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 一百二十 顺利进京(2 / 2)

太后拉起了红衣,拍着她的手:“你真是懂事儿的好孩子、好孩子啊;如果天家的子孙们都同你一样,那真是天下之幸啊。 ”

太后必竟还是有些担心:红衣的身后就是大将军府呵。 如果大将军府的人对皇上或是她有怨言,在这种时候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啊——让红衣做得那些事情虽然是不得已,而且红衣也恰恰就在那里,可是满朝众多地公主郡主只有眼前这一个为当朝立下了大功;其中红衣所受到的危险不言而喻,爱女如命的大将军与爱妹如命的五位将军不会有怨念吧?

红衣低头恭谨的道:“太后过奖了,天家的皇子、公主们哪个遇上了也必不会置身事外。 而且一定会做得比儿臣更好。 ”

实情是否如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红衣必须要这样说出来,以表明她及大将军府一脉人的忠诚。

太后叹息道:“唉,真是好孩子;虽然话是如此,可是不管怎么说也是苦了你,哀家一定要皇上厚厚封赏与你;哀家也要好好赏你,你实在是为我朝立下了大功。 ”

红衣听了却吓了一大跳:还要再封赏?赏也就罢了,封就不必了吧?再封不就是成公主了?这个风头就太劲儿些吧,那岂不是死得更快?更何况还是“厚厚地封赏“,真真是会要人的命啊。

红衣忙拜辞了下去:“太后。 这万万使不得。 臣儿是天家的郡主。 已是得天独厚,这对于儿臣来说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儿臣是太后的义女。 这对于儿臣来说已经是最大地恩宠了,儿臣命薄,实不敢、也不想奢求其它;说到儿臣所为之事,根本算不得功劳,儿臣总不能只享受天家给儿臣的荣宠,却不为天家尽一份心吧?儿臣所做的事儿原就是本份,所以不敢领皇上与太后的封赏。 ”

说到这里红衣偷偷看了看太后,发现太后并没有被自己说服,她只能接着说下去:“太后,这个先例千万不可开;如果做了本份的事儿就封赏,以后我朝子民岂不是会对天家奢求太多吗?太后,请三思啊。 ”

红衣搬出来了大道理,希望可以阻止太后:她不想再被封赏了,如此封赏,背后代表什么?红衣不想去想,也不想去参与这些事儿。

太后听到这里,长长叹了一口气,扶起了红衣道:“你这孩子就是这一样让哀家心疼啊,什么事儿都考虑的周周全全,人人都照顾到了,可是你自己呢?出去一趟受了这么多的苦,还为朝廷打算,唉,真是痴儿啊。 ”

红衣这下子真是哭笑不得了,不但没有说服太后,居然还让她更感动了,这下子岂不是大事不妙?照这样下去,真要封赏下来,她真就成了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红衣想了想,知道封赏的事儿她是说服不了太后,太后看起来已经打定主意;那么此事儿还是交给父亲吧,让父亲去同皇上说明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想来皇上不会再封赏她了——她是真得这样希望。

红衣接下来同太后话起了家常,陪着太后东南西北地聊了起来;太后地话题却总是围绕着英儿和雁儿说个不停,红衣不敢实话实说两个孩子还没有进城呢,只能说是孩子们累了,明儿再来给太后请安。

又说了一会儿,红衣看天色实在是不早了,红衣想告退去看姐姐时,太后笑道:“你是想去看看惠贵妃吧?不用去了,惠贵妃就在我宫中,太子也在;我已经使了人去请贵妃,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还没有过来。 ”

-----

朋友的书,亲们喜欢可以看看,这章加长了四百多补偿亲们看广告

你是元代地士兵?好吧,你既然反穿了,我管你吃管你喝……

吃人的嘴短这句话听过不?

端我的碗,就要服我的管!

你的工作就是:

在我老公回家以前,代替他在人前暂时担当

我的丈夫、他**的儿子、我儿子的父亲!

天啊!抽水马桶里的水不是用来喝的!

书号:1204684 ,书名:换夫记,作者:天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