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永凯的身世十分复杂,说他是哪个地方人都可以。民国十八年年馑,关中大旱,瘟疫爆发,人们病、饿交加,人口死了一大半。年轻的祖父含泪埋葬了饿病身亡的双亲和弟弟,狠狠地在土坟前磕了几个头,毅然转身离去。青年人为了活命,延续王家香火,年轻的祖父满含苦涩的泪水,拄着讨饭棍,急匆匆逃离故乡秦城县,一路逃荒要饭、打零工来到渭北,在河阳一个富庶的村子方才落脚安身。
渭北山区那时候人烟稀少,良好的小气候十分优越,蓝天白云,云蒸霞蔚,天上见云就是雨。雨水充沛,土地有机质很高,地里也打粮食。人只要勤快,爱劳动是不会饿肚子的,山里人们日子过得很滋润,三餐有麦面馍馍吃。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为了安命立身,没有什么手艺,只好出卖劳力给当地的富户拉长工,汉大力不怯,干活是一把好手,深得雇主和年轻貌美女主人的疼爱,主仆关系相处得很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许是天意,第二年,年长他几岁,体壮如牛的财主突然得了绞肠痧,疼痛难忍,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只有听天由命了。祖父恩重如山的主人终于没有熬过病魔,奄奄一息,大限将至。主人临死时时,把长工和漂亮的媳妇叫到跟前,一边呻吟,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我就要死、死了,王老大,你嫂子与你、同、同岁,你就娶了她吧。你、你们养活大狗剩,给、给孩子成、成家立业。哥、我、我在天之、之灵,保、保……”头一歪死了。
祖父与主人媳妇安葬了他,在恩哥过了头周年,祖父与寡妇结了婚,共同抚养大伯狗剩长大成人。几年后,生下了他的父亲。
慢慢地父亲长大成人,在当地娶妻生子,王永凯也就出生在了桥南市河阳山区。
饥荒过后多年,爷爷打听家乡日子好了,回乡心切。有了一大家的狗剩大伯不愿意随继父走,就继承了家业,送给爷爷一大笔钱,父子抱头痛哭道别。
王永凯4岁那年,父亲在陕南做茶叶生意发了家,慢慢地有捣鼓出砖块茶,一年夏天砖块茶遭雨淋。王老板原想晾干在卖,第二天起来一看,砖茶出现了黄色的霉菌。他舍不得丢掉,熬了让茶客喝,王老板心里捏了一把汗,生怕出现麻烦。
王老板心里忐忑不安,准备受责罚。哪知茶客大声叫好。问道:“王老板,这么好的茶叫什么?你为什么不卖给我?现在才拿出来?”
王老板何等聪明,灵机一动,觉得现在是伏天,随口道:“这是茯茶,有金花。所以好喝。”
茶商高兴地说:“王老板,我在口外包销你的茯茶,不准卖给别人。”
“好。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