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身世迷雾之滞留(1 / 2)

假凤虚凰 星海拾贝 3273 字 2个月前

赵京娘服侍赵匡胤在东厢就寝, 将赵霁安顿在西厢房,姐弟畅述契阔, 瞌睡虫压根近不了身。

赵霁这才得知那年赵匡胤千里迢迢从襄阳护送赵京娘回到峨眉,多日朝夕相伴彼此照料, 都是少年男女,不觉心许情动。可是赵匡胤顾及道义,认为不该对义妹存非分之念,况且家中已有妻小,亦不忍委屈京娘做妾,拒绝赵家长辈提亲忍痛离去。

他走后赵京娘日夜思念,想着自己在家乡名声已毁, 再难觅到好亲事, 与其留在家中拖累父母,不如勇敢去追寻心中所爱,于是悄悄出走往开封来找赵匡胤。

也是她吉人自有天相,竟无惊无险顺利来到开封见到了心上人。

赵匡胤再不料她有如此胆识毅力, 心下感动, 决定与之共度白头。可是赵老夫人说他二人是同宗,婚配就是伤风败俗,坚决不许赵京娘进门。赵匡胤不能忤逆母亲,只好买了这座外宅安置京娘,京娘性情豁达坚韧,能与夫君相伴便心满意足,前年已为赵匡胤诞下一子, 取名德芳。

赵德芳夜里一刻也离不得母亲,此时就爬在赵京娘怀里玩耍,赵京娘教他叫赵霁“舅舅”,他也能字正腔圆地叫出来。赵霁瞧着可爱,要过来抱了一会儿,赵京娘笑道:“这孩子很认生,旁人一靠近就哭,今天见了舅舅倒乖巧了。”

又问:“商荣兄弟近来可好?你们是一块儿来的么?”

提起商荣赵霁便感伤如潮,他不怕外人指摘,当着温柔亲和的义姐更没顾虑,向她尽情倾吐愁肠。

赵京娘不胜唏嘘,想到商荣生死不明,不知怎样安慰他才好。

赵霁见她不吭声,以为见弃,红着脸问道:“姐姐,我和商荣都是男人,他又是我师父,你不会因我们违背礼法而厌恶吧?”

赵京娘忙按住他的膝盖说:“这是哪里的话,礼法意在约束人别干坏事,你和商荣真心相爱,这哪能算坏事呢?真要依照那些刻板教条,我抛弃家园,千里来寻你赵大哥,也是淫奔丧德,不知廉耻,你会因此厌恶我吗?”

赵霁笑道:“当初商荣就说姐姐是外柔内刚的奇女子,他果然没看错,姐姐的胆识见地胜过须眉,大哥那样的豪杰就该配你这样的巾帼。”

聊到五更天,赵京娘料想赵匡胤明天还要领赵霁拜客,催他睡下,抱着德芳回屋去了。

大约快到巳时,家里来了访客,赵霁睡的床就在窗边,起身隙开窗缝就能看到院内的情形。只见一个高瘦青年站在院子中央,赵京娘正从厨房出来,隔着一丈地向他道万福。

“三叔,你来啦。”

“赵大姐,二哥起来了吗?母亲叫我来请他回家。”

“他昨夜喝多了,我这就去唤他,请稍坐片刻。”

赵京娘将青年迎进堂屋,招呼丫鬟看茶。

赵霁听了他们的对话,猜这青年是赵匡胤的弟弟,应该赶快出去见个面,推开窗户请丫鬟打洗脸水来,穿衣洗漱完毕来到堂屋。

那青年见家里有生人,很是惊异,赵霁连忙自介:“在下赵霁,是元朗大哥的结拜弟弟,请问兄台是大哥的三弟么?”

青年立刻堆笑行礼:“原来你就是赵霁贤弟呀,我听二哥提起过你,我叫赵匡义,字廷宜,你是二哥的结拜弟弟,就叫我三哥吧。”

“三哥好,小弟这厢有礼了。”

赵匡义请赵霁落座,赵京娘走了进来,见状笑道:“看来你们已经相互认识过了,三叔,小霁也是我的结义弟弟,往后还请你多照看他一点,你二哥酒劲未过,我先给他煮碗醒酒汤,委屈你再多等一会儿。”

赵匡义连说“不妨事”,目光有些闪躲,可当京娘转身出门,他又直勾勾望着她的背影,眼睛也忘了眨。

赵霁看在眼里,心想:“这赵三哥好不腼腆,见了漂亮女人还害羞,看他斯斯文文,像个白面书生,和大哥的做派完全不同,不知性格怎样。”

