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盗亦有道(1 / 2)

逐鹿 尹三问 1308 字 23天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句话顿时在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蒲俊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振聋发聩。初时他只是看不惯五个莽汉寻衅滋事,后来是欣赏尹旭的好身手和有情义,故而出手打抱不平。

适才有听了尹旭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让他意识到比自己大不到一岁的青年人不简单。扯旗造反,有几个人敢说出口呢?更不用说做了。不过蒲俊相信尹旭一定会付诸实践的。凭的就是那份气度与胆略。

当听到最后这句: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等壮志豪情岂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就是这一句话,蒲俊笃定尹旭所言必能成功。就是这一句话,他明白自己与尹旭相差太远太远。

也是这一句话,让他做出一个决定,一个一生中最仓促却最重要的决定。“尹公子所言极是,在下蒲俊,一介山中猎户,愿追随公子一道反抗暴秦。”

正是这个决定,或者说正是因为尹旭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曾经与英布齐名的蒲将军的命运。至少百年之后,青史上留下的是全名蒲俊二字,而不是那个遮掩隐晦,唯姓无名的蒲将军。

一众民夫听了尹旭之语,惊骇不已。谋反一事,或许曾在心中暗自想过,也只是一瞬间的念头,或者说从来想都不敢想。然而这一刻,一个弱冠少年,却能这般壮怀激烈,侃侃而言,表现出的胆识气度让人为之拜服。

有人在心中想到:王侯将相天生如此吗?不!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出将入相,裂土封王的。如今这形势,反正是个死,还不如反了他暴秦。尹旭在思想为他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固有的想法一旦动摇,就如河堤决口,越来越大,直至洪水滔天。二百多民夫心潮澎拜,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当第一个吃螃蟹的蒲俊站出来之后,许多血性男儿纷纷站出来。

“陆明愿追随尹公子反抗暴秦”

“周大愿追随公子”

“李勇愿”

“我等愿意追随公子,反抗抱歉!”

一时间吵吵嚷嚷,有数十人前响应。当然剩下许多胆小怕事,心念家人或是各种顾虑,或是有其他目的的都默不作声,表达着他们想要离开的愿望。

最终结果是二百多人中,有四十三人愿意留下,差不多六分之一。至于剩下的人,不管心存什么想法,只要想走的,尹旭言出必践,一概不曾阻拦。众人生怕有变,不敢停留,纷纷连夜逃离。

当然其中有例外,那五名莽汉也想趁乱离开,不幸是尹旭没有给他们机会。既然愿意做何坤的走狗,黄泉之下也应追随左右,方显主仆情深才是。

“兄弟可有家眷需要照料?”见众人离开,蒲俊关切地问道。

尹旭微一迟疑,自己光杆司令一个,居所还是孤零零的神女庙,即便是连坐之法,也不会牵连到任何亲属邻居。要说唯一的挂念,便是李玉娘。两人虽有情谊,关系甚好,却是非亲非故,想来应该不会受到牵连。只是不知,何时能再见玉人一面?

“我是个孤儿,并无父母亲族,你呢?”

蒲俊淡淡道:“母亲早亡,早两年父亲与兄长被征去修长城,杳无音讯,怕是已经如今家中仅余小弟一人。”他之所以帮助尹旭对付秦兵,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尹旭不免叹道:“唉!看来你我是同病相怜啊。普天之下如你我者不知几何?”

念及身世,蒲俊也是心有感触,默然不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