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末考(2 / 2)

成天 杨少虚 1221 字 27天前

在听到广播的一刹那,杨圣突然感觉自己又不紧张了,迅速进入了状态,开始检查辅助系统上自己的信息。

按了确认键后,一套含全科目,共三百多道题的考题出现在杨圣的系统上,题目上,十二小时的计时器开始倒计时。

考场此时只能听见一个个确认键响起的声音,哪怕有任何异动都会引人注意。

杨圣此时飞快的答题,并以百分百的正确率在一个小时内答完了所有科目的选择题。

而此时,其他人几乎才只做了一半选择题。

由于考试是做完一个题型时便会给该题型所有的题打分,所以杨圣看到选择题全绿时也是松了一口气,开始认真思考起后面略难的填空题起来。

而此时,考场中还有一个人在关注着杨圣,看到杨圣都开始思考填空题起来,萧梅子明显有些慌了,心中一急把本来不应该错的题选错了,让那全绿的标识出现了一个红色标识,不过他的心性也算可以,要不然怎么会在杨圣的挑衅下没有还手。

只见萧梅子停止答题,深呼三口气,而后又继续答题,不得不说这样做是很有效率的,萧梅子的答题速度略有增长,花了一个半小时完成了选择题,虽然比杨圣晚了半个多小时,不过比考场的其他人快得多,而且他的选择题也只错了那一个。

而此时杨圣陷入了难题。

“一克物质在半径一光年黑洞中泯灭所发散出的能量在一光年外所能的所接受的量?”杨圣脑中浮现起质能转换公式。

说起来原型机器的运作方式便是质能转换,通过回收物质产生能量再通过能量转换成所需要的物质与形态。

杨圣思前想后,但看了看题目还是无法确定,因为该题加了两个特殊条件“在黑洞中”与“一光年外”,不知道这所谓的一公里是向外还是向内。

若是向外,黑洞的吸引会导致能量无法传递,若是向内,则只是个简单的质能公式运用。

向外,还是向内?

杨圣为这个题想了十多分钟,这在考试时是一个大忌,若是最后做出来了还好,没做出来的话就是白白浪费时间。

终于,又过了两分钟,杨圣写上了答案,他将向内和向外两者的答案都写了上去,果不其然,答错了。

杨圣看了看答案,就只是向内的答案,只是个简单的质能公式运用。

“原来如此。”杨圣暗叹,他在看到答案时便想明白了,没有时间限制,这题还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没有时间限制。

书上所说,黑洞是虫洞的变体,众所周知,虫洞连接了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其实质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高密度无限小的黑洞层,二是空心圆所包含的无限小的虫洞点,而这个点便是连接两个空间的桥梁。

这也是量子纠缠的应用,量子纠缠的两个点实质是一个点。

飞船进行跃迁的过程也因此分为三步,产生虫洞,短距离位移,让飞船接触那个点,从而被接引到另一个空间,而达到整体跃迁的效果,而此时在跃迁前那个空间点的信息也随着跃迁到了跃迁后的空间,高密度的黑洞层也失去了产生途径而自行坍塌泯灭。

而黑洞则是另一边被关闭,或者说未曾开启,导致虫洞点一直在原地,也就是跃迁前和跃迁后的地方是同一个点,导致黑洞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与信息,在当其通过霍金辐射散发质量大于吸收物质质量时,黑洞最终会毁灭,化成白洞,将之前吞噬的能量、信息与未消化的物质喷射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每次产生白洞时,总有一群人去其周围,妄图收到一些百万年前的讯号。

所以这道题,无论一光年是向内还是向外,所散发的终究是那么多。

想明白的杨圣一阵苦笑,这出题的人还真是,无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