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 53 章(2 / 2)

大国日化1981 大江流 3780 字 5天前

“不说叫我周经理吗?你这几天学到了什么?”

展天都愣了,“你怎么知道我学?”

周渔说:“你背着个录音机,谁看不出来。”他有钱,买的是从粤东进口的,不算大,天天背在身后,一看就是录音呢。

展天这才说:“我觉得开门市很简单,就是便宜给大家看电视,态度好点。来了后发现不全是这些,可我也不懂到底是什么,你说的都是我根本不懂的知识,录下来有空听听。”

"你说,展博是不是也这样厉害,我的觉得展博没你厉害,他是靠着家里,你靠着自。"

周渔就说:“我不了解展博,不过他这样的出身,一定受过最好的教育。你要是想就当个富家翁,这样就挺好,果还是心里不岔,想去香江讨公平,就得学习。”

“学什么?”

展天别看一开始瞧着不怎样,相处来还不错,说不管是真不管,从来不听,甚至连门都不来,一点麻烦都不添,这样的投资者,后有,这个年代太少了。

用他的话说:“说话得算数,我只分钱,不给你添麻烦。”

他守规矩,周渔也想帮帮他:“两种大学,一种是社会大学,去摸索着干,失败了就吸取教训,功了就总结经验,一点点做来。一种是真正上大学,读书考试去学习理论。”

展天想了想说:“我小学都没毕业,上大学不。还是前面那个吧。我不能在一号店工作,你能给我介绍个地学学吗?”

周渔看着他,这小子最近是老实多了,也趋于正常,看来舒服多了,周渔想了想说:“这样,我认识个朋友,开货车倒卖东西,你有本钱,从小商贩做吧。”

一号店这边这么热闹,而市中区刘庆芬的家,则被人敲响了大门,弟妹都有点紧张:“不是又来问电视的吧。”

这消息根本瞒不住,他们一回来才知道,早就传到住处了,大家都等着看大彩电呢。

刘庆芬早就想好了托词:“我给我同事了,她说一个月给我40块钱。”

大家一听都愣了,“这么大彩电,干嘛给同事。哎呦大家都想看呢。”

刘庆芬就说:“我想考大学,原没钱,这样不就可以了吗?我们家要彩电也没用啊。”

这样一说,别人也没话说,只是看电视的希望落了空,就有调皮的半大小子往院子里扔东西,弟妹想出去质问,都被刘庆芬给拦住了。

这会儿又有人来了,刘庆芬准备不吭声,结果外面却说:“你好,我是国家日报的记者徐飞,我想采访一下你。”

剧是报纸的,还是日报的,刘庆芬是日报的投递员,现在技术发达了,国家日报排版结束后,通过传真发给各省市日报印刷厂进口印刷,由投递员统一投递,这个名字她有印象,她问:“你采访我干什么?”

徐飞在外面说:“我想做一个关于一号店服务的报道,是正面的,想从一等奖入手,想问问你今天的感受。可以聊一聊吗?”

话落,咯吱一声,刘庆芬开了门,“你有工作证吗?我可是报纸投递员,我认识的。”

徐飞立刻说:“有,我给你看!”

第天,周渔带着梅树村的人就回了家。歇了一天,就跟着伍月华去火车站接了顾承耕。

这是时隔五个月后,周渔再一次见到顾承耕,上次见他,这位县长就给周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次见他又有不同,他的两鬓生了白发,周渔可记得他才27岁。

这次南州市是由张宁副市长带队,所以并没有说话的机会,不过顾承耕显是认出她来了,冲着周渔笑笑点了点头。

南州想跟吴县合作,做北方的冬季菜供应点经很久,之的不少细节都经沟通过了,更况,按着夏国的传统,来访第一天肯定是谈不到特别关键的地方,上午陪着吴县一人在南州逛了逛,下午就是吴县一人做报告。

周渔跟着听了两天,倒是对南州的政策更了解一些。不过她属于这里面的小兵,倒也没有跟顾承耕交流的机会。

也就是第一天交流结束后,有个自由谈的时顾承耕走到了周渔的跟前,笑着说:“我听了你好多故事。种蘑菇的,还有开门市的,可惜我们这次时紧迫,要不我非要去看一看你的一号店。”

“您感兴趣吗?”周渔大胆地问,“它可不止是一号店,还可以是口号口号店。

谁都没想到,周渔还是胆子这么大,在这里还敢推销她的门市这可是跨越了千里呢。

周渔的老熟人,采购组组长卓翼,经过上次和周渔一定菜卖蘑菇,经很熟悉了,这会儿都想给她拉住,副市长可在呢。

哪里想到,顾承耕居说:“我们今年开始,经逐步向着南菜北运南方集散点发展,吴县是一个县城,每天经过的货运量经排列在粤东之首,来往的商贩也是急剧增加,我们的确需要招商引资,将县城环境建设得更好,周经理,就算你不说,我也是会邀请你的。”

“不过这次我的时有限,不这样,你能否写份详细的材料,交给房名,我们会着重考虑的。”

这不就是有意向吗?

