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2 / 2)

大国日化1981 大江流 3661 字 5天前

姜桂香都没眼看,“你比人家大,注意点。”

周渔也没想到,来了个迷弟,她开玩笑说:“免费也干?”

立时,王建就打了个磕巴,不过那就犹豫了那一下,他立时咬着牙说:“干!自古学艺还要三年孝敬师父呢,更何况这么厉害的本事。怎么都得干!”

周渔就是开玩笑,不过他这决心也的确不一般。

周渔就说:“放心吧,不会少了你的。省的你没钱给芳芳买好吃的。”

一提芳芳,刚刚这么大方的人顿时脸红了,摸摸脑袋:“你也知道我女朋友啊,她也喜欢你,我俩一起看的报纸,有空我介绍她给你。

周渔自然应了,不过王建干什么,周渔也没说,她得看看才能定下,而王建和姜桂香显然也懂这道理,谁也没提,姜桂香下一句就是将这次的参加场上名单给了周渔和王建一人一份。

说真的,周渔瞧着真是心动。

商务局下面的便民服务可不止是蔬菜公司,还有饭店,酒店,供销社和理发店之类的。应该这么说,前几年还没私人经济呢,但凡需要服务的,都是商务局管辖的。

所以,这订货会来的可不止是食物。日化用品,穿衣穿鞋,纸张铅笔,琳琅满目,应该这么说,超市里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

周渔本就是想做超市,恨不得都抱回家。

可惜的是,她现在还没这个条件。

周渔只能放眼看食品类,除了油和粮食,都包涵了,尤其是小零食,什么饼干,糕点,香槟橘子水,牛奶糖,全部都有,但论起来,种类并不算特别多,譬如这糕点,多数是馓子麻花绿豆饼之类的。

姜桂香问:“你想进点啥?”

周渔就看向了王建。

王建知道这是考他呢:“小姨,上个月还用呢,现在不用副食?了,那根本就不愁卖,这些都进了也有人要。更何况,供销社东西不够全,百货公司倒是全去一趟太麻烦,我们能都要吗?东西越全自然是越好。”

周渔也认可,这不是日后小卖部小超市大超市林立的时代,原先副食一直受管控,如今刚刚放开,就是不愁卖。

而超市是什么,不就是多而全吗?只要你生活里需要的,就能从这里买到。

周渔只能卖食品,就需要先做到:只要你想吃的,就能从周渔这里买到。

一旦这种印象形成了,人流自然往这边跑了。

第二天就是订货会,地方就选在了一处礼堂,周渔和王建在利民餐馆提前汇合,最后跟着利民餐馆的两个人??姜桂香和大厨李晓贺,一起过去的。

这是内部订货会,所以进去之前,姜桂香就说了:“你们跟着看,可以尝可以问,但不要自报家门说要,晚上再说。”

进去后,就瞧见偌大的礼堂,几乎已经被占满了,周渔倒是看着很熟悉,就跟后世的展销会差不多,不过现在人们要简朴得多,没有什么标牌之类的,就是拉个横幅,写着是哪个厂子的,然后在位置上将样品摆出来而已。

利民餐馆也只要食品,所以干脆姜桂香带着他们转。

来的大多是省内的食品酿造厂,也有一部分省外的。所以难免有重复的,譬如这饼干厂就有三家,酿造厂各个市都来了,糕点厂也来了五家。

这一转才知道有内行的好处,譬如李大厨会悄悄跟周渔说:“肃南的醋有点发苦,所以不要。江州的酱油不怎么醇厚,也少用。”

姜桂香也会说:“香喷喷食品厂饼干的配方是来自麦香食品厂,其实差不多,但是很多人认青禾。”“禾香斋的绿豆糕味道不错,老年人很喜欢吃。”…………

姜桂香说着,周渔就和王建上去尝一尝,果不其然,真的如此。

因着姜桂香带着,他们只当周渔和王建是利民餐馆的工作人员,如今利民餐馆的名声可大了,而且他们的确也有饭前饭后甜点,如果能谈妥,虽然量少,搁不住名声大啊。

麦香食品厂的厂长徐军海就笑着说:“我这奶香饼干,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姜经理,你们利民餐馆名声这么大,可不能随随便便进点饼干。”

这话惹得其他几位饼干厂的厂长都不太高兴,尤其是香喷喷食品厂的厂长钟浩民,应该是个暴脾气,直接哼了一声:“徐大胖,能好好说话吗?这奶香饼干是你们家先做的,可配方是公用的啊,我们跟着做也是国家需要,你夸自己就夸自己,带

着别人干什么!”

徐军海笑眯眯地回:“你怎么急眼了,这么大人了,一句话都不能说啊,我不就开个玩笑吗!行了,我不说了。”

钟浩民气得不得了:“你那是开玩笑,你就是贬低别人的产品。你们做出了配方,国家可是给你们厂奖励了,怎么拿了奖励扭回头还动不动高我们一头。哪里有你这样的。”

他气得恨不得吵两句,徐军海却半点没生气,一副宽容大度地样子说:“行,我错了,我以后不说了。行了吧。这老倔头!”

