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萧元策之死(1 / 2)

权术天下 江渚客 2760 字 2个月前

第221章 萧元策之死

冯成压低声音:“皇后娘娘,此事事关萧少将军。 ”

我听到这句话,如遭电击,一时呆在那里。

半晌,我才回过神来。

冯成正抬头偷看我的脸色,见我在看他,冯成忙低下头去。

我对屋子里服侍的宫女太监挥了挥手,那些宫女太监行过礼之后就都退了出去。

冯成又磕了一个头:“皇后娘娘,萧少将军并非战死,而是被人逼死的。 ”

我想开口问冯成话,可竟然说不出话来。 我只觉得自己的嘴唇在动,可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半晌,我才勉强问道:“究竟是谁逼死了萧少将军?”

“萧少将军”那几个字竟像含在我嗓子里一般,我费了好大劲儿才吐出来。

“回皇后娘娘,是太后娘娘。 ”

我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乱响,竟然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只是茫然地看着冯成。

冯成凑上来,低声喊我:“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

我半天才回过神来,冯成走到桌前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这才觉得好了些。

冯成站在一旁,有些担心地看着我。

我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对冯成说道:“你说说看,太后娘娘为什么要逼死萧少将军,又是如何逼死萧少将军的?”

冯成略微迟疑了一下。 这才说道:“回皇后娘娘话,那年重阳节,边关突然传来急报,说萧老将军病重。 先帝诏萧老将军回京师养病,又派少将军去驻守边关。 少将军去了边关之后,曾派人给皇后娘娘送了一份信来。 那封信被太后娘娘截到了,太后娘娘当时看了信后。 什么也没有说,又吩咐奴才等不得外泄。 尤其不得让先帝知道。 太后娘娘知道此事后,就一直急着把皇后娘娘许给先帝。 ”

我看冯成说得轻描淡写,语焉不详,就知道这件事他肯定脱不了干系。 冯成在宫里地势力很大,心腹遍布,否则萧元策的信太后又是如何拿到的?

但我现在还不能把他逼得太急,他如今是走投无路。 想借此事来向我邀功。 如果把他逼急了的话,我将永远也无法知道真相,因此我只是点了点头。

冯成一直留神看我的神色,见我点头,冯成的脸色似乎也缓和了不少。

冯成又接着说道:“打那以后,太后娘娘就一直留心皇后娘娘和少将军的往来。 后来北朝进犯,先帝宣少将军入朝,少将军进宫来给太后娘娘问安。 少将军临走。 太后娘娘特意让皇后娘娘送少将军,又派人悄悄跟着娘娘和少将军,就是为了看看娘娘与少将军之间到底有没有私情。 ”

我听到这里,突然明白了一切。 萧元策曾派人进宫给我送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被太后截到了,太后由此发现了我和萧元策地私情。

但太后并没有责罚我。 也没有张扬出去,更是叮嘱不得让先帝知道。 究其原因,当时大姐没有皇子,而先帝又对我有情,所以太后一心想让我嫁给先帝,好巩固周家的势力,而萧元策已经成为绊脚石了。

太后为了斩断我和萧元策之间地情丝,积极要把我嫁给先帝,我记得当时太后屡次和我提起纳妃之事。 但我当时都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一心在打算如何出宫去。 如今想来。 是我太大意了。

等萧元策再次入朝的时候。 太后让我送萧元策出去,就是要故意试探我和萧元策之间到底有没有私情。

我当时被太后和先帝逼得没有退路。 一心想出宫去,加上大战在即,我对萧元策的生死很担心,因此那次送萧元策出宫,我曾在萧元策怀中大哭。 想必被跟在后面的人看到了,回来告诉太后,太后对我们的私情就更加确信无疑了。

我记得我送萧元策回来,太后曾问我为什么去得那样久,我虽然当时掩饰了过去。 可如今想来,太后绝不会无缘无故的那样问。

我见冯成似乎还有话要说,故意轻描淡写的问道:“还有呢?太后娘娘不会因为这样地小事就逼死少将军的,少将军坐镇边关,何等重要?太后娘娘岂会因为这等小事而对少将军下杀手?”

“皇后娘娘明鉴,先帝后来晋封万岁爷为大都督,并诏万岁爷去边关指挥与北朝的大战。太后娘娘当时和奴才说万岁爷和少将军走得太近,如今两人都去了边关,又手握重兵,万一作起乱来,恐怕不可收拾。 ”冯成说到这里,就不肯再说了。

我这才明白过来,我和萧元策的私情还不足以让太后起杀机。 真正让太后下决心除去萧元策的是——先帝任用皇上为大都督,并令皇上和萧元策共同狙击北朝。

太后对当今的皇上一直怀有猜忌之心,以前皇上还是瑯琊王的时候,太后处处提防于他。

仔细回想起来,皇上当时和萧元策确实走得很近。 皇上留心军务,所以与萧元策常在一起说军旅之事;加上两人都爱好弓马,常在一起骑马射猎,这些都让太后起了猜疑之心。 尤其是太后万寿节的时候,皇上和萧元策一起为太后祝寿,二人地亲密无间,看在太后眼中,恐怕都是极其危险的。

我看着冯成:“太后娘娘又是如何逼死少将军的?”

