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朱允炆变了?(1 / 2)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2509 字 4天前

长安宫。

朱允通用过早膳就去了书房。

今天正月十五,学堂休一天。

天色见暖,貂裘、厚棉服已经用不上了,夏嬷嬷指挥宫女收拾厚衣服,厚被褥。

朱允?桌子上摆了三份奏疏的抄录副本。

全都是各地建造盐田的。

拿起朱笔,一边看,一边批阅。

有的还采用人力提水,他给改成利用潮汐,地势高的就建议该用风车提水。

有的提及盐田渗漏,他就点评要求寻找漏水的点,用泥浆浇灌,或者干脆重新整体做一次加固,用石碌碾压。

时候不大,三本全部看完,被他放在了一边。

他又铺开一张大纸,拿起木炭开始绘图。

他尝试着回忆后膛枪的构造。

他嫌弃前膛火药枪开枪的程序太繁琐,想直接从后膛火药枪开始。

枪管就不用说了,十分简单,主要是钢的工艺要过关。

其他的部件,他就记得准星,现在叫望山;枪托;火药仓;火镰。

其他的就很模糊了。

绘制了大半张纸,最后揉成一团,放在火上烧了。

重新铺开一张纸,再次绘图。

一刻钟后,这张纸也成了灰烬。

连烧五张纸,朱允?扔了炭笔。

不画了!

趁今天放假,出去看看外面的作坊。

今天还需要早点回来,

已经接到乾清宫的旨意了,今晚老朱要在奉天殿赐宴,共贺元宵佳节,

参加宴会的不仅是皇子皇孙、后宫嫔妃,还有王公大臣、。

朱允?纵马出了东华门,

示意蓝九和他们等候,他则纵马去了詹事府。

经过禀报,很快他见到了太子。

意外的是,朱允?也在,

更意外的是,朱允?竟然起身,客气地招呼一声,

“三弟,你来了!”

朱允?满面春风,目光柔和,乍一看,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兄长,

简直就是朱标的翻版。

朱允?也躬身道:

“二哥!原来你也在。”

兄弟俩虚情假意地客套一番。

朱标捻着胡子眉开眼笑,兄弟和睦多好啊!

自从咱回家,兄弟俩的关系一直在变好,现在已经兄友弟恭了。

教育孩子,还是得看咱。

朱允通掏出三本奏疏,双手奉上,

“父王,奏疏已经全部看过了,意见也写在上面了。”

朱标随手接过,翻了翻,看上面不少红色的批阅,

“很好!咱等一会儿就看看。”

朱允?躬身道,

“父王,孩儿要出去逛逛,看看花灯。’

朱标靠在椅子上,

“你们兄弟都要注意安全,不许乱跑!”

朱允通有些意外,

“二哥也出宫?”

朱允?笑着点点头,

“出去随便看看,据说挺热闹的。”

朱标笑道,

“你以为你二哥跟你一样,随时都可以出宫?”

朱允?笑笑没说话。

兄弟二人齐声告退。

朱标再次强调,

“申时必须回来,今晚陛下要赐宴。”

兄弟俩齐声称是。

~

兄弟俩联袂出了詹事府。

朱允?笑着招呼道:

“三弟,我去参加一个文会,同去?”

朱允通也问道,

“二哥,我去秦淮河看看画舫,同去?”

朱允?摆摆手,笑道:

“那咱们各忙各的吧?”

兄弟俩拱手道别。

朱允?上了战马,朱允?上了轿子。

再次互相招呼一声,兄弟俩分道扬镳。

朱允通汇合了蓝九和,一起去开国公府去请安。

一路上,朱允?陷入沉思。

朱允?最近这十天变化太大了。

变得温和,不急不慢,还特别有孝心。

只要他放学了,咸阳宫熬药的活计都被他抢去了。

老朱也夸赞了几次,?儿孝顺。

朱允?当然清楚,朱允?的心中,对自己肯定是恨不得处置而后快。

可是,朱允?的变化肯定不是他自己领悟的,

更不可能是?子澄,那就是个书呆子。

肯定来了一个高人。

将认识的官员都数落了一个遍,他竟然一无所获。

看来他们刻意做了保密工作。

请了安,去几个作坊兜了一圈子。

昔日的三青鸟作坊彻底停产了,三青鸟蜂窝煤成了过去。

这里成了琉璃作坊。

朱允?纵马进去,孙嬷嬷已经带着几个大管事在等候。

跳下马,朱允?被请进一个大的公房。

在中间的桌子摆着各色成品。

朱允通上前看了看,各种颜色都有,都还不太清澈。

朱允通有些不满意,

“带颜色的琉璃,可以做成工艺品。但是首先要研制出透明的,一点杂质都没有的那种!”

“透明的就不要叫琉璃了,就叫‘玻璃'。”

几个管事都齐齐躬身领命。

朱允通又去看了生产的地方,这种烧窑工艺他也是知之甚少,就没提任何意见。

只是叮嘱孙嬷嬷,

“在作坊内悬赏,提高玻璃工艺的,重赏!赏金你来定,至少五十两起步。’

作坊的工匠都兴奋的了,改进工艺,至少能拿五十两?

他们都开始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投入研制。

朱允?出了作坊,太阳还没到正午。

“九和,哪里的灯好看?”朱允?大声问道。

蓝九和挠挠头,

“殿下,花灯自然是晚上好看。”

朱允?被气笑了,

“晚上我出的来?”

蓝九和陪着笑,

“殿下,那必须是秦淮河了。

朱允?一挥鞭子,

“走,去秦淮河!”

半个时辰后,他们已经到了河边。

现在是白天,河里的画舫都没有营业,都在忙碌地布置各种花灯。

河两岸的住户有的已经挂起了花灯,不少还带着字谜,字谜下是一些猜中后的小奖品。

朱允?跳下马,一路摇摇晃晃看过去。

有的户只是挂几个花灯应景,

有大户人家却搭起了棚子,挂满了形形色色的灯笼,只是白天看上去有些凌乱。

虽然白天灯笼还没有点亮,但是形色各艳的灯笼,各种有趣的字谜,也十分值得看一看。

朱允通路过一个街口,看到前面几辆牛车路过。

车上是一些柜子、箱笼,还有有些锅碗瓢盆。

这是搬家呢?

两个仆人跟在后面,他们的情绪似乎并不高,都都着脸。

一个护卫认得他们,低声道,

“是沙指挥家的。”

“沙冠英?这是乔迁?”朱允通问道。

护卫们都笑了,

蓝九和解释道,

“殿下,沙指挥作坊倒闭了,欠了一屁股的债,房子卖了还债了。看样子,这是租赁了一处房子,搬过去呢。”

朱允?点点头,

“卖房子清了账,也就轻松了。他是副指挥,还能再积攒一份家业。”

蓝九和却摇摇头,

“殿下,他的债务太多了,在下估计,他应该还有五、六千两的债没有清。”

嘶!

这么多?!

朱允?吃了一惊,开个蜂窝煤作坊竟然这么多的债?!

沙冠英一年的薪俸,折合不到一百两银子。

如果他不贪污、不去经商,至少要还五十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