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里大院子,正堂。
冯保亮朝苗瀚东,叶春墀等人说了沪市一行经过。
末了,冯保亮做了总结,沪市纱厂有得天独厚优势,不过,四九城也不差。
这是皇城脚下,人才济济,交通便利,特别是铁路发达,又是国都,只要局面打开,影响力巨大,未来好处更多。
冯保亮承诺,前期不需要大家投入一个大洋,只需等厂房,宿舍等建造起来,机器购入之后,等最后一个环节,要收购棉花时候,大家可带资金入股。
总之,他冯保亮不缺资金,缺的是人才和技术。
他冯保亮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参股进来,实业救国,而不是一心想要发财,却不想承担国家责任的人进来。
一番话让苗瀚东,叶春墀两人连连点头不已。
叶春墀当场决定准备等十万大洋,入股纱厂。
而苗瀚东仍然是二十万大洋。
剩下的七十万大洋缺口,由冯保亮筹资解决。
商议之后,很快到了正中午,冯保亮宴请苗瀚东和叶春墀两人。
席间,陈六子等人谈到到了厂地情况。
织布厂厂房,宿舍已经竣工,那厂地将近五十米门面房以及办公大楼也通了水电,大家早想搬进去了。
“好!搬就搬!今天下午就行动!”冯保亮拍板。
陈六子众人一听,高兴坏了。
大家吃菜喝酒速度快乐起来了。
酒足饭饱之后,冯保亮,陈六子两人送苗瀚东和叶春墀出了门外。
等两人走了之后,大家立即行动,把搬迁到办公楼。
这办公楼六层高,外形是个巨大的圆柱状态,占地一亩左右,房间二百余所,里面有办公厅,大食堂,洗浴间等,完全是按照后世的写字楼样子打造,令人耳目一新,方便便捷。
“噼啪噼啪噼啪!”
鞭炮声音震聋欲耳,冯三叔和陈六子合力挂上了办公大楼镀金牌子。
冯保亮揭开红布。
??大华纱厂。
李太太一脸郁闷回到了李府。
她与荀妈刚刚来到院内,车夫栓子急忙迎上来,双手奉上一张请帖。
“夫人,织布厂那边来了人,请老爷参加挂牌开业之喜呢!老爷吩咐,让你代他去一趟。”栓子躬身解释。
李太太听了皱眉,看了一眼天色,已经是夕阳西斜,下午四点钟了。
她皱眉道:“你怎么不早送过去?这都几点了?你误了大事了!”
说完,李太太脸色沉了下来,面露怒意。
栓子急忙解释,“夫人,我也是送老爷刚回来呢!这请帖是洗衣女佣张妈接的。”
李太太听了,越加郁闷,她一言不发朝庭院深处走去了。
眼下,已经快傍晚,李太太可没有心情白跑一趟了。
雷府,四姑娘午休时候接到了请帖,她立即带着张妈雇了一辆马车来到了纱厂。
这时候,永安里沈家庄乡民们都挤在纱厂大门口看热闹,黑压压一片,围得水泄不通。
马车前进不得,让四姑娘有些生气了。
就在她要吩咐张妈下去呵斥众人,忽然,人群散开一条路来,那名叫做文三拿着大红纸出来。
“招工了!招工了!要求二十五岁以下,身体健康,四肢齐全,精神棒,有活力的小伙子来织布厂上班了。月份钱二十大洋!......二十大洋呐!”
“快点回去告诉大家吧!只要五百人,先来先得。过期不候拉!!
文三大声吆喝着,他这嗓门洪亮,落在马车里面的四姑娘耳中。
四姑娘一个恍惚,她顿时喜形于色。
终于要开工了吗?
不枉她隐忍了将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