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潜在威胁下的欢乐(2 / 2)

父主本来想坐下来,和戚叔好好聊一聊,这下可没有这个闲工夫了。父主驻足在地图前,从左至右,由上而下看了足有一个时辰,要不是戚叔上前催促,父主还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呢?

“好,好,好!戚弟真是人在厅堂,胸怀国族啊!兄长我真为有你这样的族弟而感到高兴。”父主是兴奋的连声说好。

可戚叔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皱着眉头说道:“地图虽然是有了,但是,守土之物事,还没有全部落实,特别是去年刚刚收复的山北之地,防守依然十分脆弱。稍有个风吹草动,那些地方极易出现闪失。对那里,戚弟一直在想,如何能够有一个虚地实招的办法,让窥视此地的敌贼望而却步。不敢有所动作才是。”

“虚地实招,嗯,戚弟起的名字颇有深意。柯儿,近前来。哦,对了,我都忘了,这里还有这么多的女宾呢,戚弟先把大家安顿一下,可以组织参观一下戚弟这风水宝地,如何?”父主似有所悟的探问着戚叔,好像生怕戚叔有所为难似得。

“大农办,你去安排一下,引领国都的客人,到后山前面顺着河流往回转一圈,去吧。”戚叔说着,大农办应声引领着哈娘、我姨和囡囡们,往厅外走去。

我看厅堂安静下来,就接着父主的问话,说道:“现下的权宜之计,柯儿以为,应该把山后之地,变为我族的游猎场,既锻炼军壮,又不需要长期把守,还能迷惑敌贼。即便是有人进犯,正好成为我军的囊中之物。”

“柯儿所言,甚为有理。不知戚弟以为如何?”父主关爱的探问着戚叔。

“我对柯儿的评价早就说过了,是从不因功而喜,但怕有过而责。我虽为老叔,但是,柯儿的计谋,当在你老叔之上。兄长,咱们燧明有了柯儿,族人之福啊!”戚叔感叹着说道。

“戚叔过奖了,柯儿原来一直以为自命不凡,如今来到戚叔部落一看,真有点洞穴之蚁的感觉。父主您看,上千人的部落,管理的是井井有条,规矩齐整。柯儿惭愧了。”我是发自内心的说道。

“好了,既如此,那戚弟就定期派出游猎军壮,活跃在这山北之地,不给窥伺之敌以可乘之机。柯儿回去后,也转告戈督,照此办理。”父主像是在总结似的说道。

大家都明白,今日我们是干什么来了,总不能老站在这厅堂里议事吧,现下,该出去准备联欢了。

戚督引领着父主走出厅堂,看着天色开始暗下来,大家都抓紧时间准备。这时候,戚部落的军壮们,已经开始在中心晒麦场,堆放干柴,准备篝火。但见每一堆篝火的外边都围了一圈石头,防止篝火散开,伤及族人。

“哥,你看这些军壮多细心啊,为了防止篝火出事,还用石头围个边界,这一点我们女人都想不到。方才,我们围着部落转了一圈,这里的人,就没有随地大小便的,孩童也是一样。所有的粪便都放置在一个陶罐里,每天三次,统一倒在粪车的大罐里,集中到野外焚烧,然后再放置到田亩里去,既能肥田,又防附魔,”大囡深有感触的说道。

“囡囡此话差矣,这可是去年尚部落附魔后,柯儿提出来的建议,我们只不过是坚持的比较严格罢了。”戚叔解释着说道。

“柯儿的主意很好,但是,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去做,更为难得。这一点兄长我都做不到,真难为戚弟了。”父主虽如此说,但心里,始终对戚叔身心所承受的压力,放心不下。

晚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把晒谷场照的通亮。

忽然,就见部落的一边,一队整齐的军壮,**着上身,手拿枪矛,“嘿呀,嘿呀,”喊着,走进了晒谷场预留的空场地。

只见副军旗手中的令旗一挥,所有的军壮均持枪站立,接下来,随着令旗上下左右的挥动,军壮们整齐的握枪、出枪、横劈、后档、转身、劈刺,就如同后世的集体武术表演一样。军壮们每一动作,都伴随着整齐的“嗨!嗨!”的叫声,那气势真可谓排山倒海,看得大家是热血沸腾。

