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老朱微服私访(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1380 字 6天前

日上三竿。

乾清宫。

阳光透过窗纱投进长长的光柱。

朱元璋坐在御案后,面前摊着几个奏疏。

从左到右,分别来自都察院的御史、工部尚书、朱允?。

这些奏疏,全都在讨论一件事:

【矿场管理】

朱标坐在一旁,说道:

“父皇,眼看帝国要推行蜂窝煤,届时煤矿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现在讨论一下如何加强管理,也好让地方官府提前做一些准备。”

朱元璋点点头,

“很好,是该早做准备。”

对矿场、矿工的管理,一直都是帝国的一个重点。

不小心是不行的。一群精壮的汉子聚在一起,犹如一堆干柴,一个火星子就能燃起来。

第一个奏疏是来自御史,

御史建议关闭一些不必要的矿场。

老朱扫了一眼,拿开了。

哪个矿场是不必要的?

这要讨论起来,牵扯的利益就多了。

御史还建议,对矿场委派专员,同时彻底关闭民办的矿场。

老朱直摇头,

现在关闭了所有民办的矿场,明天帝国的农具就没有铁打造。

还有盐矿,川蜀、西凉很多都是民办,关了百姓怎么吃盐?

就是书生之见。

~

第二个是工部尚书的奏疏,扫了一眼奏疏的标题,朱元璋的眼神变得锐利。

【奏立秋至今矿场事故疏】

朱标解释道:

“父皇,工部奏报的都是自秋天以来矿上发生了六起大的事故。”

“其中两起是矿工闹事,砸烂了煤矿,幸好附近的驻军及时出动,才没造成更大危害。”

“两起矿洞坍塌,一起矿洞透水,均导致矿工不幸死亡,三起事故共导致矿工不幸死亡一百一十九人。”

“还有一起,是宝峰场银矿的矿工不看虐待,杀了矿头。据调查,矿头虐待矿工致死、致残多起。当地州府已经严惩了为首者。”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帝国需要开矿,

可是矿场一般地处荒野,相对封闭,一群糙汉子聚集在一起,打架斗殴已经不值得一提了。

不出塌方、透水的事故,就谢天谢地了。

矿工都是精壮劳力,也容易被一些有野心的人盯上。

一旦矿工揭竿而起,甚至和白莲教勾结一起,会糜烂地方,甚至危害帝国安危。

这也难怪御史要关闭矿场。

没了矿场,就没了矿工,也就没这多事故、造反。

~

第三个奏疏是朱允?的。

老朱笑道:

“这孩子最近很关心矿场啊。

他掂了掂奏疏,沉甸甸的,厚厚一卷,

“小家伙还挺能写嘛!”

朱标笑道,

“父皇,?儿提了一些管理矿场的建议,儿子觉得有些意思,就拿来给父皇看看。”

朱元璋有些惊讶,

“是吗?都说了什么?”

朱标眼光很高的,能得到他的赞许,看来建议不错。

说不定,能和骂徽的那次相提并论。

朱标回道,

“?儿建议,第一条,就是把矿工当人。说这是重中之重,是所有管理条例的核心。”

朱元璋微微颔首,

“有点道理。”

矿工闹事,绝大部分都是矿主、矿头、地方上的小吏衙役、豪强虐待了他们,盘剥他们。

如果把他们当人,提高薪酬,少点打骂,注意矿洞的安全,就会少很多事故。

朱标又说道,

“?儿还建议,要保证矿井安全,首先要让矿主、矿头,各层级的头目,全都下矿井。

“每个月至少下井十天!违反的严惩不贷!”

朱元璋眼睛一亮,

“这个法子好!”

朱标继续道:

“?儿还说,保证矿工的安全,矿井的安全管理,矿主、矿头应为第一责任人,出了事故就要承担所有责任。”

“还有,要保证矿工付出了血汗,就能拿到对应的报酬。在这件事上,州府要有所作为,必须严惩欠薪、赖账的矿主。”

“对于不为矿工作主的知府、县令,朝廷要严惩他们,要比剥皮萱草还要严厉。”

“当然,儿子觉得,?儿的这个惩罚有些重。”

朱元璋却叹了口气,

“总比矿工揭竿而起,造咱们的反要好吧。”

朱允?的最后的建议,很合他的胃口。

他干脆自己拿起了朱允通的奏疏,慢慢看了起来。

朱标端起茶,啜了几口。

他也不清楚这些办法的可行性有多大,但是至少有新意,是值得去尝试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