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他下手了……(2 / 2)

三人七嘴八舌,再看李欢,李欢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显然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孤家寡人果然还是改不了疑神疑鬼的毛病!他们熟悉他们那个时代的官场,就认为所有时代都是如此。

冯丰自来是百姓,当然不懂他们那套官场“潜规则”,也不懂现代的“潜规则”,反正这几个人都是20岁以上了,完全是成年人了,就自己做主算了。

她瞪他们一眼:“你们自己决定吧。”

李欢忽道:“其实,我们可以一起出钱修建一所学校。”

三人没有做声。他们对李欢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现在,都无人跟李欢打招呼。过了一会儿,只萧昭业微微犹豫道:“修学校?我们可没有那么多钱啊。”

“你们不是要捐款吗?其余的我出。”

三人互视一眼,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冯丰好奇地看着他们,这四个“皇帝”一起“凑钱”修一座现代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大家谈到傍晚,换了一下台,一个台在说企业捐款的事情,冯丰看到叶氏集团捐赠了很大一笔款项,好像是目前C城最高的款项。出来发言的是叶大少,发言十分诚恳,说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云云。还说他们后续还会追加更大量的投入,用于灾区建设。一个记者问,据说这次防疫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叶家人——记者话没说完,叶大少已经眉开眼笑地接口“是我三弟,他一直战斗在最前线。我们全家都很挂念他,但是,想到他能救更多人,感到非常自豪,只希望他保重……”

冯丰对财大气粗的叶家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这次见他们如此积极,心里不知怎么还是觉得有点自豪。

几个少年问她:“姐姐,叶医生去灾区了?”

“大灾后一般有大疫,大家要小心啊。”

“他在那种地方,太危险啦……”

她异常自豪:“嗯啦。大灾后,防治瘟疫就全靠他们啦。有他们在,我们都会平安的。”

因为余震不断,C大的课也上得断断续续。大家都变成了闲人。可是,酒楼的生意明显越来越好,依旧惴惴不安的C城人们,更是大吃大喝,好像过了今日就没有明天似的,有得吃就吃,有得享乐就享乐。李欢的酒楼天天爆满,每天排队的人坐满大厅,高档酒楼隐隐有“大排档”的架势了。大家都建议再开一家分店,李欢只叫他们出去考察一下地段,等地震结束后再考虑分店的问题。

冯丰则干脆不去上课了,除了看守小店,就是守着电视机,希望某天能够看到一点叶嘉的报道。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遇难的人越来越多,生还者越来越少;后续清理工作已经开始,天气又炎热起来,防疫工作就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终于,某一天,冯丰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采访,不过短短的几分钟,是问叶嘉防疫工作和灾区人民心理治疗方面的问题。叶嘉简短地回答了几句,从画面上来看,往日英俊潇洒的男子,此刻胡子拉碴,工作服也是脏兮兮的。

看完电视,冯丰忍不住还是给他打电话,这一次,一下就拨通了,她急切道:“叶嘉,你还好吧?”

叶嘉的声音依旧那么温和,带着微微的倦意:“呵呵,小丰,我半个月没洗过澡了,也没吃过一口热饭……”

这样的话,除了冯丰,他从不会对任何人说出口。这个时候,听到她温柔的声音,不知怎么像一个小孩子一般:“小丰……”

“等你回来,我做饭给你吃。做最好的饭菜给你吃,呵呵。”

“嗯,你做的饭虽然难吃,可是,我现在好想吃……”

“呸,我做得难吃吗?哼。等你回来你就知道了,我可以做许多好菜……”

叶嘉只是笑,她的手艺,自己又不是不清楚,还敢说大话。

“对了,小丰,还记得你那次烫伤后,那个赤脚医生老人家给的土方吗?”

“记得啊。”

“我已经联系到一家厂家按照此方生产出来了,5元钱一瓶,这次受灾的轻伤的人,许多都可以用这种药去疤止疼,一般一到两瓶就够了……呵呵,小丰,都是那个老人家的功劳,他无私地献出了药方,现在,他在那个药厂亲自监制生产,日夜赶工……”

冯丰乐得几乎要跳起来,要是去医院,起码得千二八百的,现在5元、10元就可以搞定,此举真是功德无量。

这是地震后,和叶嘉聊得最久的一次了。好像有人在叫叶嘉,他不得不收了线。冯丰十分高兴,从小店里出来,路过一片菜市场,看到不少蔬菜,心想,反正这几天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如买点菜回家练习练习厨艺,等叶嘉回来,自己就可以做给他吃,也让他明白明白什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她提了菜往回走,天已经快黑了,接到李欢的电话,说就在前面的停车处接她。她加快了脚步,却听得身后冷嗖嗖的,有些诡异的感觉,立刻回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