今天这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啊!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还说‘如履薄冰’哩!”凤玲说:“难怪有人说中国是羞羞答答搞改革,提心吊胆去开放罗!”朝旭说:“奇怪吗?一点不奇怪。这样一种心态,符合中国的国情,这就叫怕担风险。有相当一部份人把守成理解为守旧,祖制不可动,动则离经叛道,在这些人看来,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凡是《贞观政要》似乎现在都必须遵行。毛泽东是一代伟人,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任何伟大的人物,都必然有历史的局限,受自身经历的影响和客观环境的限制,毛泽东大半生戎马生涯,满脑子的敌情观念,你不叫他想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当然感到其乐无穷。他老人家在诠释他的工作时下的定义是,‘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你看看,这就是时代的局限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尽管他的《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论述非常精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付诸实施的,因为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念念不忘’斗上。‘斗’在以前是敌情观念重,那么现在还强调‘斗’,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为什么羞羞答答?为何提心吊胆?说穿了还是怕‘斗’嘛!中国还怪得很,不管你有事无事,一斗就倒。所以,‘斗’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大拦路虎。”朝斌见父亲连毛泽东都敢说他的功过,对于他这个刚接政治的学生来说,是很的兴趣的。于是壮着胆子问;“爸,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咋看的呢?”“你爸是信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但决不是崇拜者。”“那为什么?”“信奉有研究的余地,崇拜则失去了自我的发挥。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承前启后,集体智慧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的党和人民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是,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顶峰,不是绝对真理。既然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那么,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就必须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不断研究新问题,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不能说凡是马克思、列宁、毛主席说的,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这么说,不是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朝斌不服气的问。朝旭耐心给儿子解释说:“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其基本原则也不过时。毛泽东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就在于,他为中国人民做出了特殊的、一般人不可企及的伟大贡献,他的贡献,大大地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代英主,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具体我就不多讲了。但是,他也是人,他可做出划时代的伟大事业,但决不能将身后千百万年的事业,都作出预测和明确的安排,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的问题。比如说,汉武帝为中华民族拓宽了幅员辽阔的疆土,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是从汉开始确立,确实了不起。但是,如果现在还象他那样,大肆拓边就不行了,就是侵略。同样,毛泽东过去曾公开宣布,支持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我认为这也是不合适的,各国有各国的国情,都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上层建筑,不能干涉别国内政嘛!我不是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绝不是历史的虚无主义,对于先人给我们创造的财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我们都应吸收其精华,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朝旭接着前面的话继续说:“既使现在,真正要放手抓经济工作,仍然有不少人顾虑重重。阶级斗争搞了几十年,现在搞经济建设,都怕出事,怕挨‘斗’,包括有些想搞改革的人也喊‘左’的口号,认为‘左’点平安无险。‘右’在我国历来是被斗的对象,而‘右’的标志是搞事,‘左’的特点是搞人。小平同志是注重务实的,也就是搞事的,他担的风险最大。他高瞻远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家尽快地富起来。八十几岁高令了,他图个什么呢?”朝斌说:“我要不听您刚才这么说,我也会上街去游行,打倒他,看来这个人还是打倒不得的哟!”凤玲说:“儿子哎!你可不准胡来唷!”朝旭笑道:“我相信我的儿子已经听懂我的话啦!他不会的。”朝斌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说:“哎呀!关我什么事啊!我还是念我的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姣娘’哪!妈,别说了,我饿了,你们不饿吗?”朝旭笑笑拍了他的屁股一下说:“这小子呀!人还没个萝卜大,就美姣娘呢,好!看书去吧!”话音刚落,电话铃响了。他走向电话机,看了一眼妻子说:“是吧!长江在呼唤了,黄河得马上进入角色啦!”说着拿起电话。“我是朝旭,好!……马上就到。”他放下电话,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说:“不准出去,做作业,听到吗?”凤玲说:“你放心!我会看着他的。”朝斌不高兴地说:“谁要您看着?我不去不就得了吗,真是的!”“好好好!就当我没说。”妻子凤玲边笑,边起身欲到厨房。姑姑从厨房出来,在围腰上擦拭手,说:“都收拾好了。”凤玲谢道:“累着你了!我去削苹果。”姑姑说:“还是我来吧!”朝母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女儿和媳妇,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