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德国之行(2 / 2)

钢铁洪流 中山郡守 1288 字 19天前

“在燕京,过一段时间可能要去趟德国,有个冶金技术研讨会去参加一下,看看人家别的国家钢厂是什么样。”江复生说道。

“不错,你的进步挺大,能够获得其他国家行业人士的认可,说明你的水平也足以和这些国家的专家相媲美。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能够拉来一些国外企业到咱们鲁东投资,我也给你的企业记头功。”栗向阳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别到时候我搞定之后你不承认了。”江复生说道。

“这事我可不会开玩笑,你这一打岔把正事忘了。上面文件已经下来了,明确提出了个人以及其它集体或者企业在公有制企业中的持股地位,一切合法权益都将受到保护不容侵犯,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文件将下发到地方和企业,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你们公司总经理的办公桌上了,这回放心了吧?”栗向阳问道。

“放心了,真的放心了,等明年两座高炉投产之后,我将会让钢城钢铁彻底摆脱现在的局面,让同行业中都知道鲁东有个钢城钢铁。”江复生豪气冲天的说道。

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鲁东省有个钢城钢铁,只是现在实在是拿不到台面上说了,就连相距不远的东岳钢铁集团都比它实力强出好几倍。

“好,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哈哈……”

11月12日,江复生和褚强军两对不同时代的夫妻同时踏上了飞往杜塞尔多夫的航班,而且是参加同样的会议。如果看到的仅仅是一次学术交流那就看的太简单了,弗雷德里克和克里斯迪安正是看懂了其中的不同,才对江复生发出了邀请。

褚强军夫妇代表的是华夏老一代冶金元老,将华夏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几乎没有近代钢铁工业基础的国家,逐步建设立起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甚至很多门类开始逐步迈向国际前列。

江复生夫妇则是新生代钢铁冶金继承人,不断发扬前人意志,同时又不断吸取国际先进技术,逐步壮大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说服力,甚至创造出其它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技术,同样代表着中国新生代钢铁人正在赶超上来。

四个人都没有到过杜塞尔多夫,可以说对那里的一切一无所知,但交流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褚强军夫妇的德语都非常好,更多的是为了读懂原著才学习的德语,而褚强军则是曾经来过一次,不过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工厂参观和收集资料上,甚至连所在的城市埃森都没有参观。

“导师,我觉得你的德语还是非常不错的,你到过德国?”江复生有点好奇,只是从未听导师提起过。

“我最初上学的时候学过俄语和德语,当时就抱着和德国人、苏联人做生意的想法,只是后来咱们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学习的东西也都没了用途,唯独我自己学习的语言功底还算有点用。”

“通过一次港商交流到过德国,不过当时我已经接受了任务,毕竟当时的苏联老大哥已经开始提防咱们了,主要是咱们派去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一帮人,人家看到咱们的学习能力就开始不放心了。”

“说是来德国学习,还不如说是过来参观,也就是现在的克虏伯。在他们公司吃住三天,参观了他们全部厂区和车间。他们根本看不起咱们,所以所有的车间也不限制你参观,他们觉得你看不懂,更不可能学会。嘿嘿……”褚强军说这话的时候还有点不好意思。

看到导师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了,“你肯定提前做了不少工作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