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学习手术(1 / 2)

千足虫 西米露魔 1295 字 12天前

洛以菲在启程回去之前,特地让叶闻去蒋林雪的那个地方,她还特地带了一大匣子的金条过去,就当是付给蒋林雪的“酬劳”。

后者得到金条之后乐不可支,心里暗叹自己总算是一个有钱人了,不过绝杀阁的开销可不小,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人要养。如今师傅也在自己身旁,按着老人家那古怪的心思,估计能给自己很大的忙。

冼灵子到不知道自己被徒弟惦记上了,他最近很忙,因为这几天莫镜华一直缠着他要他帮忙将之前给他的文字翻译出来,毕竟语言不通怎么能够看得懂。

这个时候的他无比懊恼自己为什么惹了这个烂摊子,给了之后还得包学会,所幸还有叶闻在一旁指导,所以莫镜华总算是磕磕巴巴地将这本无皮书看完了。

“都记得了?”冼灵子问道,神情有些严肃,平日不尽相同。

莫镜华点点头,然后抿嘴,脑海一直回想着这几日学的东西,这巫医可真是……

怎么说,可以说是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居然有要动刀子割掉病灶的说法,倒是与一般的疗法不同。也难怪,这种医术别人不知道还以为别人会谋害自己呢,所以被称为害人的术法也实在不为过,可是他居然觉得十分的有道理!

就好比一个好的苹果,上面有一点地方烂了,用刀子挖掉坏掉的地方,其余地方不用动,直接治疗。这就是这个道理。

若是他之前有看到阿拉善是怎么处理李大牛的脚伤,估计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莫镜华初出茅庐,在医学的道路上还只是磕磕碰碰地走着,如今发现了巫医这个能够治疗大部分外伤的手法,着实是惊艳了一把,心里也跃跃欲试。

叶闻则不同,他年纪稍大,也有经验,所以在得知了这个“动手术”的方法时,开始翻找以前的医书,看看这种做法前人是否有用过。要知道,医学技术方法的改革,可能会付出血的代价,他可不敢轻易尝试。

果然,通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叶闻收获了不少的信息。

一、剖腹术:切开腹部,抽割溃疡积聚。若病在肠胃,则将肠胃截断,除去疾秽之外,经过洗涤,然后缝合,在伤口上敷以“神膏”,四、五日伤口即可合拢,一月左右可完全平复。此项手术最早是华佗施行的。

二、断肠缝合术、血管结扎术:隋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对为刀、枪、戈、矛所伤,若“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方法记载为:“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纳)之”;对肠系膜之类脂肪突出伤口者,“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当令一宿,乃可截之,勿闭其口,膏稍导之”。

三、鼻息肉截除术:鼻息肉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于鼻内结肉如石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使气不得宣通。截除鼻息肉的方法是:先用茴香散吹鼻孔两次,使局部麻醉;然后用细铜筷两根,筷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把两筷连结起来,使相离五分左右,把连结的两筷插入鼻孔,将丝线套住息肉根,再把铜筷绞紧,向外一拉,鼻息肉就截断了。

四、痔疮截除术:用一根或两根芜花煮过的细丝线,套在痔疮的根部,结成活扣,逐日把活扣拉紧,直到患部变成紫黑冰冷为止。轻症一周以后,重症半月以后,痔疮就会从根部脱落。这种手术,不用开刀,无大出血危险,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此症多生于手足,以足为多,患者皮肤犹如煮熟红枣,黑气浸漫相传,五指传遍,则上至脚面,其疼如烫泼火燎,其形则骨枯筋烂,其秽则异香难解,其命则仙方难活。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们已正确认识到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性,认为应“急斩之,不则死矣”(《黄帝内经》)。

这些资料都表明,巫医所提倡的手术——是可行的,而且有根可循。叶闻看着一大堆的资料,忽然有些头痛。自己的徒弟这么鬼灵精,才走到半路最容易走“歪路”,这小子若是有分寸还好,他就怕莫镜华没有分寸,毕竟这个巫医可以说是医术的另外一个领域。自己老了,只能教徒弟传统保守的治疗方法。如果他真的想要学这个,那就只能请教那个古怪的老头子了。

“徒儿,看了那本书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有一日,叶闻终于是忧心忡忡地问道。

后者眼睛一亮,看了看师傅担忧的脸色,他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小声道:“师傅,我也想学那个手术!师傅别生气,我上次就碰见一个医术十分厉害的人,我也想要像她那样!我也会继续跟着师傅学医术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