周渔立时笑着说:“好的。”

程安排的非常满,而且两天过后剩下的具体协商,都不是周渔能参与的,所以,第一天活动一结束,周渔就专门去跟顾承耕告别。

顾承耕看着她遗憾地说:“我们似乎每次见面都很匆匆。”

好像是的。

上次见面,是因为旅馆饭店的老板们,害怕周渔抢了他们的生意,要赶周渔离开,两个人交流的时并不多,所以都是言简意赅,顾承言两语肯定了周渔的生意能做,周渔则投桃报李解开了顾承耕关于种植面积不够产生的忧虑。

统共见面时不过一个小时。

而这次,加加来聊天不过十分钟。

周渔也颇遗憾,一位勤干肯干有见地的领导,如果可以交流的话,一定会受益良多,她只能说:“那希望下次我们有机会多聊。”

随后两天,周渔闭关写了关于一号店的投标书,在顾承耕他们离开南州之前,交给了秘书房名,没想到的是,房名也交给了她一样东西,是一份下发的红头文件??《吴县南菜北运集散地专项规划》。

房名笑着说:“顾县长说,这里面有您的功劳。”

而在京市,徐飞终于将他的两篇文章交了上去,主编看到后很是意外:“咦,你不是去采访南州肥皂厂了吗?怎么还有一篇,是有意外之喜吗?”

徐飞笑着说:“正是呲,其实,这个南州肥皂厂和这个梅树村门市一号店还很有渊源的,也是意外发现了一个好的新闻。”

“我不是一直在写关于京市服务业态度问题的专题吗?其实两篇稿子经写完很久了,一直没有提交上来,是我觉得还少点什么。”

“我在想一个专题不能只是批评,我批评他们服务态度不好,里面很多采访的事实,甚至还有暗访的经历,可问题是,该怎么做呢?"

“新闻不止是报道真相,是不是也需要有指导作用,可我的结尾只能说,这是不对的,他们需要改正。改什么样,我根本没办法告诉别人。因为没有例子。”

主编点头,这也是他们这个专题一直没有刊登的原因,“后呢?你找到了?”

徐飞没忍住笑了来,“止找到了,简直是完美答案。不过,这个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南州肥皂厂诚实的厂长莫大海。一个则是南河日化厂副厂长吕楠。"

他将周渔?帮南州肥皂厂的事儿说了,“莫大海专门提及了周渔,我开始并没有想采访她,她放在报道里不合适。可后来吕厂长来了省厅告状,我原以为是什么样让人气愤的事儿,结果他说的是周渔这个个体户新开的一号店没有论资排辈,他说太不像样了。”

“我顿时就好奇来,一个跟传统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不一样的地方,说不定有我需要的东西,我于是就过去了。”

“他们开业要折七天,真的是人山人海,我就在里面穿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结果我发现,他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服务真是让人都挑不出毛病,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则是这个??”

他将桌子上压在南州肥皂厂下面的稿子抽了出来,亮在了主编面前,“这个小姑娘叫刘庆芬,她花了一块毛六买了两根瑕疵特价的钢笔,一号店依旧送了她一瓶墨水,和给她抽奖的机会,后,她被抽到了大奖,一台价值1599元的21寸彩电。”

“这就是我要的方法,这就是我的专题需要的内容。有了一号店,有了这个故事,这个专题才能落地,有意义。”

主编没说什么,而是低头看了来,半天抬头问了一句:“你没有采访一号店的人?”

徐飞点头:“我认为这才是最真实的,我不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需要知道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我只要告诉大家我看到的,和顾客得到的,以及顾客所满意的,这就足够了。”

6月14日,周一。

刚刚经过一天的休整,几乎所有人都是饱满着去上班。

刘庆芬也一样,就在上个星期,她将下午的兼职辞掉了,从这个星期开始,她只需要每天早上五点送报,她动作一向快,最晚到了中午,就会结束,剩下的时她会自家在家学习,到了晚上,她就去上夜校。

从六月开始复习,她相信来年七月,她一定可以考出个好绩。

今天,她照旧是拿到了报纸看一眼。

她一眼就看见了那篇文章,徐飞写的,叫做《奖品是21寸大彩电》。

跟徐飞对自说的题目一模一样,甚至还有一张配图,就是周渔给她发电视的现场照片。

刘庆芬几乎不可抑制地激动来,她连忙看下去,发现这是一篇从她领奖开始,通过还原她购买钢笔的经过,从而将一号店的服务态度凸显出来的文章,试衣体验馆,试吃试喝,帮着省钱,一点点一桩桩都是真事!

这可太好了!

而与此同时,无数拿到了国家日报新一期的读者,都发现了这篇文章??题目太吸引人了!

什么?有地方可以用一台21寸彩电当奖品?

什么?有个体户开的门市这么大?

什么?还有服务态度这么好的地方?

刘庆芬在钢笔柜台前可是有次离开的机会,第一次是她发现太贵了没问就想走,被细心的张晓红留住了。

第次是张晓红看出了刘庆芬的穷困,给她找到了便宜又好用的钢笔。

第次则是知道刘庆芬是需要两根钢笔后,拿出了有瑕疵不影响使用的钢笔,并且同样赠送墨水。

不过短短几分钟,却让刘庆芬花最少的钱得到了最需要的两根钢笔,张晓红的服务态度是大家渴望的却难以见到的,就同记者徐飞在文章中说:表面上看,这是张晓红的个人素质,她能在这么繁忙的时候,愿意这么做,可以这么做,只能说明一个真相:这就是一号店的服务宗旨。

周渔还在村子里呢,都不知道,一号店突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