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对岸,杨圣就遇到了新的物种,或者说它们是专门等着杨圣上岸的。
那是一群通体黝黑,类似于鹰一类的物种,这种体型一般来说应该是中型掠食者或以上的,比那獠牙獴还大了一倍有余。
这个物种虽然看起来和鹰一样,但其巨翅足有六个,当它们潜伏在地上时将六翼张开,外表就像一个个大石头,气息也降到了一定程度,若不是杨圣在野兽本能的加持下感受到了一点不对劲,也许就着了这种生物的道了。
这场遭遇战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然杨圣知道了有生物在潜伏,那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向杨圣倾倒了。
没过多久杨圣以杀死六头大鹰和惊走二十余头大鹰的战绩赢得了胜利,杨圣看着自己手中一头大鹰的内脏,心没来由一些烦躁,自己好像对杀戮这种事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毕竟只是畜生,未开化的物种,杨圣这样开导自己,这也只是变强的必经之路罢了。
将心中的烦恼丢在一边,杨圣开始解析大鹰的基因,这是一种名为六翅禽的中型掠食者,这是一种靠着信息素交流的物种。
和杨圣已知的信息素不同,这是个物种的信息素活性极高,结构稳固,但其微观体积比之前所获取的信息素大得多,按理说这种信息素分子扩散的速度较慢,物种控制的半径也应该是最少的。
杨圣一开始以为自己解析错了,但转念一想,并不是信息素的缺陷就说明这个物种的信息素进化方向出错了。
结合六翅鹰的特性来说,其震动翅膀时所产生的风能将这些信息素传播到极远的范围,而在杨圣的解析下这种信息素还有一种蛋白质嵌位,而六翅鹰的翼羽根部便有相应的分子表达。
在深入解析下,这种蛋白分子是一种兼具强化和侵害的因子,在接触到信息素时便会表达,对有嵌位的信息素表达出强化活性的特性,而对没有嵌位的信息素则在接触数秒后表现出强酸性而使之失活。
由于六翅鹰信息素结构的特殊性,在和这种分子结合后,能在强风这样强烈的物理效果下能保持活性不变,而其它信息素在强风条件下接触到这种分子则很有可能导致结构变化而失活。
解析完六翅鹰的基因后,杨圣便花了数分钟便化作了六翅鹰,一来是其移动速度极为可观,二来是其控制半径也极为可观,三则是其算得上是处于顶端的生物,除了同层次的生物和大型掠食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威胁可言。
可是想归想,行动时又是另外一回事,杨圣在飞行移动的过程中清晰的感觉到原气正在缓慢但持续的消耗下去,虽然以杨圣如今的原气容量而言这并不算多,但若是持续那么五六个小时也是熬不住。
这便和杨圣变化成食草者和小型掠食者有了直观上的区别,在获得之前的变化中,拟态所需要的消耗速度是比不上原气的自行恢复速度的,而在获得中型掠食者的能力时消耗也就进一步提升,这才有了当下境况。
不过也得益于六翅鹰的能力,花了不过几个小时便寻到了除大型掠食者其它的物种,在捕获了一些生物来补充原气后杨圣便又踏上了寻找的旅途。
可这次杨圣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在这小世界待的第十天,杨圣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他曾化作光鳗深游水底,但是一无所获;他曾化作鳞鹿奔走河岸,除了吸引到一些掠食者的攻击之外还是没有发现;他曾化作巨鹰翱翔于崖壁之间,仍是毫无获取。
现在二十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而杨圣却浪费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这让杨圣心中有点焦急,再次飞过这百余里的峡谷之后,杨圣心中一横,直直的向上飞去,既然不是在这地下,那就一定是在地表。
杨圣本来排除大型掠食者在地表的想法,因为如今的各种生物几乎都生活在地下世界,若是大型掠食者在地表上,它是靠什么来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