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罗岛。
今天多云,微风轻拂,带着一点清凉。
朱允在后衙用午膳,许小棠坐在下首作陪。
昨天造币作坊已经成功地开始生产,只要麻逸的铜矿不断送来,自己就不会缺钱。
解决了最困难的财源问题,朱允?心情很好,食欲大增,吃的不亦乐乎。
钱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人了,以后需要从中原转移一些人口过来。
想起这些年在京城的挣扎,朱允通感慨道,
“现在有了琉球、罗,虽然相距甚远,但是终究有了立足的地方。”
许小棠应和道,
“殿下说的是。不过,殿下打算侧重哪一个?”
朱允?毫不犹豫地回道,
“各有侧重吧!”
“本王的衙门就放罗,但是炼钢作坊、火枪、火炮作坊还是要放琉球,远离大明,更稳妥一点。”
其实,琉球运作的较早,现在是朱允通的根基,对他至关重要的产业都在那里。
朱允通没想过在罗炼钢,耽罗本身缺铁,从周边购买铁矿,反而不如琉球方便。
除非以后占据了北边的半岛和东边的扶桑,不然他不考虑在北方再建炼钢作坊。
朱允?喝了一口水,补充道:
“以后耽罗主要就是我的衙门、学校、造币作坊、马场,还有其他一些赚钱的作坊;”
“琉球暂时作为重工业的基地,炼钢、军火都放在那里。
许小棠葱葱玉指点点北面,笑道:
“殿下,陆地上不是更安全?”
显然,她看出了朱允?的心思。
朱允?笑着点点头,
“那自然是!”
但是眼前刚没在罗岛站稳了,暂时不能盲目地扩张。过早地占据高丽,也容易引起老朱的警惕。
许小棠习惯地看看左右,低声问道:
“殿下,是打算称王,还是当皇帝?”
朱允?愣了一下,含糊道,
“都可以吧。”
王也罢,皇帝也罢,现在自己绝对说了算,不用担心谁来阻挠了。
许小棠轻点螓首,若有所思。
朱允通已经吃了两碗饭了,许小棠小半碗米饭还没见少。
只见她低着头,筷子上挑几粒米,慢慢放进嘴里,看上去食欲很差。
朱允?看了看她,许小棠不是在瘦身,是有心事。
虽然她在极力掩饰,但是她不时看向外面,眼神中充满了期盼和担忧,
朱允?看出了端倪,她有些发愁,似乎在挂虑什么。
“小棠,怎么了?”朱允通关切道。
许小棠跟着她,放弃了富贵生活,漂泊在海外,他不能让她在这里受了委屈。
许小棠欲言又止,最终轻叹一声,
“殿下,奴家的九叔昨天就该到了,结果现在还没有动静。”
“担心海盗吗?”朱允通安慰道,“他的船队配备了大量的火枪、震天雷,小股的海盗不敢招惹他,大股的海盗也不敢去和他拼个鱼死网破。’
朱允?给她倒了一杯水,
“别担心,你九叔就是在船上长大的,老航海了,估计是路上有事耽搁了。”
许小棠皱着眉头,
“眼看台风天要来了,奴家是担心他迷路呢。这一路北上,虽然能靠着陆地走,但是他们也不敢靠的太近,唯恐被卫所的船发现。”
朱允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现在海上行船充满风险,莫测的天气,惊涛骇浪,海盗,奇怪的水域,海上巨兽......都是脆弱的木船所无法抵抗的。
沉默了片刻,朱允通说道,
“你九叔懂牵板,这几天一直都是好天气,夜里寻找航路没问题的。”
牵星板是航海世家的不传之秘,结合牵星板和海图,就可以在近海畅通无阻了,这是海商的核心秘密。
朱允?又继续道:
“我在琢磨着造一种能指引方向的仪器,已经有了头绪了。比牵星板更精确一些。等我找到合适的工匠,就可以造出来。”
“和牵星板一起搭配着用,在海上就像有了千里眼,以后你九叔他们就不怕迷失方向了。”
许小棠眼睛亮了,
她丝毫不怀疑朱允通是在安慰她,毕竟朱允?造出来的东西样样都是与众不同,甚至有些惊世骇俗,
美女终于展颜笑了,
“殿下!那就太好了!”
