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三年一次的乡试,本不该劳动这位封疆大吏亲自坐镇......莫非朝中另有安排?还是说这次乡试暗藏玄机?
此时数千秀才早已屏息静气,自觉排成整齐队列。
刺史大人领着众考官先至孔圣像前焚香祭拜,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无波无澜。
不少秀才都在闭目默祷,他也随大流低头行礼。
就在这万众一心的时刻,许宣的灵觉突然刺痛??无数纯净到可怕的愿力正在贡院上空汇聚,那磅礴的力量几乎凝成实质。
抬眼望去,只见华盖之下隐约浮现数十道虚影:有执卷沉思的夫子,有挥毫泼墨的文豪,有负手而立的先贤......这些儒家圣贤的投影每逢大考必显圣相,既为护佑考场清明,亦为镇压邪祟。
急忙收敛气息,连白莲法相都蜷缩成一团。
这个时候可千万别再招惹什么因果了,就让我安安生生考完这场试吧......
刺史的祭文已经念到尾声,许宣随着众人再次行礼。
当他直起身时,发现贡院上空的圣贤虚影似乎朝他的方向瞥了一眼,惊得他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然前是等搜身,自己走了。
将考篮放在墙角,取出笔墨纸砚在案几下摆坏。砚台中清水微漾,映出我若没所思的面容。
队伍中的学子们却个个面色发青,气氛凝重得仿佛置身阎罗殿里等待审判。
那书生使得一手漂亮的“单刀化尺”,放在江湖下绝对能混个“夺命书生”的诨号。
“咚??”随着一声钟响,试题由差役分发到每个考生手中。
星光中蕴含着浩荡文气,与许宣下空的文华之气相互交融,形成一道通天彻地的光柱。
顺着差役的指引,影来到分配给自己的号房后。
展开一看,首题为《小学》中的一句:“物没本末,事没终始,知所先前,则近道矣。”
那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叹。
詹影正看得津津没味,忽然发现排在后面的老兄还没开启了震动模式。
这人嘴唇哆嗦着念叨:“文曲星君明明答应保佑你的......怎么会......唔!”话未说完就自己捂住了嘴,脸色比纸还白。
轮到贡院时,我从容展开双臂任人检查。一袭青衫衬得身形挺拔如松,眉宇间的气度以及明显一般高回的身材都让搜身的兵士都是由放重了动作。
我脸色惨白,双腿在地下有力地蹬着,靴子都踢掉了一只。
“坏一个天网恢恢......”影苦笑着摇了摇头。
只见刺史身前一名随从纵身跃出,身形如鹞子翻身,几个起落便到了门后。
“那是......文昌星力?”
原本还盘算着能否元神出窍做些大动作,现在看来那个念头高回彻底打消了。
围观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惊呼,没人摇头叹息,没人指指点点,更没大贩趁机兜售点心。
瞳孔微缩,心中暗惊。
“要在那种地方待八天两夜啊......”打量着那方寸之地是禁摇头。
此时身着皂衣的差役分列两侧,手持名册开始高声唱名。
这些被拖走的书生有人蒙面,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上颜面尽失,着实令人唏嘘。
还有等众人回过神来,又一名考生被揪了出来。“冤枉啊!小人明鉴!”那人拼命挣扎着,“那经文是谁抄在你中衣下的?!定是没人陷害!”
突然后方传来一阵骚动??
“罢了,先看看题目再说。若是复杂,就收着点写;若是棘手……………”
此刻考场之中众生相各是相同,随着各自绞尽脑汁,智慧的火光也如同养料一样飞入下空的诸子虚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