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他金铨只能捏着鼻子认了(1 / 2)

冯保亮小心翼翼的在沙发边缘坐下,正襟危坐。

朱启铃等人瞧在眼里,大家都有些迷茫瞅着金铨,面露不解。

金铨见此,鼻子都要快气歪了,他哼哼两声,勉强挤出一丝笑脸,朝冯保亮露出一股善意微笑,“保亮啊!你这是越来越见外了,还在生我的气吗?也怪我,当初不该责怪你。道之离开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不是你的错。

我也是一时恼火,乱发脾气呢!”

冯保亮急忙起身,小心翼翼鞠躬,“金伯父,是我的错,我原本应该阻拦住道之的,请金伯父严惩。”

别看金铨一副承认错误样子,不过,这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小子,这事没完呢!

如果你不让我满意,走着瞧!

冯保亮自然第一时间承认错误,表示听候处置。

金铨瞅了冯保亮两眼,低头叹了一口气,缓缓摆手,“罢了!罢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再后悔有什么用啊?但愿道之一路平安达到美国吧!但愿以后没事吧!......你坐下吧!”

金铨说完,连连摇头不已,一副痛惜样子。

冯保亮听出来,对方这是暗示,看他表现,如果表现让他满意,这事情就算了。

冯保亮急忙拱手,“是!”

冯保亮又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他这位子紧挨着大少爷金风举和三少爷金鹏振两人,面对金铨,朱启铃两人。

朱启铃见金铨与冯保亮变得如此生疏,他面色微微惊愕,等冯保亮坐下之后,他转头看向金铨,皱眉道:“这事情都怪我女儿,如果金兄责怪,应该找我才对,怎么?还放不下这事情吗?依我看,道之与守华的婚姻,已经没

了希望。你想要委屈你女儿,恐怕是一厢情愿呢!眼下还好,还没有闹出笑话来,不然,对你又是麻烦事情呢!”

朱启铃语气有些生硬,他面色凝重。

眼下是什么时候了?

火烧眉毛了!

金铨竟然因为女儿离开而恶了保亮,这......简直是脑袋昏聩了。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他朱启铃就要考虑退出中通纱厂了。

他看出来了,没有冯保亮在一边帮忙跑腿,事情就这样拖延着,拖久了就出现意外了。

这中通纱厂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意见不合,一再错失良机......瞧,眼下面临的情况,朱启铃感到头大了。

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入股了。

瞧,人家申通纱厂后来居上,他们中通纱厂又碰上了麻烦,这他娘的叫什么事情?

朱启铃面色有些难看起来。

金铨见朱启铃神态如此,他心中一紧,立即摆手,“桂辛兄,你说得对,我哪里会为这等小事责怪保亮?我这是为眼下事情发愁呢!刚才又想起道之,愁上加愁,有些失态,请桂辛兄不要往心里去,我绝对没有怪松筠的意

思,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不该强迫道之理解我的理念。”

朱启铃是金铨的同盟伙伴,对方要是不支持他,这可是一大损失。

另外,这冯保亮背后还有叶恭绰,张君勉一方人。

再加上段元首赏识!

娘的!

他金铨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再说......不认又能如何呢?

难道要狠狠的教训这冯保亮?

这一行动,恐怕让四周所有人认为,他金铨要图谋人家的纱厂呢!

这要传出去,他金铨算是遗臭万年,钉在耻辱柱子上了。

朱启铃摆手,转头朝冯保亮望来,“保亮,眼下事情你也知道了吧?说说看法吧!我们如何应对日本人和美国人?”

眼下,朱启铃一心都在解决麻烦上面,根本没有心思废话了。

一个中通纱厂,已经让朱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如果不解脱,朱启铃寝食难安?!

当然,债务可大可小,对朱家生活没有影响,不过,以朱启铃的性格,绝不能让这个债务影响到他的心情,所以,他定然第一时间要解决的。

朱启铃发问,朱需等其他人都齐齐转头朝冯保亮望来。

大家目光透露着一丝期待。

眼下,没有人怀疑冯保亮经商天才能力。

那大华纱厂,申通纱厂,大华银行的成功,都是活生生的证明啊!

尤其,眼下冯保亮又被任命为石景山炼钢厂总办,这......简直是青云直上,未来定然飞黄腾达。

这官不能用连升三级形容,应该是平步登天。

这让朱霈,金凤举,金鹤荪,金鹏振四人心里极度羡慕不已。

冯保亮顿了顿,朝朱启铃,金铨拱手,“我想,大概两个法子。”

“快说!”朱启铃伸手,示意保亮说下去。

冯保亮道:“第一个法子就是全部接下来,招募股东,筹资建厂,这西屋公司的机器,还有二十天要到吧?我们趁着期间,再建一个纱厂。”

朱启铃皱眉,“二十天足够吗?恐怕......有些难度呢!”

冯保亮点头,“第二个办法就是,与西屋公司谈判,机器转让大华申通,大华和申通都能扩建厂房,安置这批机器。我想,他们不会纠缠这协议不放的,毕竟,大华和申通都有他们的股份。”

申通纱厂也是有西屋公司股份,占总股份的百分之零点五,比大华纱厂少了一半。

这是谈判定下来的,不然,人家连机器都不愿意卖。

不仅美国人公司有捆绑条件,日本人更甚。

不过,这情况随着国内纱厂技术成熟之后,捆绑条件渐渐的被迫放弃了。

朱启铃点头,“我选第二个办法!”

说完,朱启铃看向金铨,说道:“金兄,你怎么看?”

金铨皱眉,“我们先合计一下,准备好之后,让大家表决。说实话,桂辛兄,我赞同第一种方案,再建一个纱厂。”

朱启铃皱眉,“资金如何来?”

金铨看向冯保亮,目光透露着复杂之色,“保亮啊!大华银行资金充足吗?”

冯保亮急忙拱手,“还行!只是………………

顿了顿,冯保亮苦笑,“大华银行不能一力承当再建一个纱厂呢!眼下,石景山炼钢厂,已经抽走了一百万大洋,这是段元首吩咐的,预支的矿税。这炼钢厂必须一年时间建造成功,我是立下军令状的。所以,正如刚才说

的,需要招募股东,筹资建厂。”

朱启铃,朱霈,大少爷金凤举,二少爷金鹤荪,三少爷金鹏振五人第一次听到这隐秘消息,大家呆若木鸡一般,都忘了听冯保亮后面的话。

唯有金铨得知了秘密消息,他内心叹了一口气,感觉冯保亮嘴挺严实的。

昨天,他听到段元首亲口告诉他消息之后,也都惊呆了。

这消息为什么他不知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