朱允?拾了一下筷子,
“好好吃饭吧,你九叔这两天肯定到。”
用过午膳,周一沙来禀报,
“殿下,侍卫已经在外等候了。”
朱允?回道:
“让他们候着。”
朱允?没有急着走,而是将周一沙、周二沙、公孙虎叫了过来,
从中原出来,他只带了这三个会武功的宫人。
“现在咱们到了海外,不比京城了。京城有长安宫,文来福、夏嬷嬷负责了全部后勤。”
“现在一切都要你们来负责了。今天本王就将你们三个做一下分工。”
“周一沙,你来担任王府的大总管,同时负责后院的安全;"
“周二沙,你来负责前面衙门的安全;"
“公孙虎,你来负责归拢本王的情报。”
他这么样分配也是根据他们三个的不同特点。
三个人的忠心不用质疑,但是性格上又有所差别,
周一沙是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功夫最高的,做事也最稳重,担任大总管最合适。
周二沙年龄最小,性子跳脱,愣头青一般,暂时就放衙门锤炼,来往的官员,武将不会和他一个孩子计较。
公孙虎做事稳重,口风严,为人机灵,是很好的情报人员。
周一沙三人拱手领命。
周二沙虽然没有什么职务,但是能留在殿下身边,他也很开心。
周一沙拱手请示,
“殿下,现在王府缺乏太监,是否从高丽引进一批?"
朱允?急忙摆手,
“从今以后,本王的院子不进新的太监。如果你担心防卫不足,可以挑选健壮的宫女教导她们习武。”
他一直反对将一个健康的人阉割成太监,这样太不人道。
现在自己有了权力,自然不会再引进太监了。
周一沙拱手领命,没有询问原委。
公孙虎上前请示,
“殿下,奴婢的公房放在哪里?”
朱允指着后衙,
“后衙的东耳房归你了。”
公孙虎拱手领命。
周二沙见他有了公房,周一沙是大总管肯定也有的,急忙拱手道,
“殿下,奴婢有公房吗?”
周一沙瞪了他一眼,
“你要公房干什么?”
周二沙害怕大师兄,缩缩脖子,不敢再说话。
朱允?哈哈大笑,站起身,一边向外走,一边说道,
“签押房的外间就给你当公房了。”
周二沙喜出望外,急忙拱手道谢,
“奴婢谢殿下赏!”
说完,他还得意地看了一眼大师兄。
周一沙没有理会他,签押房的外间就是小会客厅,周二沙负责衙门的安全,值班的时候必须呆在那里的。
朱允道出了王府,蓝十七他们急忙牵马迎了上来。
现在已经进入了初夏,中午的阳光有些炽热。不过片刻功夫,朱允通已经出了一额头的细汗。
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大马场,也是耽罗岛最小的马场。
驮马是军队运输的重要畜力,尤其以后军队要配备重炮,后勤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驮马必然是军队运输火炮、弹药、辎重的主力,
朱允道今天就是想去看看马场的具体情况,能否适当扩张一下规模。
马场外,又矮又瘦的马场管事已经带着几个手下出迎。
看到朱允通的队伍,他们又快走几步上前,每个人的眼中都是满满的仰慕。
他们之前都是胡的奴隶,是朱允?来了之后才给了他们平民的身份。根本不需要?外的宣传,他们对新政权的认同完全可以比肩岛上的士兵。
马奴里有汉人、高丽人、牧胡、倭人,来源十分复杂,成分十分复杂。但是现在他们都成了汉人。
朱允?第一天见他们,都穿着胡服,现在已经是统一的汉人服饰了,脸色也多了一些红润,不再是当初的菜色。
朱允?跳下战马,
据他了解,除了马场的管事是汉人,其他四个小管事有两个胡人,一个倭人,一个高丽人,
一众管事急忙跪下磕头。
朱允?亲自上前将他们扶起来,
客套了几句,众人簇拥着朱允通去了马场。
巡视了一番,朱允通知晓马场现在有两百多匹母马,五十多匹公马,小马一百多匹。
朱允通考虑到以后需要驮马的场景会很多,计划将马场稳定在一千多匹。
管事自然满口应下,刚刚归顺新政权,他也想做出一点成绩,回报殿下的救命之恩。
朱允看马场管理的井井有条,就没有过多停留,转悠了一圈就准备离开了。
路过一个马棚,朱允通无意中看到棚子外靠着一块木板,上面写满了符号,竟然是西域数字。
朱允?走过去仔细观看,是解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演算过程。
朱允?几乎以为看错了,来回看了几遍才确定是解方程。
他心中大吃一惊,马奴基本上都是文盲,识字都是十分稀罕的,这里竟然有人会解这么复杂的数学题?
朱允通拿起木板询问道:
“这是谁写的?”
管事看了一眼木板,笃定地回道,
“禀殿下,这是薛老七写的。马场也就他懂这些鬼画符。”
朱允?当即吩咐道:
“请他来一趟。”
片刻后一个瘦弱的老头被带来了,满头灰白头发,走路颤颤巍巍的,偶尔还咳嗽一声。
破旧的袍子挂在他的身上,空荡荡的。让人担心风大一点,他会被吹跑了。
老人到了朱允面前噗通跪倒,口齿漏风:
“草民薛启宗叩见贵人!”