等了一盏茶时分,赵匡胤起床了,京娘安排他和赵霁吃早饭,赵匡义也陪着用了些。饭后赵霁去到赵匡胤家中拜见了他的妻儿老小,此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已谢世,母亲杜夫人尚健在。

杜氏共生了五男二女,长子和老幺都已夭亡,两个女儿也已出阁,家中还剩赵匡胤、赵匡义和赵匡美三兄弟。赵匡胤的妻子贺氏温柔贤淑,也已为他产下三男两女,等赵匡义和赵匡美娶妻生子后家中必定更加热闹。

杜老太君的幺儿刚死不久,见了赵霁格外喜欢,硬要留他多住几天,吩咐下人们称他“六爷”,让儿子们管他叫“六弟”,赵匡胤索性让赵霁拜老夫人做了干娘,亲上加亲,以后便是一家人了。

次日慕容延钊来访,说国君宣召,让赵霁即刻随他进宫面圣。

赵霁乘坐他的马车来到皇城,由后面的拱辰门入宫,来到崇政殿,郭荣正在殿内与大臣们议事,内侍让赵霁在殿下等候召见。

赵霁观览这周王宫内的景象,殿阁固然宏伟大气,装饰陈设却古朴简约,与蜀王宫的金碧辉煌截然不同,由起居可推断主人的生活习性,看得出他这位郭太师叔是个戒奢以俭的好皇帝。

“赵师侄。”

熟悉的呼唤声送来一个人。

“王师叔?!”

看到快步走来的王继恩,赵霁诧异地迎上两步,他昨日从慕容延钊处得知王继恩和韩通来开封投效郭荣,见到他不足为奇,所惊异的是他此刻的打扮,他穿着绯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软脚幞头,分明是五品太监的服色。

“王师叔…你这是……”

看他惊讶得说不出话,王继恩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穿戴,笑道:“我现是宫中内侍,在慈元殿服侍符皇后。”

他解说前情,当日他们随慕容延钊初来乍到,被安排在殿前司任职,半年前北汉刺客行刺符皇后,他英勇护驾击杀刺客,受到嘉奖。

符皇后自遇刺后惶惶难安,觉得身边的侍从武功不济,又不能贴身护卫,听说王继恩早年受过宫刑,便请求郭荣将他赐给自己做内侍,留在殿内当差。

陈抟曾嘱托郭荣善待师门弟子,郭荣不忍委屈了王继恩,碍着符后的情面问了问,并没强迫他遵旨。不想王继恩听了一口答应下来,当天便换下军装穿上袍衫前往慈元殿就职。

赵霁听说他当了太监,心中百般不是滋味,这师叔以前听到“太监”二字便反感,又为残疾深深自卑,如今怎地自甘下贱去做奴才?

他哪知到王继恩自有他的抱负,符后一族在朝中呼风唤雨,符后本人的影响力也举足轻重,跟着郭荣只能按部就班升迁,靠上皇后这棵大树才是腾达的捷径。

弱小受人欺辱,所以世人都仰慕强者,赵霁不也是慕强才爱上商荣的吗?

伤害累积到后形成顶门一针,让王继恩彻底觉悟,他要做强者,拥有能主宰世人生死命运的权势,不管用什么方式去获得。

这些真实心声当然不可与人白,听了赵霁的询问,他这样回答:“我住到后宫来就能躲开韩通了。”

赵霁忙问:“韩通还缠着你么?我再去帮你教训教训他,免得他再来烦你。”

王继恩笑道:“我住在宫里,他等闲进不来,眼不见心不烦,不用管他啦。”

赵霁仍觉得做内侍太委屈了他,王继恩说:“皇后娘娘待我很好,不让我做伺候人的事,偶尔会派我给陛下送东西。”

郭荣是王继恩的师叔,符后常让王继恩在他跟前露脸,显示她没亏待自己人,也算极有手腕了。

赵霁这才留意到他手中托盘上的一叠衣物,问:“这是皇后给郭太师叔做的新衣吗?”

王继恩微笑:“你看这成色都半旧了,哪里是新的,前日陛下去看望娘娘,娘娘发现他的中衣袖口脱线了,请他换下来亲手缝补,又命人洗干净了叫我送过来。”

赵霁略感讶异:“郭太师叔是一国之君,富甲天下,衣服破旧了何不扔掉?”

王继恩说:“陛下性好俭朴,以前做太子时为迎合先皇的喜好,随行就份,即位后马上革除宫中的奢靡习俗,亲自带头提倡节俭,最爱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荀子的‘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受他影响朝野和民间的浮华之风也大大减少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