姜桂香也没说什么,只是过了这块才说:“麦香做得最早,在省里卖的也最好,徐军海在行业内算是第一,是有名的霸道。”

随后,周渔又跟着转了一圈,这会儿毕竟是一个市的招商,而且厂子的确不算太多,一个上午周渔和王建就逛全了。

姜桂香和李晓贺那边心里也有数了,大致定了下来,至于周渔则带着王建,商量着将需要订购的食品圈了出来。

几乎样样俱全,好在大种类不多,所以牵扯的厂家也不算太多。

这里面有比较好说话的,譬如酱油醋大酱这样的调味料,南州酿造厂的产品就很好,根本不用外地的,姜桂香跟他们比较熟悉,周渔又刚刚上过报纸,姜桂香中午吃饭顺口提了一句,这事儿就定下来了。

“先每个月给你们一样二百斤,看你们卖的情况,卖光了随时可以去进。”

至于汽水和香槟之类的,都是外省的,倒不是特别愿意,不过利民餐馆是大户,姜桂香跟他们熟悉,反正也要运输,也就勉强同意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剩下两个大类,饼干和糕点。

这个恰恰是过年过节人们买的最多的,又不容易买齐全的。

姜桂香更倾向让他们进麦香饼干厂的,“大家都认。”周渔却摇了头:“徐军海肯定不愿意。”

“我知道他脾气不好,不是有我在吗?我跟他认识好多年了,应该差不多,走,我们聊聊去。”

姜桂香坚持,周渔只能跟着,结果到了那儿一敲门,徐军海看是姜桂香,脸上笑的跟朵花似的,“姜经理,你怎么来了?这是又准备采购我们家的饼干了?”

姜桂香和李晓贺商议过,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已经不像是过去缺东西,所以餐前甜点已经很少上饼干了,这次就没要。

“是来支持你的。”

姜桂香的话音未落,徐军海的笑容已经起来了,“就是啊,就算生活条件好了,一些习惯也不会改变的,怎么就钙奶饼干上不了桌了。你们要多少,我就这句话,就算要一箱我都给你送。”

姜桂香没想到他说得这么急,误会了,只能将后面的话接着说完,“我们餐馆的确是不要了,不过我给你带来个客户,我介绍一下,这是周渔,她是今年我们市的蘑菇大王,刚刚年前订货就卖出去了十万斤。”

姜桂香这么介绍,徐军海倒是扭头看了看周渔,略微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这态度这么傲慢,王建脸色都不太好看,姜桂香自然也看出来了,她于是说好话,“蔬菜公司给她批了门市部,她今年一口气要开五家呢,就想每个门市部多放点货品,方便群众。所以想从你这里进一些饼干,你看怎么样?"

“蔬菜公司批的,那不是蔬菜门市部吗?”徐军海笑了起来,“没听说过蔬菜门市部里卖饼干的。你们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

姜桂香就说:“是蔬菜门市部,可也没规定,只能卖蔬菜啊。”

“姜大姐哎,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想起来了,你餐馆的草菇是不是就是她供应的啊。你跟她认识想帮帮她,我理解,这谁没点亲朋好友的。可你也知道,我们厂的产品那是供不应求,多少人排队拿着条子等我们的货呢。我都供不上。”

“你说......他们要是知道了,我不给他们货,给一个蔬菜门市部供货,那怎么交代?”

姜桂香还想说点什么,周渔直接扯住了她,笑着跟徐军海说:“是我们冒昧了,只想着麦香的产品名声大,没想到你们这么供不应求,今天打扰了。”

徐军海就笑了:“你理解就行。其实我说,你那蘑菇挺挣钱,加上饼干什么的,多不伦不类,你好好想想,别耽误了你生意。

周渔点点头:“多谢提醒。”

等着出了门,姜桂香就忍不住骂了一声:“他就是故意的。他哪里供不应求了,他们厂刚扩大了规模,产量是足够的,他就是......他就是......"

姜桂香不好意思说出来。周渔倒是挺坦然的,“他看不上我们!”

姜桂香想安慰她:“我觉得你们这个挺好的,就是原先没有过,他们都是老死板,躺在那儿习惯了,根本不看是自己的能力,还是厂子的名声带来的,也不看政策也不看市场,啥也不知道,就知道高高在上。”

姜桂香使劲骂了一阵才舒服,周渔瞧着,王建早就躲一边了,显然很有经验。

她骂完了才想起了:“你早看出来了。为什么啊?”

周渔就说:“他把那个第一看的这么重要,就是很傲慢的人啊。”

姜桂香静了一下才说:“我也被职位困住了,总觉得他跟我笑嘻嘻,就是关系不错。其实人家就是看我的职位而已,我得反思。”但她也着急:“订货会一共就两天,明天晚上他们大部分就走了,你准备定谁家的?"

周渔就说:“香喷喷。”

姜桂香不觉得容易:“钟浩民的臭脾气还不如徐军海呢,徐军海是阴阳怪气,钟浩民可这能喷脸上,要不你别去了,我去问问他。”

周渔摇头,“不用,我去就行。”

结果周渔进去不过几分钟,就把这事儿定了,姜桂香都诧异:“你说的啥?”

周渔回答:“我说,我用两个月的时间从无到有卖出去了十万斤平菇,如果你让我卖你的饼干,我保证一年之内,香喷喷超过麦香!”

姜桂香:这是掐钟浩民死穴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