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太子妃:全力帮助三殿下!(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1781 字 5天前

长安宫。

朱允?回到宫殿,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去偏殿忙活。

按照图纸,要先做几块板。

拿起墨斗,发现一个人不太方便,又叫了一个小太监打下手。

弹出加工的线,他拿起了锯子,沿着线锯了起来。

终于锯下一块板,他却发现木工活远不如把刀子爽快。

一个时辰后。

朱允?满头大汗,无奈地看着地上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

不仅和自己设想的模样相差太远,和图纸比也不太像。

图纸画的没问题。

问题出在加工上。

脑子:对,就这么整。

双手:滚犊子!我不会!

朱允通不得不面对现实,木工活自己做不来。

他也相信,下一个会更好,下下一个会更更好,

但是他没这个耐心去磨练手艺了,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耍耍长刀。

“文来福!”

“老奴在!”

“去内官衙门,叫一个木匠来。”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最后一抹晚霞被夜色吞并。

天终于黑了下来。

咸阳宫。

吕氏在窗前翘首一般。

下午沐浴更衣,里外都穿了最鲜艳的衣服,还让郑嬷嬷精心做了头型。

中间也有东宫的其他妃子过来,远远看到太子妃的人,都灰溜溜地走了。

终于,

她看到了车辇。

太子终于回来了。

吕氏急忙走向殿门,

郑嬷嬷亲手挑开帘子,冷风吹了进来,吕氏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了出去。

车停下了,太子走了下来。

吕氏娇滴滴地迎了上去。

朱标笑道:

“这么冷的天,就在大殿等着吧。”

两人牵手进了大殿,朱标环视一周,惊讶道:

“就你自己?怎么其他人都没来?”

妃子、孩子,都不在这里。

吕氏笑道,

“天这么冷,估计都睡下了吧。”

朱标问道,

“?儿怎么样了?”

吕氏激动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太子终于想到他的好大儿了。

看她神情激动,朱标心里咯噔一下,

“?儿病情不稳?”

吕氏展颜一笑,“殿下,他好着呢,明天都能去上学了。”

太子松了一口气,

“不用督促那么紧,孩子病刚好,修养几天没关系的。

吕氏笑道,

“孩子不乐意呀!他说了,再不好好学习,就被三弟给比下去了。”

朱标哈哈大笑,

“小家伙,都挺争强好胜呢。”

“殿下,传膳吧?”吕氏问道。

“传吧,咱早就饿了。你也没吃吧?那正好就一起。”

~

吕氏陪着朱标坐下,在他的身边,

“哥儿,今天陛下叫儿去做什么?不是骂他的吧?”

吕氏故作担忧状。

朱标摆摆手,解释道:

“这孩子上了奏疏,说了一些关于煤矿的提议。陛下叫他去问问,顺便让他参加了小朝会。

吕氏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上了奏疏。

竟然还能参加朝会,吕氏有些眼红了。

那女儿也可以啊!

改天也让黄先生写一篇奏疏,再帮女儿呈上去,

也让陛下对?儿青眼有加,让儿去参加大朝会。

饭菜上来了。

朱标吃的很香甜。

吕氏又小心地问道:

“哥儿,陛下是有意让?儿观政吗?”

朱标摇摇头,

“你别瞎操心,陛下就是顺便让他参加一次。”

吕氏这才放心了。

如果单独让朱允通去观政,那儿就不用争了。

朱标吃了一口菜,又笑道,

“你还别说啊,?儿这孩子还是有点见地的。”

他将朱允?批吏部的话叙述了一遍。

最后,他还赞叹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北巡几个月,?儿进步很大。你是没看到啊,吏部尚书都被他说的冷汗涔涔。”

吕氏心中很不屑,

那些话头头是道,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孩子能说出来的。

肯定是国公府请的酸秀才教导的。

吕氏似乎不经意地说道,

“?儿提起煤矿,是为了那个蜂窝煤作坊吧。

朱标随口道,

“小孩子,瞎折腾,随他去吧。”

“哦,对了,陛下许他以后独立上奏疏,不需要麻烦他二舅父了。”

吕氏大吃一惊,

“为何?”

对于皇子皇孙,单独上奏折,意味着他成年了。

可是朱允才十三岁,连亲事还都没说呢。

就是已经封王的朱权、朱植、朱松,都是靠母亲来递请安,问安的奏疏。

朱允通还只是个郡王。

赐牙牌,

赐宫殿,

现在,陛下又破例了!

又没有?儿的份!

这事传扬出去,让大臣怎么想?让勋贵怎么想?

吕氏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朱标感觉到了她的担忧,安慰道,

“?儿是拿蜂窝煤的方子换的。”

“哦,那个方子很难吗?”吕氏随口问道,心里还是很难受。

“没什么,就是煤粉里加土。”

吕氏又惊又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终于明白了,为何沙冠英的费用下不来,那煤炭和泥土比拼,哪比得过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