朱允?急忙上前将他扶起来。
看他吓的瑟瑟发抖,朱允?和缓地问道:
“老丈,高寿?”
“禀殿下,小人虚度三十有六了。”薛老七拱手回道。
!!!
三十六岁?
朱允?上下打量他,满头苍白的头发,脸上的褶子能夹死牛虻。
牙齿掉了大半,残存的几颗似乎也在努力要弃他而去。
说他六十,绝不会有人反对。
朱允?不禁疑惑地看向管事,年龄不会造假吧?
管事急忙解释道,
“殿下,薛老七是六年前在一个商船上当账房。商船遭遇海难,他被海浪冲上这里,被胡人抓来牧马。他总是想逃走,因此吃了不少苦头,被折磨成这样了。”
朱允?微微颔首。
吃了这么多苦头,还不忘解数学题,这是真爱啊!
自己眼下正需要这样的人!
“薛启宗,家是哪里的?”
这句话戳中了薛启宗的痛处,当即眼泪如雨,掩面痛哭。
管事只好替他回话,
“禀殿下,薛老七,呃,薛启宗,是登州人,家里还有妻儿老小,所以一直想逃回家。有一次他偷偷造了一艘船,几乎就成功了,结果被胡人给发现了。”
在管事的安慰下,薛启宗渐渐止住了哭声。
朱允通考教他几个数学题,从简单的鸡兔同笼,种树问题,到一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薛启宗都对答如流。
朱允?很满意,这人数学功底不错。
“薛启宗,你的算术和谁学的?”
“禀殿下,学生是跟家祖学的。学生家里曾有人在敬斋公门下学过算术。”
“敬斋公?”
“殿下,就是《测圆海镜》的作者。”
“哦,天元术。”朱允通明白了,这本书多少有点印象,讲解天元术的,简单说,就是解多元高次方程。
朱允?又问道,
“懂天文吗?”
薛启宗有点犹豫,在大明,天文是朝廷垄断的学问,民间是不许私下研究的,那是杀头的罪名。
朱允通安慰道,
“大胆说,懂是最好的,本王需要。”
管事在一旁插话,
“殿下,他多少知道一些,因为他说能看星星辨别航路。”
薛启宗见无法隐瞒了,战战兢兢地回道,
“殿下,草民略知一二。”
朱允?很满意,继续追问道,
“会用浑仪和简仪吗?会算北极出地、里差、日差、?影测量吗?”
北极出地,类似于纬度;里差、日差类似于经度。
既然都承认了,认多认少都是死罪,薛启宗稍微淡定了一些,
“禀殿下,草民会算。”
朱允?心里大定,这下遇到宝了,
“我这个有个东西,可以叫“六分仪”,已经有了完善的构想,你来将它造出来。”
“最关键的是,你要算出一个北极出地、里差的表格,方便使用的人对照。”
薛启宗拱手领命,
“草民谨遵殿下谕令,一定努力将东西造出来。”
朱允?命令马场找来一辆马车,
“你跟本王回去吧。制作表格之前,咱们需要完善一下经、纬的概念。”
六分仪可以用于航海的时候确定方位,但是需要配套的经度纬度表。这个表格没有现成的,需要薛启宗计算出来。
但是现在的北极出地、里差之类的概念太模糊,朱允?他们首先要完善经度纬度的概念,
纬度有赤道作为天然的零线,但是经线却需要人为地确定一条零度经线,
既然是人为确定的,自然就不需要放在海外,朱允?打算在国内挑一个地方。
完善了这些基础的理论,朱允通才能最终完成六分仪的制作。
但是朱允道现在忙着创业,无暇顾及这些,只能负责引导、监督,让薛启宗去做。
让薛启宗上了马车,朱允?带着他返回衙门,
中途,一匹快马冲来。
是蓝九和的传令兵,
“殿下!东南方向来了一支庞大的船队!一百多艘船!”
朱允?又惊又喜。
肯定是许家九叔来了!
“命令引航员,带去徐福码头!”
其中肯定不乏四百料以上的福船,目前只有那里才能方便地停靠大船。
朱允?又随手点了一个侍卫,
“带薛先生去妥善安置,请李神医给他把把脉。”
薛启宗的身体亏的太厉害了,幸好有李景天在。
朱允?则带着侍卫纵马扬鞭,直奔徐福码头。
蓝九和带着亲兵远远地迎了过来。
蓝九和已经将俘虏全部带走了,码头现在空荡荡的,已经建成了一个可以同时停靠两大船的泊位。
上千名士兵在码头排队,等候卸货。
不用望远镜,朱允通已经清晰地看到海上大片的桅杆,正冲着罗岛驶来。
为首是一艘巨大的宝船,五个桅杆十分显眼。
朱允通笑了,小棠担心的九叔来了,
“许府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