“好!”“好!”坐在篝火旁的族人,叫好之声,那是不绝于耳,特别是两个囡囡,连蹦带跳的叫好不断。

一会儿,就见戚叔起身,光着膀子,拿着两支短枪矛,走到了场子中间。随着军壮们整齐的呼喊,舞起了手中的双枪。但见两支枪矛,就像两道光环,围绕着戚叔,是上下左右翻飞,真有腾云驾雾之势。

突然,从外面飞进场地几只麻雀,可能也是受到惊吓后,慌不择路。这时,只见戚叔手中的一对儿短枪矛,左突右刺,一转眼,五只麻雀均丧命在戚叔的枪矛之下。戚叔这快如闪电的枪法,也成就是戚叔今后名震沙场的戚式飞枪。

很快叫好之声大起,我也惊异地站了起来。就听父主大声的叫好,并喊道:“戚弟好样的,好了,歇息片刻吧。”

“好啊,好啊,太精彩了!”两个囡囡兴奋地,拍手大叫着。

我一直以为这武打之事,只有男孩子最热心,没想到女孩子看的更过瘾,看来美女爱英雄,是亘古不变的物事。

这一场武术表演,一下子把篝火晚会的气氛推向了**。囡囡们激动地,甚至都忘记吹奏乐器和绘画了。

我趁着戚叔和军壮们退回座位之时,赶紧提醒二囡吹奏参差,并且伸手协助大囡,帮她扶住画板。

很快二囡悠扬的排箫(参差)之声响了起来,后世美妙的傣家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一下子让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族人们都静静的听着。这乐曲,好似把大家都带离了夺目的篝火,来到了清幽的竹林河畔。

大囡则全神贯注的回忆着戚叔的枪术,很快一个孔武多谋的戚叔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当然,大囡也少不了对大家在篝火旁尽欢的写生画作。

“编修小主女吹得太好了!”大家纷纷赞叹着说道。

戚叔没有说话,好像还沈浸在曼妙的音乐之中,直到父主举杯劝酒,才醒过梦来。

看来追求完美的戚叔,对美好音乐的欣赏水平也非同一般。戚叔拿着酒杯,不自觉的走到了二囡的面前,用另一只手接过二囡吹奏的参差,好奇的反复观看。好像非要从里面看出点什么名堂似得。

我把大囡画好的戚叔演武的素描,捧到戚叔的眼前,戚叔把参差还给二囡,放下酒杯,双手接过绘画,张着大嘴,吃惊的看着自己在画中的武枪英姿,真是太形神传真了。看的戚叔是不肯撒手。大囡只好站起来,翘着脚,在画作的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戚叔,这是大囡送给您的,画得不好,请别见笑。”大囡是自鸣得意的谦虚着,说道。

“好,好,好,实在是太好了,戚叔那就不客气了。来人,把它给我收好了,我要挂在厅堂里。”戚叔兴奋的说道。

我急忙帮助把绘画卷好,用大囡递过来的细绳,系好,递给了上前的大农办。

篝火晚会在大家忘情的吃喝之后,慢慢的散去了。

晚上,戚叔安排父主和哈娘、我姨进礼,我们三个孩子在一起,单独休息。戚叔、副军旗、大农办各自选择一名上妇歇息。我感觉很奇怪,为什么戚叔不封一位主妇呢?副军旗给出了答案。原来,戚叔不想让自己享受特殊的照顾。

如果赐封了大主妇,其他人都不能染指了。这样不赐封大主妇,只选几名上妇,戚叔就可以把副军旗和大农办紧密的团结在自己周围。如此看来,戚叔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晚上,我躺在榻上,想着这一天的所见所闻,不禁暗叹道:戚叔所具有的深谋远虑,细心周密,关爱部族,训练军将,哪一样没有后世诸葛孔明的当世风范。更何况戚叔武功高强,即便是诸葛亮羽扇纶巾,又其能持戟乎?

次日醒来,洗漱进食完毕,父主带领我们一行,准备继续欢乐之行。

“戚弟啊,不要再送了,好好注意身体,部族的物事还来日方长呢。”父主关切的说道。并拒绝了戚叔要把我们送到部落边界的要求。

父主骑在骏逸上,是走一程,回头看一下,一直走了很远,回头还能看到戚叔带着部族的人群,原地相送。

“我的这个戚弟啊,现下的能力,已经是在他三哥之上了,但愿他能保重好身体。”不知为什么,父主看到羽翼丰满的戚叔,又想起了蒙难而去的三叔,看来三叔是父主心中永远的标杆。

我们是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伴随着接力的烽燧狼烟,向撅叔部落驶去。

...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