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告黑状(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1320 字 5天前

李院判的声音虽然很平淡,但是大殿的人基本上都听到了。

这可是惊天的消息。

周云奇等宫人都低着头,纹丝不动,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

朱允通眼睛也看着书,

当时他的心里却掀起了滔天的巨浪,莫非朱标现在就开始发病了?

朱元璋催道,

“院判,你继续说。”

李院判先说了判断的依据,

“殿下舌苔微白,脉大而浮,又有些虚,......”

朱允通听的云里雾里,只能大概听出来,朱标的脉象有问题。

说了一通,李院判说道,

“殿下是微受风寒。”

朱元璋放心了,些许风寒没问题的,标儿正当壮年,吃一剂药就该好了,

甚至喝点热水,最近少吹风也就痊愈了。

李院判又继续道:

“且,太子殿下去年的背痛还有一丝毒性未了,现在被风寒引发。”

朱元璋的神情变得凝重,背痛难治,也难以根治,

去年的背痛就将朱标折腾的死去活来,头疼欲裂,彻夜难眠,甚至疼的大声呼号。

“院判?”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颤抖。

朱标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去年的遭遇,他可不想再来一次。

但是想一想,最近后背时常有些酸疼。

他不由地打了个寒颤,不会又来吧?

但是他唯恐陛下担忧,表面上还很淡定,心里打算找个时机问问李院判。

李院判躬身道,

“臣开个方子,殿下可以先服用两剂看看效果。只要殿下注意休养,没有大碍的。”

朱元璋略放下心。

如果药石可以解决,那就不是问题。

李院判提笔写了一个方子,呈给朱元璋,

“陛下,这个方子主攻风寒,等风寒去了之后,再去未了之毒。”

朱元璋看了之后,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李院判带着方子走了。

他要去太医院,方子需要两名御医辩证签字后,才能给太子抓药服用。

殿内一时沉寂下来。

朱标见陛下担忧,便岔开了话题,

“云奇,外面的雪多深了?”

周云奇急忙躬身道:

“太子殿下,刚才有奴婢出去,雪已经末了脚踝,到了小腿了。”

嘶!

朱元璋父子都吃了一惊。

这才不到两个时辰,竟然这么厚了。

朱标欣喜道:

“父皇,瑞雪兆丰年啊!明年南直隶的庄稼会有个好收成。”

“是啊!”朱元璋点点头,又有些忧虑地说道:

“不知道江堤上的灾民如何了?还有城里的一些贫苦百姓。”

虽然朝廷有赈济贫困百姓的传统,每年都会发钱粮,但是终究是杯水车薪。

每个冬天都有人冻死、饿死。

还有房屋被雪压塌了,不幸被砸死。

朱标附和道:

“父皇,这事只能督促应天府衙了。孩儿明天就挑几个地方看看。”

朱元璋急忙劝阻道:

“你才回来,好好在家歇息几天。这是应天府的分内之事,朕现在就传旨给他们。

他当即下旨:

“传旨,着应天府一众官吏,明日上午就要下去查看,及时发放救济的钱粮、柴禾,避免灾民,百姓受冻挨饿;还有,要检查危房,清扫房顶积雪,防止房屋被雪压塌。”

朱允?放下书,走了过来,躬身道:

“陛下,太子殿下,经过应天府衙的准许,蜂窝煤作坊的东家给江堤的灾民送了取暖的煤,每个窝棚一个蜂窝煤炉子、两百块蜂窝煤。”

朱元璋急忙问道:

“应天府衙发下去了吗?”

“臣接到应天府推官邓辉的奏报,已经发给了每一户灾民。”

“好!很好!有这个善心好!这个善行活命无数啊!”朱元璋连连点头,十分欣慰。

朱标愣愣地看着他们,

风?握?煤?

怎么如此陌生?

每一个字他都知道,但是串在一起,他就不知道是何物件?

“?儿,什么是风握煤?”

朱元璋恍然大悟,

“标儿还没见过。”

“云奇,去耳房拿一块蜂窝煤来,给太子瞧瞧。”

蜂窝煤摆在面前,朱标又听了朱允通的解释,连连称奇,

“比柴禾便宜多了?”

“火力还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