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露出了牙齿(1 / 2)

最才子 华西里 1389 字 21天前

长久的沉默 所有人似乎走沉浸在那场血火战场 明军那冲天的豪气之中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 天已经朦胧亮开

嘉靖突然感觉身上有些凉 将长长的袖子裹在手上 长啸一声: 真国士也 当年寰壕乱时 王阳明立挽狂澜 解民与倒悬 吴节 就是朕的王阳明

这话从皇帝口中说出来 已是至高的评价 众人身上都是一震

胡大顺的眼睛里嫉恨之色更浓

高拱点点头 走上前: 万岁 已经是早朝时间 臣先告退 就准备去上朝

嘉靖已经十多年没有上朝了 倒不是嘉靖倦与政务 主要是觉得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实在烦人 而且 早朝也就是个形式 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事需要处置

日常政务 自己在西苑就能处理了

嘉靖是个刚强的君主 他不去上朝 别人也拿他没任何法子

但臣子们还是不得不按照朝廷礼制 每日卯时走一个程序

嘉靖突然转头对黄锦道: 换常服 朕要上朝 将这个天大喜讯告诉满朝文武

高拱记不起嘉靖上一次上朝是什么日子 心中也颇为不满 今日见皇帝转了性子 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黄锦: 是 万岁爷 奴婢这就侍侯陛下更衣

这一日的早朝并没有像嘉靖所预料的那么热烈 横屿大捷的消息传来 按说 明军获得如此大捷 乃是一件可喜和贺之事

而皇帝也对吴节和戚继光的功劳极尽褒奖之为能事 但大臣们都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 吴节报捷的折子上说斩首三万 大家按照以前的规矩打个一折 也就三千

三千斩获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大同那边的边军 哪一年不报个斩首三五千

再说 明朝文官也瞧不起武将 不过 看皇帝的兴致如此之高 又难得上一次朝 都是随声附和

嘉靖本就不耐烦上早朝 见大家都将自己当三岁小儿哄着 心头不喜 说不了几句 就拂袖而去

不过 还是有人嗅出了其中的不对

散朝之后 徐阶也没去内阁 就飞快地从紫禁城出来 上了轿子: 走 去裕王府 快些

今日正是徐阶为裕王讲学的日子 轿子走得飞快 等到了王府 也不过后世北京时间七点左右

门房见了徐阶 觉得奇怪 笑道: 徐相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 可用过早饭了

王爷呢

门房: 还没起呢

怎么还没起来 徐阶皱起了眉头

门房笑道: 不怪王爷起得晚 现在才什么时辰 按照王府往日的规矩 还有半个时辰才能去叫早 徐师傅你先去书房看坐 用些茶点吧 你老人家今日是用松子糕还是豆黄 对了 王府新来了一个南方的厨子 糕点做得极好 尤其是绿豆糕 软糯油滑 那味道 徐师你是南方人 应该合你的胃口

徐阶虽然说内阁次辅 可为人谦和 也没什么宰相的架子 王府中的门房和书办们在他面前也很随便

却不想 徐阶却一顿足: 吃什么茶点 快去将王爷请起来

门房见徐阶如此急噪 同往日相比 像是换了一个人 吃了一惊 这才记起他是堂堂内阁次辅 忙让人将徐阶请去书房候着 一道烟似地跑去请裕王

裕王昨晚看书到深夜 精神有些萎靡 等徐阶看到他是 他还在不住地打着哈欠: 徐阁老怎么一大早就过来了 可有要紧事

说着就微笑着提地茶壶给徐阶续了点水 他心中也是奇怪 这个徐阶为人老成 虽然他在世人的眼中也算是王府中人 却从来不在自己面前谈朝政上面的事 将臣子的本分守得甚谨

不像张居正、谭纶他们见了自己 就是长篇大论纵横捭阖滔滔不绝 谈起天下大事来 惟恐落后于人 ,  进王府后 都是照本宣科地讲四书五经 从来没有废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