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熥侄儿,你得罪人了!(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166 字 5天前

景阳宫。

朱允?大步走了进去,吕氏站在一旁,正指挥官人上早膳。

“孩儿给母亲请安!”

朱允?上前施礼。

吕氏转过身,上下打量他,

昨夜杀了枣花!

召了也不来!

这个孽障!

朱允?拱着手,纹丝不动。

吕氏半晌才点点头,

“来用膳吧。”

“谢母亲!”

朱允?去了饭桌旁。

他就知道,吕氏又当又立,不会当场发作。

她会先让他吃了早膳,维持慈母的形象,同时也希望他的心一直吊着。

朱允?已经在了,也看了看他。

昨夜竟然杀了一个宫女。

还是那个暴虐的老三,他一点也没变。

朱允?也装起了友善的哥哥,贴心地指挥宫女:

“给三殿下拉开椅子!”

“谢谢二哥!”朱允?拱手谢过,大方地坐下了。

心里却暗自好笑,一大早上的就母慈、兄友了。

早膳后,莫非有大招等着?

吕氏吩咐传膳。

看着面前的花卷、腐乳,小米粥、鸽子蛋,朱允?没有一点食欲,也太素了。

他试探着问道:

“母亲,能给一碗肉吗?”

吕氏愣了一下,有些不悦地斥道:

“吃什么肉?!"

有吃的就吃吧,还挑剔上了!

“羊肉就很好。”

朱允?装作没听懂,爽快地回道。

吕氏:

本宫是在问你吗?

朱允?差点笑喷了,老三连好赖话都听不明白,脑子还没好啊!

深吸一口气,吕氏决定忍一下。

先用膳,之后咱们再好好说道。

别传扬出去,本宫不给继子肉吃。

“传一碗羊肉。”

“谢母亲!”朱允?躬身道。

“嗯。”

对话简短、有效率。

肉很快就端来了。

朱允?拿起了筷子。

~

朱允?忍不住问道:

“老三,听说你被禁足了?”

“二哥消息很灵通啊!”朱允看着他,笑了笑。

半夜下的旨意,一早就知道了。

小院子的宫人完全没被血给吓倒,还是那么勤奋。

朱允?有些尴尬,

“这个,也,还行吧。”

吕氏帮着掩饰道:

“陛下的旨意也送到景阳宫这里了。

朱允?幸灾乐祸道,

“老三,因为什么啊?”

朱允?的糗事,也是今天早膳的开胃小菜。

朱允?淡然道:

“因为我以身犯险,杀了方天林。”

吕氏不由地看了他一眼,表情很平静,心里却已经大吃一惊。

她的心情很复杂,甚至有点害怕。

他才十三岁!

竟然手刃悍匪?

看样子,不像是在说谎。

朱允?咬着花卷,愣住了。

方天林!

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那是朝廷的要犯,屡屡逃脱追杀,还反杀了几个锦衣卫的好手。

本想借机嘲笑一番的,没想到竟然因为这个。

他怔怔地看着朱允?,

“你?你亲手杀的?”

朱允?点点头,

“我用短矛。”

吕氏的手的更用力了。

朱允?只觉得一股寒意顺着他的后背在蔓延,

老三真的杀了悍匪!

那可与杀宫人不一样,宫人不会反抗,悍匪却会反杀。

朱允?张张嘴,想问问他是如何杀的。

可是心里有一股惧怕,甚至不敢看对面一眼。

朱允通夹起羊肉大嚼。

吕氏看着他,昨天连杀两人,现在竟然没事人一般。

之前的朱允?,色厉内荏,胆小如鼠。

只是坠崖一次,就变化这么大,连胆子也摔肿了?

吕氏的怀疑更深了。

心中又难免有些抱怨,沙冠英那厮,现在都没查出一点有用的东西。

方向都给指明了,却愣是没有一个结果。

希望他不要太废物了。

~

吕氏看到儿子又惊又怕的样子,心中不悦。

都是东宫的孩子,有什么好怕的?

他还能杀兄不成?!

吕氏咳嗽一声,

“?儿。”

朱允?如梦方醒,忍不住又问道:

“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将你禁足?”

朱允?抬头看了他一眼,

“身为皇孙,不该以身犯险。

朱允?顿时心如刀绞,

他立功了!

陛下还心疼他!

朱允?嫉妒的想哭,比先生打板子还难受。

他彻底没了食欲,放下了筷子,

“母亲,孩儿吃饱了。”

“嗯,去准备上学吧。”吕氏柔声道。

她看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其实,她的心里也很难受,嫉妒的抓心挠肝。

朱允?狼吞虎咽,吃的十分香甜。

吕氏狠狠地剜了他一眼,恨不得将碗筷给扔了。

一碗肉吃完,鸽子蛋也吃了,朱允通漱漱口,

“母亲,孩儿吃饱了。”

一碗粥没有动,花卷也只吃了一个。

吕氏想斥责他剩饭,可是亲儿子剩下的更多,就生生地憋住了。

朱允?收拾妥当,过来告辞。

朱允?也站起身。

吕氏说道:

“?儿去上学。”

“?儿留下,本宫有话要问你。”

吕氏离开餐桌,在首位坐下。

朱允?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吕氏的俏脸沉了下来,

“昨晚让你来,为何不来?”

朱允?躬身道:

“夜太深了,不忍打扰母亲歇息。”

吕氏撇嘴嘲讽道:

“真是孝顺孩子!”

“谢母亲夸奖,孩儿会继续努力的。”

朱允?继续装纯真少年郎,主打一个听不懂话外音。

吕氏被气笑了。

这个孽障,顺杆子就爬,还真会啊!

算了,

还是说重点吧。

“你昨天为何将仪仗,随从都留下?是对本宫有什么不满吗?”

她不再绕圈子,开始问罪。

一顶忤逆不孝的大帽子扣了过来,誓要将眼前的少年压在山下。

朱允通坦然道:

“回?母亲,堤上灾民嗷嗷待哺,饥寒交迫,如果孩儿大张旗鼓,铺张奢华,既担心引起灾民心中不满,激起民变,也担心御史弹劾。”

大义的帽子谁还没有几顶?

你有“孝”,咱就有“仁”,看谁的帽子更硬实。

吕氏张张口,竟然一时词穷了。

好伶俐的一张嘴!

灾民,御史都搬出来了!

她本想借着这件事,好好收拾一下朱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