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襄平之乱(2 / 2)

“不用,昨日那两千士兵还不够吗?杀鸡焉用牛刀。”公孙度摆摆手。

“鹰搏兔,也要尽全力,主公可要小心这兔子把鹰给蹬了啊。”阎忠笑眯眯的说着。

“好好好,调五百人回来。”公孙度知道阎忠是为了他好,没有计较。

在得知公孙度又调走五百人之后,田韶彻底放下心来。

“天助我也,公孙老儿,你的死期到了,明日,族兵,家兵,义从全员出动。”田韶随即下令。

另外杨家也是如此。

两家加起来,有三千人,而明面上,公孙度只有五百郡兵以及五百家兵。

这里解释一下汉末大族的武力来源。

首先就是宗族的族兵,这些多是同姓的壮年男儿,很好理解。

其次是家兵,其始则出于战国之阴养死士,汉李陵之荆、楚剑客亦其类也。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社会矛盾激化,不少豪强地主拥有家兵。

比如曹洪的家兵千人,糜竺的僮客万人。这些数以千万计的奴仆,其实说实话都是依附在豪强地主之家的人口。

地主豪强的家兵平时从事生产,同时也进行军事训练,战时便以“部曲”形式投入打仗,这也是部曲制的雏形。

第三种就是义从,诸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一开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只有数十人,最后扩展到了三千人。

义从是东汉时对少数民族归附朝廷者的称呼,也特指由胡、羌等少数民族丁壮组成的军队。例如王国宋建等人的凉州义胡从,或者是追随夏育打鲜卑的匈奴义从,都是这样。

对一些自愿跟随军阀的从军者,也可以“义从”称之。“义从”不是豪强军阀的宗族,也不是他们的佃客,他们是带有一定主动和自愿性质的私兵。

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三种人的界限也逐渐消失,以后咱们就统称为家兵,或者是部曲。

-------------------------------------

次日,深夜。

一身黑衣的田韶,亲自带着家中士兵。

“我亲自率军进攻公孙府,你率人进攻城内以及城外粮库。可否?”田韶看着赶来的杨家家主,三千人密密麻麻,给了二人极大的自信心。

“我没有问题,祚儿,你率五百人,进攻城外粮仓,我带千人,进攻城内粮仓。”杨家家主看着自己的儿子。

这年仅十八的小子,正是杨家家主的儿子杨祚。

如果没有公孙康的乱入,杨祚日后会成为公孙家的大将,然后司马懿打来之时杨祚大败之后投了。

此时的他,已经成了公孙家对立的一面。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城中已经没有行人,就算是巡夜的士兵,也没有出现,这让田韶有些担忧,但是等到到了公孙家之后,田韶放下了心中的恐惧。

因为公孙度已经站在院墙之上,看到了他,他总不能说自己带着一千五百人,前来拜访吧。

‘田韶,你还是来了啊,哈哈哈,就这么迫不及待?‘公孙度没有丝毫慌乱。

“公孙度,你的死期到了,莫要多言。”田韶看着公孙度深邃的眼神,有些惶乱。

“我给你一个机会,现在投降,我可以为你田家保留一丝血脉,如何?”公孙度背着手看向田韶。

“哈哈哈哈,诈我是吧?我知道了,你是怕了,现在是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别做梦了,全军出击。”田韶不敢耽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