“回皇后娘娘话,当时少将军偷袭北朝,误被流矢所中,恰好先帝派了王太医去给少将军疗伤。 王太医本是太后娘娘的心腹,太后娘娘密召王太医入宫。 让王太医借机除去少将军,又把少将军给皇后娘娘那封信交给王太医,让他以此威胁少将军。 ”

“太后娘娘如何让王太医用那封信威胁少将军?”

“太后娘娘对王太医说,‘只需把这封交给少将军,就说是哀家地话,哀家已经下懿旨册三姑娘为妃,三姑娘竟然与人暗中有私情。 罪无可赦。 如果少将军想保全三姑娘的性命,就想办法让三姑娘彻底忘了少将军吧’。 太后还让王太医告诉少将军。 如果少将军有什么异动,萧老将军和大长公主都难逃一死。 ”

冯成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据王太医回报,少将军听到这些话之后,低头想了一会儿,就说‘我一定能让三小姐彻底把我忘了’,少将军说完这些之后。 就将那封信付之一炬。 ”

我听到这里,我地心不由一阵揪痛,痛得我仿佛喘不过气来,我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好了一些。

太后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萧元策,我和他的私情因为他的信而****,如果萧元策不想让我因此送命,就要让我彻底忘了他。 实际上太后就是逼萧元策来选择究竟是我死还是他死。

萧元策对我用情极深,绝不肯因为自己而连累我。 在他看来,让我彻底忘了他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地死,因此他选择了死亡。 为了我能在这宫里活下去,萧元策自己选择了死亡,他用自己的性命来交换我地性命。

我也明白萧元策为什么选择在已经获胜的时候战死了。 他是驰骋沙场的战将,他不愿置自己地部下于不顾,所以选择了在战胜后死去,免得军队因为群龙无首而溃败。

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就如滚珠般流下。

冯成低声说:“皇后娘娘,少将军纵使不自己战死,也活不了太久了,王太医已经在少将军地药里下了慢性毒药。 ”

我没有说话,很多当初我没有留意的小事。 如今看来都和这件事有着莫大地关系。

当初贾皇后和严淑妃设计要陷害我大姐。 太后并没有派自己地亲信王太医去给大姐诊脉。 太后可能是怕我疑心,当时太后故意当着我的面问冯成王太医怎么不进宫来。 冯成回说是王太医已经谋了军功。 想要做官。

后来皇上被先帝立为皇太弟,为了陷成王于被动,故意派刺客刺伤自己。 当时我为了怕太后起疑心,故意说要请王太医去给皇上看看。 当时冯成告诉我王太医染了病,已经谢世。

如今看来,王太医被太后派去害萧元策,事成之后,太后就杀了王太医灭口。 为了怕我疑心,所以一直找借口隐瞒王太医的死讯。

我当时也没有留意这些琐事,如今想来,确实都是极为可疑。

我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忙问冯成:“在慈恩寺为少将军点长明灯可是太后娘娘?”

“是太后娘娘派奴才做的。 太后娘娘自从少将军亡后,心里一直不安,常常抄写佛经,又派人为少将军做法事。 后来太后娘娘又派奴才去慈恩寺为少将军点了一盏长明灯,每月都是奴才去送灯油钱。 后来有一次,奴才见有人跟踪奴才,奴才就再也没去过了。 ”

我在慈恩寺烧香,见过萧元策的长明灯后,一直很心疑。 后来派小太监去暗中访查,结果被人发现了,无功而返。

太后对大长公主的优容,对为萧元策立继嗣这一问题上的变通,这一切如今都有了解答。

我问冯成:“你把这一切告诉本宫,究竟有什么目的?”

冯成往前凑了凑,“皇后娘娘,奴才不想去上阳宫,恳求皇后娘娘让奴才留下来服侍娘娘。 奴才把这些事告诉娘娘,就是想向娘娘表明奴才地一片忠心。 ”

我冷冷的看着冯成:“这些事冯总管一定也参与其中了吧?”

冯成脸色大变,“皇后娘娘,奴才只是奉命行事。 ”

“就算是当初你是奉命行事,本宫不责罚你。 可你犯了这宫里的大忌,那就是对主子不忠。 本宫又岂能留你?”

冯成跪在地上磕头不已。

我喊了林志顺进来,让他把冯成带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就像寒冬里被淋了一盆冷水,浑身颤抖不已。

我勉强站起身,却险些跌倒,我只得高声喊服侍我地宫女进来。

宫女一见我,似乎吃了一惊:“皇后娘娘。 不要紧吧?娘娘的脸色白得吓人,要不要叫太医进来?”

我摇了摇头。 “本宫这就要去上阳宫。 ”

“娘娘不是才从上阳宫回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