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鹿死谁手第十五节(2 / 2)

看看大堂上的朝中大臣,现在这里缺少了大将军,骠骑将军,三个九卿重臣,中常侍,还有二十多个二千石的大员,他们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乱中消失了。无论将来理由多么充分,都掩盖不了以太傅大人袁隗为首的士人借洛阳大乱之机铲除中官和外戚势力的事实。也就是说,士人虽然得偿心愿控制了朝堂。但只要还是何太后临朝主政,还是当今天子高居帝座,这些坐在太傅府里的大臣们将来就要为今天的杀戮付出惨痛的dài jià 。

在天子没有成年之前,太后肯定要执掌朝政。这是祖制,大臣们无力gǎi biàn ,变革皇权和大汉律不是这些士族大臣们力所能及的。只要太后临朝主政,宦官就会出现。太后不可能违反祖制天天和大臣们坐在一起商讨国事,更不可能走出长秋官公然坐上朝堂,所以她必须zài找宦官入宫随侍。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而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宦官也会zài一次出现在朝堂上。同样,只要太后临朝主政,外戚就会当权,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有几个太后懂得治理国家?有几个太后不担心自己大权旁落受制于人?大权旁落的直接危害就是幼帝和太后自己的xìng命,所以太后只能信任自己的亲戚。今天何进和何苗死了,不代表外戚就没有了。何太后没有哥哥了,但她还有舅舅,还有堂伯堂兄,还有多如牛毛的亲戚。只要何太后yuàn yì ,外戚随时可以出现在朝堂上。

何太后有了新宦官,有了新外戚,可以帮助天子jiàn jiàn 控制内廷。等天子主政之后,该算帐的就要算帐,该夺回来的权力也要夺回去了,那么今天士人们的所有努力将尽数付诸东流。所以,要想抑制困扰大汉国几十年来严重的外戚、宦官专权之弊,要想彻底铲除外戚、宦官赖以滋生繁衍的土壤,就必须要让何太后归政。但士人们能做到吗?显然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士人们无法做到,这guān xì 到大汉律,guān xì 到皇权的无上地位,guān xì 到家族的声望和xìng命。

平乐观的五万北军因为何进和何苗的先后死去,因为天子和印玺的陷落,成了一个zàn shí 无法解决的难题。没有盖有印玺的圣旨,谁去都没有用,除非天子亲自去。拿着太后的懿旨和符节去,只会适得其反,反而有可能让北军将领产生误会。西园军和北军刚刚合并,人心惶惶,只要有个风吹草动,立即就会大乱。大军如果无人指挥,诸部将领各自为政,一路杀进洛阳城,那就彻底完了。

袁隗和大臣们都清楚目前的形势,现在车骑大将军已经远征大漠,洛阳无论如何不能乱。为了国家社稷,当前最重要的是迅速稳定洛阳局势,将来的事只有将来zài说了。大臣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先控制北军还是先救天子上。

如果能先救出天子,北军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但问题是太后顾及到天子安全,不会允许以武力杀进北宫。既然不能用武力,那只好派人到北宫和jiān阉商谈了。jiān阉已经走投无路,张让不会轻易放出天子,商谈短期内不会有结果。

韩馥说:“洛阳的事能瞒得了几天?北军正在合并西园军,他们天天都要到大将军府向大将军禀报情况,最迟明天zǎo shàng 他们就能知道洛阳出事了。”

何颙说:“北军肯定已经知道洛阳出事了。下午我们突然关闭城门,他们近在咫尺,怎么会不知道?如果明天zǎo shàng 他们没有接到大将军的消息,也许就要兵围洛阳城了。”

有的大臣认为北军如果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绝对不敢出营。北军诸将不会冒着谋反的危险出兵洛阳城。他们坚持要先救天子。

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认为还是先解决北军的威胁为上策。难道张让还敢弑杀天子?

袁隗不想浪费时间,随即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让董卓率军进入函谷关,和丁原、王匡等人兵围平乐观,以应对目前的危机。袁隗说:“我们先解决北军的问题。把北军围住之后,我们zài派朱俊等三位大人带着太后的懿旨到平乐观宣旨,稳定北军将士的军心。北军的危机解决之后,我们就接着解决张让段珪劫持天子的事。不过,我们现在就可以派人到北宫和张让谈谈。”

卢植说,我去吧,我去和他谈谈。

大臣们虽然也对兵围平乐观一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但现在要担心的事太多了,大臣们已经无暇顾及了。现在天子被胁持,太后惊吓过度不能主政,大将军也没了,太尉大人在幽州,司徒和司空空缺无人,九卿也只有六卿在座,整个大汉国就太傅袁隗说了算。他既然决定了,其他人也不愿多说什么,浪费时间而已。

“袁滂袁大人继续主掌大司农府。”袁隗疲惫不堪地站起来说道,“jì zhù ,务必想尽一切办法给远征军提供粮草辎重,切切不可有一rì断绝。”

“大家散了吧,明天各司其职,该干什么干什么。”

袁隗、丁宫、刘弘、卢植四人坐在书房内,神sè凝重地望着昏暗的烛火,相视无语。

“大人决定了?”丁宫小声问道。

“我怎能辜负先帝之托?”袁隗苦笑道,“当rì我们四人仔细商量过,废黜之事我们只有借助他人之手,凭我们自己根本无力完成。虽然大臣们都知道如果不废黜少帝,将来等待我们的结果是什么,但真要说到废黜,朝堂之上有几人能答应?张温、崔烈、马rì磾、皇甫嵩、朱俊、杨彪等等,试问他们有几人yuàn yì 承担这万世骂名?”

“逼迫何太后归政,废黜少帝,重立新君,这对大汉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起码十年内不会zài有jiān阉和外戚之祸,大汉国因此可以得到十年的休养生息。”卢植感叹道,“所以,为了这十年,我们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目前最关键的是北军。只要北军在手,我们就能控制洛阳的局势。新帝继位之后,我们可以和河东的李玮、长安的皇甫嵩联手把他逼出京城。只是没想到张让如此yīn毒,竟然在这个时候把印玺劫走。现在我们束手无策,洛阳变数大增。”

“洛阳的变数的确很大,我看,是不是让皇甫嵩和李玮早一点到洛阳?”丁宫说道。

“不行。”袁隗摇手道,“洛阳如果没有jī huì ,他不会上当的。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牺牲一部分西园军。”

“如果将来的形势不在我们控制之中,我们怎么办?”刘弘忧心忡忡地问道。

“先帝早有安排。”袁隗轻声叹道,“先帝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想到了,他会帮助我们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