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危机(2 / 2)

枭宋 曾经淡然 2049 字 6个月前

几名大汉也没进屋搜查,就此离去。丁五的腿还在轻轻颤抖,喏喏的也不敢说话,也不知动了心还是害怕的无以复加,一直都未动地方。

星光闪烁,无月,但苏晓能够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有一条小河。顺着河水前进一段路程,不远是一个村庄,苏晓果断的再次进入无边的芦苇荡。

“回秀才,巡检司一般是受蒲都监的差调。”

虎头这孩子不错,假以时日,如果有机会苏晓会补偿他,苏晓相信自己会在这个时代活得很好很滋润。

在蒲寿庚死后,蒲氏后人与元庭争利,元庭派兵攻入泉州,使泉州的**与***教遭到了最严重的破坏。“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事后即“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寿庚长子师文性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圹中宝物尤多,圹志玛瑙石为之”;“凡蒲尸皆,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

就在丁五感觉不好意思的时候,苏晓突然发现通往这里的路上有火光出现。隐隐的感觉有些不妙,苏晓站起身:“丁老丈,有人来了,怕是那些匪人寻我,我去暂避一时。”

“蒲都监是大食人,全名蒲寿庚,蒲都监...可是富甲一方,据闻拥有海船数千。听说,蒲都监的父祖辈是来自南蕃,后来因善于勾通南蕃诸商来泉州货易,就做了我大宋的官。蒲都监还做过福建路的提举市舶,现如今做了兵马都监,在这泉州很是了得!”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丁五这样的平头百姓最害怕的就是摊上事情,他赶紧叮嘱一旁的孙子虎头:“虎头记住,有阿翁在,勿多言。”

的确是将就,除了盐水煮鱼,竟然没有其它菜,主食也只有一碗米粥。

“小人...小人真的未曾见过生人来此。”

夜并不宁静,这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年代,泉州湾附近的芦苇荡无边无际。耳中到处都是虫鸣和不知名的鸟叫声,无心享受这初夏之夜的苏晓深一脚浅一脚,避开有人家的地方,苏晓在一片片芦苇丛的边缘地带摸索着前进,目标...赶紧离开,离泉州越远越好。

“请问丁老丈,泉州巡检司由谁掌管?”

此地不是长留之地,苏晓也没办法探究自己的来历了,摸着黑,苏晓进入茅屋,找到自己藏起的湿衣服等物。这些东西除了长衫和靴子、内衣,还有一个荷囊,一份被海水打湿的文书,一个玉佩。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为首的大汉沉着脸:“若有消息就告知我等,定不啬赏赐,若知而不报,小心项上人头。”

此户人家单门独户,就是三间最简陋的茅屋。由于村民之间居住较远,附近的村民也不知丁老五救起了一个“秀才”。“秀才”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对于丁五这样的贫民来说,被他救起的苏晓是他需要仰望的存在。

能够说出“大爷”这两个字,“苏晓”当然不是宋人。他只是一个因为旅游不小心落水的游客,哪怕是落入海中,位置也不对,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从秦皇岛跑到了泉州。不对...应该是说,灵魂跑到了泉州,还寄托在这个同名同姓的苏晓身上。

也不容丁五拒绝,甩掉一直感觉很不舒服的草鞋,苏晓套上仍旧湿漉漉的靴子,随之迅速消失在芦苇丛中......

蚊虫扰人,芦苇荡中的蚊虫多的让人烦不胜烦。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无奈的苏晓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用芦苇在芦苇荡中造了一个窝,把自己的东西揣到怀里,随后用长衫把自己包起来。

其实,真的出卖了自己,几名大汉能留下活口吗?

宋语对苏晓来说有些小难度,因此,他只是和丁五简单交流。而在丁五眼中,这名被救起的“秀才”很有“风度”,有着读书人应有的“矜持”,好像应该算是身份不同于自己这些贫贱之民的正常表现。

结果还算理想,这一老一少暂时没有因为所谓的赏赐出卖自己。

恐怕这一老一少注定被灭口,而自己吗?苏晓坚信自己能够逃掉,那一生,他是一名优秀的军校毕业生,正是利用假期游玩才发生了这匪夷所思的灵魂穿越事件,在黑夜中逃生对他根本不是问题。

是不是蒲寿庚追杀自己苏晓也无从得知,发生了什么更是一头雾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的关键是赶紧跑。

苏晓异常谨慎,几名大汉走了很久他都没有现身。正是无月之夜,整个天地间漆黑如墨,而这一老一少显然被吓得不轻,就这样一直站在黑暗中。

丁五的腿轻轻抖动着,显然异常害怕,低着头,他的眼角不经意间看向苏晓进入芦苇丛的地方。为首的大汉也懒得理会他,他上前就逼视着丁五身后的虎头,显然小孩更容易说实话:“小娃儿,告诉我,可有陌生人来过此处?可曾见到一个身材甚高的书生?”

听了听附近的动静,远处传来狗吠声,那些人显然去了村中继续搜寻,苏晓走出了藏身的芦苇丛:“多谢老丈救命之恩,他日必有重谢。”

这丁五家连温饱都算不上,苏晓开始质疑历史的记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