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走了一人(1 / 2)

最才子 华西里 1351 字 21天前

这下 不但吴节心中疑惑 那几个兵部的官员也是面面相觑

对朱希忠这人 吴节是闻名已久了

此人是靖难时的功臣朱能之后 继承了朱能的成国公爵位 在以前都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 再此之前 朝中的大臣甚至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物 明朝有爵位的功臣之后实在太多了 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 随便喊一声 就能找出成千上万过祖上曾经阔过的

明朝的勋贵分别居住在北京和南京两地 南京乃是开国功臣的后代的居所 而北京则多是靖难功臣的后人

再加上皇族子弟 寄生在大明身上不事生产的寄生虫起码有十万之巨 这些人能力低劣不说 偏偏还拿很高的薪水 到崇祯年间 这只公务员队伍更是膨胀到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如同清朝的八旗子弟一样 直接将大明朝给吃垮了

所以 文官们一提起勋贵子弟和皇族都没有什么好感

不过这个朱能是个例外 此人十六岁时就中了武举 从锦衣卫小旗做起 塌实肯干 到如今已经顶替去世的陆炳做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可见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朱希忠性格沉稳 喜怒不形于色 站在风雪中 一张黑脸看不出任何表情

更奇怪的是 这人的眸子好象没有焦距 看起来灰白麻木 根本就没看人似的 你就不知道的目光究竟落到什么地方

听他这一声喊 锦衣卫就将整个码头控制下来

吴节、胡宗宪、兵部的几个官员都聚在棚子这边 自然引起了锦衣卫的注意

朱希忠带着一群手下大步走过去 喝道: 什么人

几个兵部的官员忙上前说明自己的身份

朱希忠面无表情地喝道: 你们几个兵部的怎么跑这里来 可是来接你们部堂 献媚讨好的

几个兵部的官员大怒 喝道: 朱大人 我等可是领了内阁之命 过来办兵权交接手续的 怎么说上献媚讨好了

朱希忠点点头 也不在搭理

连老三忙走上去 将吴节的官照递过去: 我家老爷乃是翰林院吴节 从浙江回京城缴旨

听到吴节名字 朱希忠将头转过来 目光依旧麻木: 你是吴节吴大人

吴节拱了拱手: 正是 见过成国公

这人的官职和爵位都高过吴节 自然要行下属之礼

不过 吴节乃是储相 皇帝的亲信 任何人都会给他一点面子 即便是内阁诸阁臣见了他 也会客气的一回礼

但是今天却是奇怪 朱希忠却一点面子都不该 冷冷道: 你怎么同胡宗宪做了一路

语气不善 隐隐有询问的意思

吴节手下的人听他说得无礼 都面带不忿

吴节却不在意: 本来吴节先走的 胡大人船快 在通州碰到一起

朱希忠点点头 眼神突然缓和起来 麻木的眸子也有些灵动: 得罪 吴大人且走吧 陛下有旨意给本官 要问胡大人几句话儿

吴节这才明白 倒不是朱希忠对自己不感冒 实在是这家伙当特务当了一辈子 形成了职业习惯 对任何人都非常不客气

他心中还是一凛 皇帝派锦衣卫来找胡宗宪做什么

我是胡宗宪 胡宗宪慢慢走上来 脚步显得有些蹒跚

朱希忠突然一声大喝: 陛下有旨 捉拿胡宗宪回北衙问话

胡宗宪手下顿时一阵哗: 为什么

朝廷为什么要将胡部堂下到诏狱里

住口 朱希忠又是一声厉喝: 北衙办差 谁敢喧哗 上喻

胡宗宪一提衣摆 慢慢地跪了下去: 臣胡宗宪 恭请圣安

圣躬安 朱希忠背着手 缓缓道: 陛下说了 胡宗宪主持东南军事期间 不思进取 贪赃枉法勾结倭寇 着 去北镇抚司解释 ,  说完 他朝胡宗宪点点头: 胡大人 就这样了

胡宗宪默默地磕了一个: 臣 胡宗宪 领旨

很快 锦衣卫们一涌而上 将胡宗宪手下人都拿了个干净

更有两个番子欲上前将胡宗宪锁了 朱希忠一摆手: 刑不上大夫 堂堂二品尚书 客气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