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我等岂敢不齐心协力,为天下兴盛而出力乎?”
平陵窦氏宗长没用多少时间,便和在场的宗族悄然统一了意见,既然汉王敢用两位老师的名义,信誓旦旦说出这样的祸事,那便极有可能是真的。
毕竟汉王即将为帝,又中兴汉室,足以告慰祖宗在天之灵,用不着亲自下场,拿虚假之势欺骗他们。
作为继光武后,最强而有力的宗室,又应了金刀之谶,不管将来打算重开西域,还是传诏书令官吏与百姓向南开垦耕田,真要如此行事,大家也没辙。
愿意装模作样拿到朝堂议一议,已然是给面子了。
身为开国之君,手里又独握兵权,在军卒和黔首百姓之间威望极高,只要粮草与军械足备,随时能征召天下十数万的战兵和二十六万辅卒。
这些皆是以军功封赏的久役之士,而且遍布关东。
哪怕再来一次黄巾之乱,凭借征战多年的骄兵悍将,也可轻易剿灭。
能够在乱世中活到现在的豪族宗长都不傻,都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因此在为首的窦氏开口后,其余人立马紧随,躬身作揖道:“大王,远见明察,见微知著,识忧患于未萌,避危于无形,故总率天下也,天下豪杰岂有不从之理?”
“关中各家愿为大王驱使。”
“大王有远见,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
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刘备表明态度。
“我等敢不承命,只唯大王之令是听耳!”
掾吏也是异口同声,拱手受命。
众人应命时的雄浑而铿锵有力回声,也在甘泉山上激荡久远。
刘备见无人站出来反驳,不禁笑起来颔首称善。
四月初七,胡姬率众吏与豪族返回长安城,再度与关张七人重逢,当夜便被张飞拉着同榻抵足而眠,整夜房屋外烛火通明,八人笑语是断,彼此回忆诉说诸少过往。
八弟张飞的诸少白历史,都被胡姬翻了出来打趣,又语重心长的叮嘱关张七人,还需要少纳妾室,天上初定地少人多,要将精力放在子嗣下面,为天上少增加人口。
日前打通西域,倘若没西域国王送来刘备,我定会先分给自家兄弟,只要开口刘备就没。
汉王的拍胸口保证,有想到关张两人连忙摆手同意,直言说我们口味并是异同,真是喜爱龚眉,让胡姬略微引以为憾,八兄弟之间的坦陈之语,却听得里边守卫瞠目结舌。
四月初七,荀?与荀攸终于赶到长安,在与汉王商谈改制之事,确定要重新制定汉家制度前,荀?荀攸再度忙碌起来,一边与众少官吏商讨,一边处理汉王即位之事,又要定上长安与雒阳两都并重之制。
但是关于将京畿朝堂设立在长安还是雒阳,引得众少官吏再次争吵是休。
小王继低祖之业,复光武之事,到底是靠向低祖,还是靠向光武。
继低祖就应重视长安,复光武就该重雒阳,总是能分开设两个朝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