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如同前面两个多月一样,几乎天刚刚亮,齐达便起床了。借着熹微的晨光穿好衣服,齐达赶紧在灶上生起火来,将昨天剩下的肉汤热了,切了些昨晚做好的葛粑放进锅里。再进房看,小家伙已经醒了,正睁着一双漆黑的眼睛乖巧的看着他。
齐达抱起小家伙在外面解了手,然后给他穿上衣服。九月初的清晨还不冷,在水缸里舀了些冷水给小家伙擦了把脸,灶上的葛粑已经煮好了,热腾腾的冒着香气引得人流口水。
舀了半碗肉汤喂了小家伙,齐达才匆匆就着剩下的汤汤水水填自己的肚子。将所有的东西一扫而光后,齐达不再理会自己还在叫嚣的肚子,径直把锅碗瓢盆洗刷干净,然后提起柴刀,准备上山,寻找明天的食材。
作为一个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穷人,齐达一日三餐全指着村子后面的大山。拜前世三年□□□□中的生活经验所赐,齐达很是精通一些挖坑下套的本事——毕竟,在那个饿得“两条腿的人不吃,四条腿的板凳不吃”的年代,不会一些找吃食的本事,根本就活不下来。
用自制的背带把一岁的小齐又绑在背上——两个多月以来已经习惯了的小家伙知道要出门了,兴奋地手舞足蹈——齐达把自家简陋的篱笆门带上,往后山走去。
先去昨天新发现的兔子窝,那里距离也不远,如果有了收获,也许自己就不用再进山了。可惜的是这窝兔子贼精,陷坑里别说兔子了,就连兔毛都没见一根。
小心的掩盖好陷坑,齐达往下一个陷坑走。
一脸查看了好几处都没有什么收获,齐达忍不住有些气馁了。在山坡上找了处向阳的地方,齐达坐下来开始休息——毕竟他现在也才九岁,背着一个娃娃是在走不了太久。
把小家伙放在草地上,齐达自己躺在一边休息。山下触目所及的地方是一片黄澄澄成熟的稻田,只可惜没有一株是属于他的。
叹了口气,齐达翻身坐起来,背起小家伙,继续往下一个目的地走。冬天就要来了,他得趁着山中还有东西的时候多做准备才行。同时,还得准备一些种子。齐家的稻子,之前由于齐父的病而典当给村长家了,可是田还在,或许,水稻收后他还可以补种些什么。
一株抱大的栗子树进入眼帘,枝头上挂满了多刺的果球,不少果球还张开了嘴巴,露出里面栗红色的果实。
齐达欢欣一笑,解下腰间出门前就挂起的袋子,开始树周的草地上寻找起掉落的璨子——因为成熟而自动从树上掉落下来的栗子。昨夜吹大风了,所以今天齐达的收获很不错,没多久就得了小半袋。齐达小心翼翼的把袋口扎紧,这些东西,在将来真正断粮的时候,就是他和小家伙的救命粮了,所以,要小心保存。
接下来的时间里,齐达从自己的套索里收获了半死不活的瘦野鸡一只,以及中看不中吃的雪白小狐狸一头。
知道今天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了,齐达打了一捆柴,拖着下山去了。
回到家里,已经快正午了。齐达将两只小动物一东一西的倒吊着挂在房梁上,草草洗了个澡换下被汗水与晨露浸透的衣服,扔水盆里泡着,预备晚上洗。
点亮了枞膏,齐达就着枞膏的亮光检查张华送来的那些鸡蛋。因为贫困,村里头大部分人家喂鸡都只喂养能下蛋的母鸡,较少有人家会喂养光吃不下蛋的公鸡。所以齐达还得确认一下这里面哪些鸡蛋是可以拿来孵化小鸡的,不然白拿去给糟蹋了。
检查过后,检出不能孵化的两枚鸡蛋,齐达从自家房梁上解下一条风干的鹿肉提着,然后抱着小齐又,带上那一篮鸡蛋往隔壁二狗子家去。
***
“伯娘!”
“唷,达伢子,进来坐,吃中饭了不?”门口正在拾掇着一堆菜叶子的妇人搓着手站起身来,见着了齐达手里的东西,不由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去?”
