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平听到三太爷的话后高兴道:“三太爷,您说的是真的吗?可不能骗长平啊,如果骗我的话,我就..我就把你的胡子扒光!”
“长平!怎么说话呢!快向三太爷道歉!”一旁的赵丁柏摆着脸道。
哈哈……三太爷听到赵长平充满童趣的话后,哈哈大笑对着赵丁柏道:“不用,不用,你跟个孩子计较什么。”又扭头对赵长平说道:”三太爷怎么会骗你呢,三太爷还怕你扒光我的胡子呢!快去吧。”说着捻须大笑。
本来听到父亲的话,在三太爷身旁旁捏着衣角哭丧着脸的赵长平,瞬间变哭为笑,随后高兴的对着赵丁柏做了个鬼脸,跑出门去。
赵丁柏一脸无奈的对着三太爷笑了笑,对着一旁的赵长安道:“你也跟这去看看,别让这丫头野疯了。”
赵长安看了眼赵长生笑了笑点点头就追出去了。
“三太爷,您里面请。”赵长生上前搀扶这三太爷道。
进屋后,赵长生正要跟三太爷倒水之时,三太爷摆摆手道:“不用这么麻烦,我说几句话就走。”
“长生啊,这是我当年读书修行之时读过的书,知道你家里无书可读,所以我想着反正我这把老骨头也用不上着些东西了,就给你送过来了。”三太爷一边说这一边从手中的的小黑布包里拿出了几本书籍和一些笔墨纸砚。
“村中也没有几个读书的种子,给你也不算埋没了,着些读完之后,我哪里还有,你就拿着这些书来换就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像我请教,希望你好好的,将来能光宗耀祖。”三太爷接着说道。
真是瞌睡了有人正好送来了枕头,赵长生心中高兴不已,起身拜谢!
赵丁柏,则在一旁也跟着一阵寒暄拜谢,激动不已的样子。
随后又聊了些家长里短,三太爷就起身要回去了,临走之时,有嘱咐道:“长生记得有不懂的就来问我,三太爷可等着你呢。”
赵长生赶紧答是。赵丁柏搀扶着老人出门,打算送三太爷回去,也顺便在宗祠拜祭一番,看着三太爷跟赵丁柏渐行渐远,赵长生也回了屋。
赵长生看着三太爷送来了的几本书籍都是一些前世不曾见过或听过的书籍,翻开一本《周书》,里面讲的也是一些近古时期周朝的历史跟一些亚圣思想之道。
这些书大概翻看了一边后也在根据这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这个世界除了近古时期儒家出了一个孔子因著作《论语》成圣之外,三千年已经无人成圣,近三千年了,也只有几个亚圣显世。导致文道微微有些衰落,造成妖族发展迅速。
而且圣人著作的《论语》跟各家亚圣著作的书籍都是各家的不传之谜,所以整个大汉朝流传的也只是一些基础读物,想要修读一些经典之作除了一些世家大族之外,只有拜师学艺,或者进县府学习了。
昨日在牢中慕容良就想着给赵长生找一个师傅之时,结果被赵长生婉拒了。
因为自己穿越过来之时,前世读过的书籍在脑中一一浮现,记忆越来越清晰,只是有些不懂起意思,所以够自己去学的了。
赵长生拿起《周书》在结合这自己的理解,京京有味的读了起来。
读到一些不懂的地方则拿着三太爷送来毛笔一一备注起来,想着积攒的问题多了在去求教三太爷。
在赵长生读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记忆力跟理解力比前世强了N倍,想来因为修炼文道的缘故吧?赵长生暗暗想道。
却不知,因为穿越而来后,经过《黄庭成仙经》的易经洗髓,赵长生的资质不知比原来好了多少倍。
所以才有九品童生才能具备的一目十行,瞬间记忆之能。
这方世界读书修文道之人作书时,不像现在随随便便就写了一本书,那都是要走便大江南北,三山五岳,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请教不同的人群,士,农,工,商。观自然之变化,察四时之演变。付于自已的精神意志,一生才成就寥寥几本文道书籍,可使后人开智,明事理,强身修文斩妖邪。
在书中赵长生好像可以看见著书人的一言一行,那种博大的心怀。当全身心读进去的时候,怎能不感动。
随着赵长生读书的入迷,口中不知不觉的朗诵起来所看到的段落,声调起伏有序,顿时远处的古典音乐声和读书声,交融在一起形成一股古典的韵味。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赵长生的院子之中却多了许多的小动物,院子中的自家老青牛、树上的小鸟跟喜鹊、一些小猫小狗等动物,都是闭着双眼,随着赵长生读到的段落像人类读书朗诵一样的摇头晃脑,安静的停留在赵长生的院子中。
随着赵长生的读书声,天地之间飘起了细细小雨,院中的小动物们也都像赵长生一般入定,听着赵长生读出的段落,像是一种享受、品味着读书之道、文字之美,像是没有感觉到天空中散落的小雨滴一般,就是这样静静的听着,感悟着,形成一副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画卷。
时间慢慢流逝,赵长平跟这赵长安冒着小雨大步的跑回了家中,打开院门看到一院子的飞禽走兽顿时呆住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