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你这是为京城争了光啊(2 / 2)

再说,纱厂生意火爆也就是这几年,他犯不着为此举债投资。

袁金凯见冯保亮不松口,他一脸遗憾之色留下二十万军装定金,带人坐上火车去了。

冯保亮挥手,等火车开动,远去之后,这才坐上轿车返回大华纱厂。

中通纱厂,大华银行,申通纱厂,制衣厂…………………

一件一件事情忙碌起来,让冯保亮忘了时间。

一眨眼,年过去了。

又过了元宵节。

天气一天一天暖和起来。

农历十八这一日,制衣厂十万军装完成了,冯保亮轻松下来,他给奉天会馆打了电话,邀请对方来取货。

这是袁金凯留下的联络人,对方满口答应下来,过两天就来。

冯保亮皱眉,觉得对方并不急。

难道......出了事情?

这批交易要黄?

不过,对方给了二十万定金啊!

黄了,他冯保亮也不怕!

挂了电话,冯保亮偷偷上了五楼,与四小姐金道之亲热一番之后,说了十万军装事情。

四小姐金道之一听这生意要血亏,她吓了一跳,急忙答应准备第二计划。

如果奉系的军队不要了,这批军装就卖给皖系部队。

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剩下的,冯保亮准备投入市场。

不过,好在是虚惊一场,对方第二天准时过来拉货了,甚至把剩余的八十万大洋带了回来。

这全是正金银行银票。

正金银行是日资银行。

坐落在东交民巷与正义路交叉路口东北转角,一座西洋古典风格大楼,转角处设穹顶。

这大楼的背面内侧,多设木制回廊和拉合门窗。

在旁边就是日本使馆了。

冯保亮带人取了现银,便返回了纱厂。

八十万大洋现金,截留一半,存入冯保亮的小金库,剩余的放入纱厂钱库。

与奉系两批生意,纯盈利二十万大洋左右,获利颇丰。

另外,将近一个月来,冯保亮空间面板积存了四十万大洋,如今,他小金库达到了八十万大洋了。

翌日。

这一天,公历二月二十八,二月最后的一天。

是大华纱厂发月钱的日子。

也是中通纱厂厂房竣工日子。

金首相,靳云鹏,朱启铃等人一起来到中通纱厂参观,大家转了一圈又一圈,非常满意。

这厂房和办公大楼,工人宿舍等一个月之内建成了,如此浩大工程,仅仅一个月完工,进展神速,突飞猛进。

而且,质量也不错。

停下脚步来,金首相含笑朝靳云鹏,朱启铃两人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眼下,就缺机器了。”

靳云鹏点头,“我看,还是找西屋公司吧!咱们也瞧到了,裕元纱厂是什么情况?等了足足一个月时间,这东洋人就是推脱着,我看,人家故意找借口而已。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要吸取教训。”

朱启铃皱眉,“真的要让西屋公司入股?我建议......全额资金购买。”

“钱呢?”靳云鹏苦笑,双手一摊。

朱启铃一笑,“自然找冯保亮谈谈呗!听闻,他这个月生意火爆,给奉天的制作了十万套军装,买了十万匹布,发了大财了。”

靳云鹏皱眉,“张兄先让他去奉天建纱厂呢!这小子不敢去,怕与日本人竞争,让张听了气的骂娘呢!白便宜这小子六十万生意了!”

朱启铃皱眉,瞅着靳云鹏,“在商言商,人家可不是捡便宜,人家有能力供应军装。呵呵,我问你,这天下还有第二家制衣厂如此规模吗?他张作霖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呢!有本领,让他们奉天自己造,别来咱们京城。”

靳云鹏听了一笑,“也对!眼下,陆军部准备让冯保亮这小子提供军装呢!我看,这小子又要赚一笔大钱!对了......。

靳云鹏转头,看向金首相,“金兄,这制衣厂你们家参股吗?”

金铨皱眉,摇头,“没有!”

“真的?”靳云鹏皱眉,一脸不信样子。

这让金铨面露苦笑,“我骗你干嘛?这小子就没有说过制衣厂事情呢!听道之说了袁金凯的事情,大家才知道他手下还有一批缝纫机,一批熟练缝纫工。”

“噢!......他这是专门可以接军队的生意。”靳云鹏点头一笑。

金铨摆手,“走吧!......他们都来了。”

靳云鹏抬头,这才看到吴鼎昌等一众人闻讯过来迎接了。

庆典舞台搭在中通纱厂西大门附近,紧挨着东便门北大街。

金铨一众人先参观了大华银行,从中通纱厂东大门而入。

吴鼎昌,冯保亮等人吓了一跳,都急忙折返过来。

一见面,吴鼎昌携带冯保亮等人朝金铨等人施礼。

金铨摆手,含笑勉励赞扬大家一番。

稍后,靳云鹏做了补充,重点赞赏了冯保亮,这言语可是不吝言辞,全是赞誉赞赏。

惹的大家侧目朝冯保亮看来,一脸的羡慕之色。

冯保亮听了心里犯嘀咕,感到要遭或者有事情来了。

果然,金铨让大家带路去办公大楼,商谈纱厂未来情况。

来到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厅,金铨让秘书吴道成让闲杂人员退下。

留吴鼎昌,张嘉?,冯保亮三人。

一众人去了隔壁房间休息。

会议厅,金铨,靳云鹏,朱启铃,吴鼎昌,张嘉?,冯保亮一共六人。

大家入座之后,靳云鹏率先开口,朝冯保亮询问西屋公司纺织机器情况。

之后,他代表大家表明态度,准备与西屋公司合作,商讨购进机器事项。

完了,靳云鹏询问冯保亮,“你眼下大华银行还有多少流动资金?如果可以的话,可借贷给中通,协助交易成功。”

冯保亮挠了挠脑门,“眼下有一百八十万大洋吧!只是......这需要开股东会议询问大家意见。”

大华银行开业之后,陆续有顾客前来存款,一月之余,积累了将近两百万大洋了。

冯保亮知道,这些顾客基本都是京城布匹小商人,拿出来吃利息的。

因为行业原因,他们这些人非常信任大华银行。

听闻有一百八十万大洋,靳云鹏惊叹一声,“好快啊!”

旋即皱眉,瞪着冯保亮,“怎么?谁可能不同意?”

冯保亮顿时踌躇起来。

吴鼎昌急忙接过话茬,苦笑道:“督爷,你忘了?还有张秘书长呢!”

靳云鹏听了嘴角一撇,无奈道:“当初,就不该拉他进来,我听闻他事情最多,大华银行还轮不到他一人发言呢!当我们都不在吗?”

转头,靳云鹏看向金铨,“你的意见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