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侍从们把一枝巨大的画笔,以及一桶桶地颜料,也全部给提了过来。 摆成了一线。
慕容远把笔填饱墨,忽然深吸了口气,身子如燕子一样的一弹而起,轻飘飘的来到那巨大卷轴之前,手中的笔一举,向上涂去。
杨南只看了几眼,就确定他实是画技高超之极。 他前世不知见过多少名画。 这种眼力还是有的。 光看他一点一划之间,勾出来的线条和明暗,他就知道,这小子在画技方面,实是一个宗师级地高手。
因此,他才画了数笔,而且全部是用墨所画,可在众人眼里,就已经是诸彩毕备的了。
这时,慕容远看来力气已尽,他身子向下一落。 就在这时,慕容远左脚虚踢,一个巧妙的回旋,人已经跳到了台子上。
一落下,他又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黑桶。 杨南细细看来,他的步法中大有文章,竟似是借此增加内力的感觉。
果然,当他把墨汲饱时,他的脸上的神采,又转为红晕,脚步中,又变得从容无比。 再一弹一跳,人已落到了卷轴之上。
杨南看得出来,他已经完全入神。 刚才他的脸上还隐有紧张之色。 而现在,他容光焕发,脸上神情极为的专注。 明秀的双眼中,神采毕露,盯着画轴地表情,也是认真之极。 似乎外面地吵闹喧嚣,再也与他无干。
他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每次画了一阵子,又落到台上时。 一直是目不斜视。 杨南心里想道:这几位公子,在各自地技艺上,确实是既有天份,也相当的勤奋认真。
他对于这次的表演,早就心里有底。 但是,他内心深处,更是明白。 自己不过有点投机取巧而已。 要真论才艺,实是不与他们三人。
因此,到了现在,他对慕容远也起了敬意。
慕容远几起几落,一刻也没有休息。 他的脸色,渐渐有点泛白。 看来,纵是步法可以让他恢复内力,却也抵不住那消耗。 不过,也快结束了。
杨南看着那副渐渐成弄的画卷。 见慕容远的脸上,渐渐的露出兴奋之色。 他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又飞到空中,刷刷刷刷!墨笔在巨大的卷轴上不停的挥动着。 几分钟后,一副春山赏景图,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就在众人以为他可以回到台上之时,慕容远足尖一点,又凭空一跃,接着,墨笔一挥,在卷轴的空白处,题上两句诗。 再签上名,拿章印盖上,这副画就算完工了。 那章印与一般的章印不同,特别的大。 看来,这是慕容远为这次比试特地准备的。
杨南细细的打量着这画,不由连连点头。 心想,这天下第一笔果然名不虚传。 这副画,就算拿到大宋去,也足以与任何一位名家相比。 何况,他还是在这种情况下画成。 只凭他这份轻功,怕也是江湖上排在前几的了。
他想得不错,慕容远的轻功,可是江湖上有名的角儿。 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 不然,他也不会这个重要的场合来展现了。
随着慕容远的画笔一放,议论声纷纷响起。 评点台上,有不少人是当世名家。 她们不会武功,却对书画极为的精通。 在她们的一致赞美中,慕容远终于含笑退下。 下一场,就轮到了杨南来表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