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shang官云(1 / 2)

权术天下 江渚客 3357 字 2个月前

第212章 上官云

虽然我心中有无限的疑惑,可当着上官云却不好流露出来,只是吩咐小太监给上官云端过一个绣墩,与上官云闲谈数语。 上官云神色自若,与我说些宫外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皇上走了进来,上官云忙站起身。 皇上摆了摆手,“姑娘不必多礼,只管坐着就是。 太后娘娘这些天有些不自在,本想劳烦姑娘去瞧瞧,只是今日天色已晚,姑娘不如今晚就暂住在宫内,明天一早再去看看太后娘娘。 ”

我看了皇上一眼,太后的身体好好的,皇上怎么会这么说?还有今晚把上官云留在这宫里做什么?

皇上扭头吩咐一个小太监带着上官云下去休息,上官云一走,皇上就叫过张让来,低声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 我只是坐在一旁看着皇上,心里突然有些明白过来。

张让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我和皇上,我低声问皇上:“陛下,这个上官云该不会是成王的人吧?”

皇上走过来坐在我身边,握住我的手,“皇后猜得也对,也不对。 ”

“难道臣妾猜得不对?记得上次江南赈灾案发,臣妾和陛下提及说要小心成王,不能让成王得渔翁之利。 陛下当时说成王素来和北朝暗中有勾结,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想办法用北朝来拖住成王,让人假冒北朝使者送消息给成王,让成王无暇顾及江南赈灾一案,然后再借口成王里通北朝。 除去成王。 陛下当时说要找一个人帮忙,臣妾问陛下这个人是谁,陛下告诉臣妾这个人就是上官云。 ”

皇上只是微笑着也不说话,我又接着说道:“成王的为人多疑,虽然接到北朝使者地密报,必然不肯全信,一定会派人进宫来探听虚实。 臣妾想陛下一定是早就料到了这点。 所以今天陛下才会说要等一个人,不一会儿上官云就进宫来了。 而且方才那个小太监进来送边关急报。 以往小太监来送急奏,从没有说出过急奏的内容,更何况是当着上官云的面,就把急报的内容说了出来。 臣妾当时就有些疑心,如今仔细思来,是陛下要让上官云跳入圈套之中。 后来臣妾见陛下呵斥了那个小太监,又带着那个小太监走了出去。 等过了一会儿陛下进来,又借口太后娘娘身体不适,将上官云软禁在宫里。 陛下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让上官云相信自己听到的是实情,所以陛下才会如此防备她。 刚才陛下又吩咐张让,臣妾想陛下一定是让张让设法帮上官云把消息送出去,让成王信以为实,所以臣妾才会猜上官云是成王的人。 ”

皇上抚掌大笑。 “皇后果然聪敏过人,猜得可谓八九不离十。 如今江南六县受灾,北朝知道此事,借机犯边,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这次为了牵制住成王,朕派人假冒北朝地使者。 只说近期北朝要大举进犯,让成王以为内应。 成王的心思全部放在策应北朝上,自然无暇顾及朝中地其他事情。 而朕刚才会如此做作,也确如皇后所说,就是为了让成王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

“只是臣妾一直有些疑惑,陛下是如何知道成王暗中和北朝有勾结?又是如何让成王相信那个假冒北朝使者的话?”

皇上将头靠在我的肩上:“皇后难道忘了,皇后那时还提醒朕万万不可离开京师。 昔日先帝病重,要立朕为皇太弟,可恰在此时北朝集结了十万大军犯边。 李光远一面上书给朝廷,一面写密信告诉朕。 北朝此次的举动有些奇怪。 虽然军队集结在边关,可却没有准备多少粮草。 不像是有要打仗的意思。 朕心中当时就有些疑惑,定是朝中有人要借此阻止皇兄立朕为皇太弟。 果然没多久,就有成王一党的人向皇兄建议,让朕去巡边。 至此朕已经明白了成王地居心,就是要调虎离山,将朕调离京师,他好从中取事。 ”

我也想起那次李光远送急报进京,当时我还曾怀疑李光远与成王有勾结,没想到李光远早就送密信给皇上了。

“朕心里对成王有了猜疑,就派人暗中监视成王府,果然发现成王与北朝暗中来往。 但那时候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不宜打草惊蛇,因此朕一直隐忍不发。 朕派人跟踪北朝的使者,将他们往来的规矩弄得明明白白,因此朕此次派人假冒北朝使者才没有出纰漏。 ”

“那为什么陛下还说臣妾猜得不对呢?” 我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臣妾心中还有疑惑,那就是陛下遇刺的时候,上官云为什么会帮陛下?如果上官云要是成王的人,借机除去陛下岂不是更好?”还有傅倚楼曾对我说的事,只是这件事不好当着皇上问出来。

皇上在我耳边低声说道:“皇后只猜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上官云不是成王的人,而是北朝派来的奸细。 皇后如果有什么疑虑,不妨等事情有了结果,到时再亲自去问上官云,现在还不是问她来历地时候。 ”

“陛下,既然上官云是北朝的奸细,怎么会不知道北朝进犯的真假,却要进宫来探听消息。 ”

“用间一道,奥妙无穷。 奸细往往各司其职,相互间不通消息,互不相识。 而且有的奸细是为了探听消息,有的奸细却是另有他用。 上官云能隐藏这么久,就是她从来不与北朝暗通消息,她另有其他目的。 ”