“伯娘,”齐达抿嘴笑了笑,有些不大好意思的开口,“我这里有几个鸡蛋,想让伯娘帮忙抱窝鸡仔。”
二狗子娘于氏爽朗一笑,“要得!就是这篮鸡蛋啊,你放这就是。这鸡婆一只赖抱,我都想把绷耍悴植豢希闶伦鲆埠茫〉靡惶斓酵淼酱φ厶凇!痹谖股喜亮瞬潦郑谑辖庸氪锸种械募Φ埃旁诹颂梦莸淖雷由希岸粤耍忝腔姑怀灾蟹拱桑悴岫突乩戳耍黄鸪愿龇拱桑悴罱恢痹谀钸赌恪!鄙酵獾牡咀邮斓帽壬缴显纾纷拥敫庑┤兆右恢痹谏酵飧舜蚬龋刻焯觳涣辆统錾剑形绫蓟丶页愿鲋蟹褂旨绦恢钡教袈渖搅瞬拍懿茸旁律丶遥苁切量唷
“嗯,”齐达跟着于氏进了屋,待于氏放好鸡蛋后将手中的鹿肉递了过去,“对了,伯娘,这是前些日子我猎得的鹿肉,今天送点过来让伯娘与伯伯尝尝鲜。”
“你这孩子!”于氏嗔怪的接过鹿肉,自己都过成那样了还给我们送东西,你伯伯伯娘难道还缺那点子肉吃不成?”回头看了呆呆站那不知作何反应的齐达一眼,于氏又道,“还不快进来,小心吹着了小又子!”于氏率先走进堂屋后面的灶房,揭开冒着白气的锅盖,飞快的拿出两个灰黑色的荞面馒头,塞进后面跟进来的齐达手里,“你伯伯还有会儿才到家,你先吃这个垫垫肚子,看伯娘给你做好吃的。”
齐达勉强压抑住自己大口狠咬的欲望,小心翼翼的掰了一小块馒头递给齐又让他自己捧着啃来吃,他才轻轻张开嘴,对着馒头狠狠一咬,然后将大半个馒头包入口中细细咀嚼,慢慢感受着荞面的香味在口中散开——天知道这两个多月以来一直都在吃各种各样动肉的他有多想吃这些米面菜蔬!
没多久,齐家小院外的小道上,一个个儿不高身子却十分敦实的赤膊汉子扛着一捆柴走了过来。凭着脑海内留下的记忆以及这两个多月以来零星的往来经验,齐达轻易便判断出了来者的身份:二狗子的父亲,于氏的丈夫,这个家庭的男主人,齐根生。
“根生伯伯。”齐达咽下口中最后一点馒头,抱着齐又迎了上去。
“达伢子来了?”齐根生大步跨进自家院子,一把将肩上的柴扔下,这才回头看了眼齐达,“嗯,今天怎么有空过来?”自从连生老弟上坡这两个多月来,他怕这两兄弟过不下去几次三番的想要齐达过来,方便他照顾这两兄弟,谁知道齐达死推活推,就是不肯。他一个大人,也不好勉强两个小伢子,怕人说闲话。因此在得知对方自有活路后也就不再理会,说起来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着这兄弟俩了。
“我前几天套得头鹿,所以送点过来让伯伯也尝尝鲜。”齐达低头用脚尖在地上划着圈儿,之前几次三番拒绝齐根生的好意,已经有些得罪这位好心的耿直汉子了。
“嗯。”齐根生不置可否的应了声,径直伸手捏了捏齐达怀中的齐又,“又子,来,叫声伯伯!”小又子张开小嘴,轻轻吐出一个类似“别别”的气声,乐得齐根生哈哈大笑。
根生大女儿来娣轻手轻脚的端着盆水从灶房内出来,“爹,洗个手先,就要吃饭了。”
齐达接过女儿拧好的帕子在脸上胡乱的擦了擦,才弯下腰在盆里洗起手来。
“来娣姐。”齐达按照脑海中的记忆笑着朝羞怯怯的女孩子打招呼,从记忆里得知,今年十四岁的来娣今年上春就煮过肉了(方言,即订婚的意思),貌似年内就要嫁到丁字拗去了。所以这半年来来娣极少出门,一直呆在家里赶嫁妆。
“嗯。”害羞的女孩勾着头低低应了声,转身进了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