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节 贪婪的猫咪(2 / 2)

重新起航 胡不归 1581 字 3天前

“什么理性投资啊,教授你以前是不是在故事里面亏过啊,所以吓坏了不敢在做大的投资了。”

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教授没有教授的榜样,我跟李耀华两个在餐桌上就已经是争论不休了,只是我们两个人争论的话题有点远了,李耀华自己都没有跟我谈论这个专业的问题,我当然也就不会自己去找钉子了(考试的结果还没有出来没有人能够保证我取得了一个好成绩)。

以前对李耀华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更多的也只是一个学生对自己老师的印象,只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学识的年轻教授,年仅26岁就获得经济学与法学的双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耀华并开始了对对外贸易的研究,特别是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研究。

但是经过谈话,我发现原来李耀华的才华可不仅仅只有这些,李耀华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学教授,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李耀华在音乐、绘画、历史等领域也有着非常出色的成绩,特别是在油画的技艺上面还很有成就,据说在艺术圈里面李耀华还小有名气,这倒是让我大吃一惊。

而对于金融市场,李耀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一个企业如果将太多的心思放在了金融方面,那势必将造成生产运输与资金链的一个断层,而这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的运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金融市场,很多企业将会缺少足够的后续的一个资金,但是如果过多的在金融市场上做一个运作的话,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的生产与技术的研发,将会手大很大的限制。

可以说金融是企业的一把双刃剑,用的好的话,能够加速企业的发展,用的不好的话,轻则出现不必要的损失,重则导致公司的倒闭。

当然了对于国际银行家与金融投资来说,企业的业绩如何,可不是她们想要了解的,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在金融市场里面赚钱,企业只是他们用来赚钱的工具罢了,他们用巨额的资金控制了企业、人才、市场,让他们更好的为自己赚钱,企业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赚钱,在这一方面大家的还都是相同的。

只是大家赚钱的方法与手段不一样罢了,黑猫白猫只要是能够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这话说的非常的有道理,但也不全面,邓小平说这话只是为了让民营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本身的目的是好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面也是非常正确与明智的选择。

但是在这些能抓老鼠的好猫里面,还有勤劳的与贪婪的猫,它们都能够抓老鼠,而且它们抓老鼠的方法完全不同,勤劳的猫咪总是四处不断的寻找老鼠,贪婪的猫咪从来不出家门,它们只是每天埋伏在勤劳的猫咪抓来的老鼠堆里面,坐享其成。

当然了贪婪的猫咪也不是不劳而获,只是它们更多的选择了阴险的方面去夺取别人的猎物,等待别人将猎物送上门来,时常还会去欺负那些勤劳的猫咪,但是他们就是比较的有钱。

广大的国际银行家以及金融投资者其实就是贪婪的猫咪,他们本领非凡,而且个个都是独霸一方的大人物,没有人质疑过他们的能力,但是他们贪婪的本性也是总所周知,然而我们每一个人无不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这样的大人物。

显然我正在往这个方面不断的努力,成为一个大银行家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梦想,现在我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中国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平台,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载体,无论是谁都想要来分一杯羹,而这杯羹的分量会有多大,那就要可凭本事了。

当然了大家赚钱的本事不一样,赚钱的速度也不一样,不过这并不表示赚钱赚的比较慢的人就会赚得比较的少,其实大家都是殊途同归,钱来的快风险相对的也就是比较的高,钱来的慢风险也就是比较的低。

高风险的投资总是比较容易的落马,到手的钱可能很快就要吐出来了,即使是像乔治.索罗斯这样金融大盗也难免会在水沟里翻船,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半吊子的“金融专家”,只要我们一直在金融市场里面混,赔钱是迟早的事情。

金融业其实是一个无底洞,一旦你踏足其中就很难逃离其中,那里面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盯着股市行情,金钱就会像魔术一样滚滚而入,能够如此轻松的赚钱,又有谁会想离开这个行业呢,而且一个人的能力越大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到了后期你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会关系到一大群人的资金流向,就像乔治.索罗斯要是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积累,他的量子基金又如何能够一呼百应呢?

倒是李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提高了自己的警觉,他说“在中国,金融行业说到底也只是企业为自己获得更多的资金的一个手段”。!~!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