我听到这里,许多事情都有了解答,可还有许多事情我依旧很迷惑,看来我还是要向上官云问个明白。 尤其是上官云给我吃地究竟是什么药,一想到上官云是北朝的奸细,我地心底不由有些发凉。

皇上拉起我的手。 有些担心的说:“皇后早些歇着吧,朕见皇后的脸色有些不好,这些天皇后太累了。 ”

我勉强笑道:“是。 ”我吩咐宫女进来给我卸妆,心中却是百转千回。 只是现在还不是问上官云的时候,一旦打草惊蛇,就会前功尽弃。

张让走了进来,低声在皇上耳边说了几句话。 皇上轻轻点了点头。 我明白如今皇上要对付成王,会有很多事情要做。 如果我不睡下。 皇上就不会走,因此我忙****躺好。

皇上看着我****躺好,又亲自替我盖好被子,“皇后先睡吧,朕还要去上书房处理朝政。 ”

皇上要对成王动手了,此时最为关键,不能有半点疏忽。 我不愿皇上在此时因为我而分心。 因此勉强压下心中的不安,闭上眼睛,皇上轻轻地走了出去。

皇上一走,我就坐起身,只是出神地盯着烛台。

天已经亮了,皇上又是****未归。 我起床梳洗,有小太监进来告诉我上官云求见。 我迟疑了一会儿,此时应该拖住上官云才是。 因此我对那个小太监说:“去请上官姑娘进来。 ”

我又躺回床上,一会儿上官云就走了进来。 我忙说:“你来得正好,本宫今早起床有些不舒服,你来给本宫瞧瞧。 ”

上官云坐在床边,替我诊了脉,“皇后娘娘没有什么大碍。 只不过是有些思虑过度,只需静养就好了。 ”

我点了点头,“那不如就由姑娘陪我坐一会儿。 ”

我躺在床上装睡,上官云坐在窗下的椅子上,我们各怀鬼胎,谁也不说话。

直到吃午膳地时候,我才起身,我留上官云和我一起吃饭。 吃过饭,上官云突然说:“皇后娘娘似乎有话要和臣女说,娘娘不如现在就说出来。 ”

我看着上官云。 上官云也看着我。 我慢慢地点了点头:“你随本宫出来。 ”

我带着上官云出了翊圣宫,宫女太监忙要跟出来。 我说道:“本宫和上官姑娘去御花园里走走,你们不用跟着了。 ”

我和上官云两个人朝北海走去,如今已是初夏时节,北海地景致怡人,只是此时我已是无心看景。

沿着北海的堤岸,我们缓步而行,上官云顺手折下一支柳枝,淡淡一笑:“皇后娘娘带臣女来这里,这里四下无人,娘娘有什么话尽管问吧。 ”

我迟疑了良久,才问道:“有人说姑娘是北朝地奸细,不知道说得对还是不对?”

上官云只是看着湖面,过了很久才低声说道:“说得没错,臣女的确是北朝的奸细。 ”

我苦笑道:“北朝此举果然很高明,派一个医术高明的女子来做奸细。 女子本来就不令人疑心,且出入闺阁方便,加上姑娘医术高明,自然会有很多权门的夫人小姐来请姑娘看病。 姑娘不仅可以随意出入高门,而且进宫也容易得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探知我朝消息。 ”

“皇后娘娘说得不错,臣女来京师不久,就想方设法要进宫来。 这宫里是天下最有权势地地方,臣女从这里能得到的远比别的地方要多。 因为家父与吕公公曾有些交情,所以臣女才结交吕公公,想从吕公公处入手,进宫来给后宫妃嫔看病。 只是没想到,皇后娘娘亲自来请臣女进宫,臣女知道机会来了。 可臣女知道皇后为人聪察,所以欲擒故纵,皇后娘娘终于上钩了。 ”

这个上官云果然手段高明,我当时就是听了吕公公的举荐,加上贾皇后假怀孕,为了揭穿贾皇后,我亲自出宫去请的上官云。 上官云第一次见我,开始时显得极不愿进宫,后来才随我进宫来。 后来太后和我都对她越来越信任,时常召她进宫。 如今看来,这只不过是上官云的手段而已。

上官云又笑着说道:“臣女知道能在这宫里活下去的人,都是聪明人。 臣女只要稍有一点纰漏,就会被人怀疑。 因此臣女恪守本分,不该臣女听的,看地,问的,臣女绝不听,不看。 不问,所以臣女才一直没有被识破。 ”

我仔细回想,果如上官云所说,上官云没有任何逾矩的地方。 有时她对我们可谓推心置腹,记得太后跪在太庙前请罪那次,她挺身挡在皇上面前,不让皇上淋雨受寒。 因此不仅我和太后。 甚至是先皇都没有怀疑过她。

想到这里,我突然问道:“先皇地病。 是不是你下的药?”

上官云放声大笑:“臣女倒想问问皇后娘娘,肺痨究竟该如何下药?还有下什么药会让人得肺痨?纵使下药侥幸毒死先皇,不过是再立一个皇帝,对我北朝有什么好处?”

我看着上官云,上官云接着说道:“肺痨之症,多是因劳累所致,先皇确实是积劳成疾。 所以才患上肺痨之症。 再说臣女来这里,并不是为了下毒而来。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