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是我们皇上会折腾啊!(1 / 2)

在朱翊钧的设计里,白云湖等农场,形式上跟国有农场非常相似,但是在具体经营方式上,却更多的像日本的农业协会。

日本的农民协会赫赫有名。

朱翊钧做资深公务员时,有几次凑人头去参加农业创新会议,听有关专家详细讲解过,还拿当时国内的农业合作社做了对比。

日本农协属于商业法人团体,成员自愿加入。然后经过几十年发展,日本大部分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经济实力雄厚,势力非常大。

农协除对协会成员的农业经营、生产技术和生活方面进行指导,建议以外,还进行生产、生活资料的共同购入,农产品共同销售,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共同设置和利用。

此外还开展吸纳储蓄和融资进行信用事业,以及保险业等各种各样的附加事业和活动。

大明农垦局和农场目前还只进行到前两步。

对各生产队和农户进行指导和建议,进行生产和生活资料共同购入,然后对农产品进行共同销售,修建和维护公共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设施。

农场有学校、有卫生院、有运输队,有集体养猪场和养鸡场...场长、副场长说是官员,其实更像企业经理。

或者说少府监大部分官吏,更像企业的管理人员。

他们都需要背负“经济绩效考核”,怎么降低成本,如何增加收益是他们最重要的政绩。

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少府监官吏,赚钱是第一位!

所以说潘应龙担任吏部尚书时,搞内阁六部诸寺与少府监官员交流,这批少府监经济官员进入到内阁部寺后,为什么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正统的官吏眼里,这些少府监的杂途官吏,简直就是官场的泥石流。

心里只想着赚钱,眼里只有效率。

朱翊钧在最初成立农垦局系统时,就参照了日本农协。

日本农协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基层农协按市町村行政区域设立,与农民联系最为紧密,是农协服务的前沿阵地。

县联社则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整合区域资源。

中央联社把控全国大局,制定战略方向。

以农产品销售为例,基层农协收集农民的农产品,县联社组织协调区域内的运输与初步加工,中央联社则对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确保农产品高效流通。

在金融领域,农林中央金库作为全国联合体,为农协系统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

白云湖农场就是基层农协,下面分成的十二个生产队,只是一种便于管理的组织形式。

它们没有自主经营权,算不上真正的基层组织。

山东农垦局就是县联社,协调山东区域内的农垦经济合作。

直属少府监的华北农垦集团就是中央联社,它们与少府监财政局紧密配合,以富国银行为农林中央金库,进行各农垦局、各农场之间以及与对外的金融结算。

这些藏在深处,被农垦局、农场等表象掩盖的内幕,杨金水门清,潘应龙、胡如恭、刘禹浦等从统筹处,输捐局起家的少府官员,大致知道些。

王宗载、陈大科,乃至徐贞明、王一鹗都是两眼一抹黑。

但是徐贞明身为资政大学士兼内阁左丞,看到的内幕资料足够多,能猜测出一二来,所以才会出声,说是帮王宗载和陈大科解围,其实是代表内阁在向朱翊钧请教。

朱翊钧斟酌了一会,开口说:“你们完全可照葫芦画瓢。

首先,你们可以在布政司组建农业合作局,不要官办,以商业法人团体的形式组成。

当然了,里面的官吏由吏曹选派考成,但是考成方式参考少府监,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职责。

农业合作局类似农垦局,然后下面按县,或者以地形河流为区域,组成农业合作社。

比如山东大清河以北的西北地区,夏津、恩县、平原、陵县、德州、临邑、德平、商河、乐陵、武定、沾化、滨州、海丰、蒲台、利津等县,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对丰富……”

朱翊钧把山东西北十几个县名,张口说了出来,让王宗载和陈大科惊讶不已。

他俩身为山东主政官,这些县名都不一定完全背得下来。

杨金水、潘应龙等近臣们却知道,皇上从决定南巡开始,就每天在紫光阁翻看巡视地方的地图,并对着地图上的地名,查看着各地的详尽资料。

这些资料有内阁各部寺的施政报告,有少府监的经济数据,有新明通讯社的内部通报,甚至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的秘密调查。

全部由秘书监机要通讯局负责整理好,列出条目,皇上逐一翻阅,并随想随记,做了不少笔记。

在火车上,皇上还把山东地图和此前做的关于山东的笔记重新翻阅一遍。

能脱口说出这些县名,也不足为奇。

皇上少年时也是过目不忘的天才,备受李春芳、张居正等师傅们的赞誉。

朱翊钧继续说。

“这些县可以组成五到十个农业合作社,朕建议跨县建社,这样尽可能地避免县政事府对农业合作社的干涉。

农业合作社上面再分若干合作组,或合作队。

那些组队,只是组织下的基层形式,是具备单独法人资格....真正具备商业法人团体资格的基层是各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局是商事组织,是是行政机构,那点非常重要!因为商事组织是企业,需要自负盈亏,需要向各会员负责。

乡村农户以户为单位加入农业合作社,家外成年人即为合作社社员,一户即为合作社一股股东,而户主即为股东代表。

农业合作社的首要任务是扎根于地方乡村,深入了解合作社每一户和每一位社员的需求,为社员提供最直接、最贴心的服务。

服务分生产、销售和采购八部分。

生产部分,合作社联系农科所,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聘请农业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定期协同农科所,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向农户传授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经验,提升社员的生产技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