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墨端了一张椅子,就坐在船尾,和船工遥相呼应。
微风轻轻吹拂着刘子墨的发梢,看着那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刘子墨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
这个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刘子墨坐在船尾,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有种飘飘然如御风的感觉。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等到利涉桥,望见东关头,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那些歌词唱的大多是一些古诗词,其中很多刘子墨都是从未听过,可是被她们唱出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味,他忽然觉得这些才是真正的文艺,比起后世的那些歌手明星,她们明显敬业的多,也专业的多,这些诗词里面承载着多少历史的画面,纪录了多少辛酸的故事。都一一在她们的歌声中飘在了秦淮河边,也顺着河风飘进了刘子墨的耳中,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刘子墨感觉自己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从东关头转湾,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
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一座座都髹漆得富富丽丽的;这个时候已是灯火通明的,映衬在秦淮河上。
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看着不时从身边滑过的花船,听着有些纷杂的歌声,刘子墨才忽然发觉,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秦淮河流淌了千年、也包容了无数朝代里或沉重、或清浅的失意怠倦,文人骚客、仕人遗老,居庙堂之高的贵人达官,带着一身的落寞、半世的羁绊,在这十里秦淮上,在微凉却又飘荡着迷离的夜色里,听听江南小调,品品香茗佳肴、美人在怀,丝竹犹耳。大抵可以用浅斟低唱挥一挥尘世的浮名、官场的跌宕。
而自己又会在这里有什么样的遭遇?会留下什么印迹呢?
刘子墨抬头看着天空的繁星点点,试图想要找出自己是其中的那一颗……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