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先生归去兮
我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李光远在奏折中称北朝在边关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意欲南侵。
皇上坐在椅子上,也不说话。 我蹲下身,看着皇上:“陛下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
“朕早料到北朝会趁此时机进犯,前些日子朕已经召见过李伯和了,如今几处紧要关口都已经派人驻守了。 ”我猛然想起那天去上书房,见皇上在召见李伯和,皇上还在地图上用朱笔画出了好几个地方,我当时心中还有些疑惑。
我握住皇上的手,“陛下既然已经早有准备了,应该放宽心才是。 如今的战局全靠陛下指挥,陛下理应静下心来。 ”
“朕只是有些担忧,如今江南六县刚受过洪灾,国力疲惫。 与北朝之战纵使获胜,也没有什么便宜。 战与不战,朕正在犹豫。 ”皇上顾虑得很是,我刚要劝解皇上。
张让走了进来,“万岁爷,傅先生求见。 ”
皇上忙说:“快快请先生进来。 ”
我忙笑着说:“陛下也糊涂了,这里是后宫,先生岂可擅入?”
皇上也失笑:“朕险些坏了皇后的法度。 ”皇上站起身,拉着我的手:“皇后不如随朕去见见先生。 ”皇上又吩咐张让把傅倚楼带到上书房。
我随着皇上到了上书房,我让皇上先进去,自己从侧门绕到耳房。 我坐在耳房里,听皇上和傅倚楼说话。
傅倚楼给皇上行过礼。 就说道:“陛下,草民听做生意的朋友说北朝正在边关集结大军,意欲犯边,还望陛下早做准备才是。 ”
“朕刚接到李将军地急报,正在为此事而忧心。 与北朝之战,边关的粮草、军资所费必然甚巨,如今国库空虚。 所需必征之于民。 如今民力疲惫,恐不堪重赋。 因此朕在两难之间。 ”
“草民今日正为此来。 ”
“先生可有什么退敌的良策?”
“陛下,草民昔日因与北朝贸易,与北朝权贵交谊匪浅。 今日草民毛遂自荐,愿为一介之使,入北朝劝北朝罢兵,以解天下百姓兵灾之苦。 ”
“先生要如何劝北朝罢兵?”
“陛下,为使臣者。 当见机行事,如何能预下说辞?”
皇上大笑:“朕竟然糊涂了,先生说得是。 ”
“陛下英明神武,恐怕早已做好了防备。 草民以为陛下最好先与北朝一战,北朝会选在此时进犯,必是想趁我天朝国力疲惫之时,打我天朝一个措手不及,其必存轻我之心。 如果草民此时去讲和。 只怕北朝不会答应。 不如先打北朝一个措手不及,让北朝对我天朝存畏惧之心,那时草民再去讲和,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只是万一李将军战败,草民就无计可施了。 ”
“先生言之有理,朕这就下密旨令李将军出击。 还请先生放心。 李将军必然首战告捷,只是先生要何时动身去北朝?”
“草民想明日就走。 ”
“先生动身如何这等仓促?”
“陛下,草民想趁李将军得胜之际,就去北朝劝其罢兵。 时不我待,机会稍纵即逝,万一有变,只怕又费周章。 ”
“先生考虑得甚是周全。 ”
“陛下,草民今日来,还有一件私事要伏请陛下恩准。 ”
“先生所请,朕无不准。 ”
“草民大胆。 想求见皇后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