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戏谑地声音在林间回荡,“何必了,已经追了三天三夜了,放弃吧!跟我们回去赎罪,只要你跟我们回去,我做主定会留你全尸,”一人手紧握环首大刀,在后方戏劝道。
“哈!哈!哈!赵龙,收起你那份心思,回去告诉他,他的心意我心领了,来日必将登门拜谢,感谢他的大恩大德,狂笑中带着一丝悲怆,”一道脸色苍白的人影说道,说完踉跄地穿梭在丛林当中。
人影在透过林间的光线下,依稀可知正是那位少年。
此时,他确实是太疲惫了,在杀死那人后的第二天,尽管藏的够隐蔽、养伤,还是被发现了,开始了整整三天三夜的逃亡。
那人想着少年心力应该耗的差不多了,他脸上随即浮现出一丝凶狠,“既然你好赖不听,那就到下面去吧!
大家快快跟上,前面就是万丈悬崖,那小子跑不掉了,谁要是能杀了他,就赏万两纹银。”
此话一开,似激起了千层浪!
在白河城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大概五十两左右,而且已经可以生活的很好了!一万两就算打断双腿也衣食无忧了,大家像抽了兴奋剂般,追击的速度更快了!
望着身后追击越快的众人,少年嘴角掠过一丝丝嘲讽,如果真有心的话,就不应该吊着穷追,而是一上来就拼命,大家都能捞到赏赐。
说到底,还是为财,还是怕死,当然这样的人才能活的长久些。
几个时辰后......
悬崖边上,青衣猎猎,遗世而独立,少年望着越来越近的来人,抬头望向万里无云的天空,有些迷茫地低头望着胸中的木牌。
他知道自己是孤儿,爷爷奶奶说是在床上发现他的,仅有一块刻着名字的木牌伴随左右,不知父母是谁,在哪!
他对于父母的情感显然是陌生的,低声道:“爷爷、奶奶,没有听你们的话,来找你们了,等我!”,遂背向悬崖,在来人惊骇的目光下,直挺挺的倒下万丈深渊,让天与地埋葬自己。
追击而来的人望着令人生畏的深渊,面面相觑。
那手握环首大刀之人亦是一声轻叹,不知是为少年的果决而叹,还是什么,随后说道:“回去复命吧!”
耳边风呼啸而过,风声越来越大,可能还有一会就到底了吧!少年想到。
他思绪不禁回到了十年之前,那个让他再次感受到人间温暖的山村。
官道上,街面鳞次栉比,随处可见商贩的吆喝声,人们衣着光鲜亮丽,人来人往中,时而传来声声笑语,像似赞美这繁华盛世。
此时一个年约三岁的小孩蓬头垢面,身上挂着破破烂烂的碎衣,漆黑的双手撑着一根乌黑的竹仗,正点头哈腰的穿梭在人群中。
他出现的那么的突然,那么的不和谐,每每走向某处,大家像似逃避瘟疫般捂嘴快步离去,根本未有停留,施舍个铜板。
小孩并不气馁,习以为常,继续地向前,似乎有些饿了,来到了包子铺旁,吞了几口口水,一直的盯了许久。
包子铺的老板望着,耸拉了下脸,随后又招呼客人去了。
此时,人群中一只粗糙干裂的老手抓住瘦弱的小孩,来,婆婆给你包子吃。
小孩望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眼中带着一丝渴望。
对面的人看到胆怯的模样似乎明白小孩的所想,直接把包子用纸包着,放在了孩子的手掌中。
小孩下意识的接过包子,似乎真的饿极了,不管会不会烫着,只见白白的皮上印上了几个乌黑的小指印,直接一口接一口,囫囵吞枣似的吃了下去。
可能觉得应该要感谢送包子的人,抬起头来,一张面带慈祥笑容的脸,一张憨厚淳朴的脸深深地印在了少年的脑海中,刻在了心上。
“别急,小心噎着”一位有些年迈的婆婆轻声说道。
“是啊,是啊,不用着急,想吃,我们这还有呢”旁边的一位大哥绕着头发腼腆的说。
“谢谢婆婆,谢谢哥哥,我已经吃饱了,小手不知不觉地抓着一个包子!”小孩低头一边说着,一边鞠躬,当正想离去时,那位婆婆叫住了他,“来,这有几个铜板,拿去到时买包子吃”。
小孩怔住了,这样的情景几乎颠覆了他的思想世界,在这人命如草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
随即望着这娘俩,看着他们,一身洗的发白的青皂衫,随处可见的补丁和无处缝补的布洞,嘴角一阵抽动道:“谢谢你们,深鞠了一躬,转身隐入了人海。”
小孩,正是少年儿孩时期。
话说少年与那母子俩分开后,有点口渴,想到街外面的小溪里取点水喝,正准备穿过官道的另一头时,突然,传来萧萧马鸣声,一辆马车远处飞奔而来,地似乎晃动了起来,街上的人群看见马车立刻混乱了起来,似见着了鬼般。
只见马车在明晃晃的太阳下似染上了一层金黄色,顶上插着一支绣着诸葛字样的青旗,随风昂扬,它的门被修长的黑金帘子遮住,帘子上刻着许许多多的利箭,一眼望去似乎泛着幽冷的光芒,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