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二次停火时间美国人要求的是十五天的时间,同时杰森斯坦森还不断的向中国代表表示出美国人似乎已经不想在继续战争,美国方面已经开始准备停止战争,这种暗示的行为随处可见。
中国方面的代表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一点,对于自己方面的条件没有丝毫的退让,但是也根本不着急和对方签订条约。
第二天双方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第三天也是如此,美国方面杰森斯坦森一边表现出来积极的态度和着急的神情,但是在条件上就是丝毫不让步,对于中国方面提出来的条件不断地讨价还价。
联合参谋部指挥中心,肖剑和杨光走进了指挥中心,连续数天的休息,让肖剑的脸色好了很多,整个人也精神了一些,和身边的杨光形成对比,这些天杨光反而是不断地细化他们的作战计划,超级战役已经开始展开。
电子大屏幕上中国第三远洋舰队已经缓缓从夏威夷海军基地的周边起航,向着北方全速前进,这是向着美国西海岸的方向全速前进。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五角大楼也接到了来自空中预警指挥机报告,中国第三远洋舰队向着自己的近海方向进发,这是什么节奏?
中国方面要派遣一个航母战斗群来进攻被美洲大陆,这是军事震慑,中国方面在欧洲的第二次会谈没有成果,这是第二次震慑,武力震慑。
一旦第三远洋舰队真的抵达美国近海岸,美国方面的确不害怕,他们的本土防御力量十分的强大,绝对不是一个航母战斗群就能震撼的,只是这将彻底的改变美国人的作战计划,这是五角大楼不允许的。
“总统阁下,请让杰森斯坦森做出一定的让步,我们不能提前一天展开行动,只要在坚持一天我们的行动就会展开,到那个时候他们的第三远洋舰队就会立刻北上,进入到我们的作战计划之中。”史蒂夫辛格向克里斯蒂说道。
“我会立刻通知杰森斯坦森,中国第三远洋舰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派遣我们的百慕大核潜艇编队阻拦一下,必要的时候改变一下我们的作战策略,我们的本土不能发生丝毫的安全上的危害。”克里斯蒂向史蒂夫辛格说道,现在这个时候如果美国本土遭受到打击,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震慑性进攻也是灾难性的。
“请总统阁下放心,我已经在关注这一点,相信中国方面不会展开进攻,对我们的近海展开一次震慑性攻击无非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这次停火协议,只要杰森斯坦森能够作出让步,中国人不会进攻的。”史蒂夫辛格向克里斯蒂保证道。
中国方面绝对不会轻易让自己的自己计划得逞,但是有一点让史蒂夫辛格有点不理解,中国方面现在有着强大的军事优势,但是现在中国方面的军事行动让史蒂夫辛格有点摸不准,中国方面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
“报告将军阁下,大西洋中国第一远洋舰队忽然开始行动,他们的远离欧洲补给基地向着大西洋方向推进。”就在史蒂夫辛格思索着中国方面的战略动态的时候,通信官报告,第一远洋舰队动了。
第一远洋舰队一直在大西洋欧洲海岸线和美国大西洋舰队对峙,防止大西洋舰队向南进发,现在南美洲战事已经无法更改,大西洋舰队的核潜艇编队已经进入到太平洋,大西洋舰队在美国东海岸近海防御,中国第一远洋舰队则在欧洲海岸线自己的补给基地进行补给。
距离行动还有一天的时间,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第一远洋舰队竟然向着大西洋中心地带出发,结合着第三远洋舰队的行动,史蒂夫辛格立刻站了起来,难道中国人要准备动手了吗?
“命令大西洋舰队立刻集结向着大西洋深处出发阻拦中国第一远洋舰队,保持在我战略轰炸机集群和路基空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范围之内。”史蒂夫辛格大声下达命令。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中国第一远洋舰队打断自己的战略部署,现在只能让大西洋舰队出发阻挡中国第一远洋舰队,如果这个时候东西两个方向被两个大型航母战斗群进行攻击性进攻,那么美国方面就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这对美国方面的作战计划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联合参谋部指挥中心,成康总参谋长注视着电子大屏幕,中国第一远洋舰队和第三远洋舰队已经按照‘超级战役’作战计划展开行动,这一点是基于对美国方面的战略部署展开的。
从欧洲的第二次停火协议,到美国方面的军队部署调整,现在一切都在肖剑和杨光两个人的预计之中,这就表明他们的一切分析至少目前都是正确的,美国方面的作战计划基本上已经成熟。
“按照我们两个人的分析,如果美国人要展开远东战役,那么他们就必须保证本土的绝对安全,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我们的远洋舰队对他们的本土造成丝毫的威胁,必要的时候他们只会放弃原本的躲避作战方式,所以我们的‘超级战役’第一步就在大西洋,目标就是大西洋舰队。”肖剑向所有的高级指挥官说道。
这是一个连锁的作战计划如果美国大西洋舰队受到重创,那么美国人不仅不会停止作战计划,反而会加速他们的作战计划,因为他们没有停下来的机会,停下来就意味着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现在就在等待最后的时间,美国人开始展开进攻的时间,这是‘超级战役’作战计划的最主要的一个环节,中国方面的超级战役在进攻夏威夷海军基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在那个时候开始一切的军事部署都是为了以后的军事行动展开的。
肖剑的目光注视着电子大屏幕,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美国大西洋舰队开始移动,向着大西洋深海地区前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