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收礼收到手抽筋(1 / 2)

枭宋 曾经淡然 1404 字 6个月前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不要收宅子了,住不过来,已经十几座了...多麻烦?还要费心换成钱,直接收钱就好......”

就在苏晓和宋疆宾主相谈甚欢后离开,效用再次跑过来。

难得有机会和市舶提举如此亲切的谈话,宋疆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是一个很爽的过程,收礼收到手抽筋,还不用担心被双规,还是大宋好啊!

抽解关税时,市舶司是政府机关,海商是纳税人;博买即收购舶商进口货物,市舶司转换为海商的特殊顾主。而且...你没有拒绝的胆量,否则——没收货物,接受惩罚,下次不要来了。

博买是国家对舶来货物的强制收购,这种收购又分两部分:一种属于政府专营禁榷,由市舶司全部收购,另一种是对非专营禁榷的酌情收购一部分。凡收购的货物由市舶司酬情解运京师榷易院,国家根据需要或充内府库藏,或交官营手工作坊,供皇室官吏度用,或转售商人获取巨利。这其中,解运京师榷易院的货物实际上并不多,收购价格自然非常低。转售遂成为了重中之重,也是市舶司最大的经济来源,也是提举市舶的权利,当然也是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大发横财的机会......

市舶司这个特殊主顾获利的主要秘密和诀窍在于,它是权势的象征,贱买贵卖,还是以政府的名义。对市舶司博买舶货的种类范围和比例,政府机构没有特别明确统一的规定,因此也就给市舶官员和掌管诸事的小吏机会。

谁也不愿放弃机会,有泉州各属县的押司与小吏,也有泉州数得上名号的当地大户,无一例外,这些人都是泉州社会面上比较有些名气的人物,当然,也是比较有钱的。苏晓手中有一个花名册,这些人几乎都是上了花名册的人。

够直接的,苏晓的话让虞括感慨万千,怪不得都想做官,这眨眼间已经是数万两银子到手。当然,苏晓也要上下打点,尤其是朝中的贾似道,还有转运司的各级官员,加上福建路安抚司......这些钱需要一个合理的分配,但最终,苏晓是最大的受益者......

幕僚在很多时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就等于当老板的自己花钱聘用私人,我做官,你做事;又因为你是我花钱雇来的,所以你做事,我放心,也成了“自家人”。幕僚一般都有专门知识,甚至可能是“最新的知识”,在某个专业领域占有许多资源,了解许多情况,他们饱读专业经典,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洋洋洒洒,出谋划策,无所不能。但是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地位的暧昧性决定了其进退荣辱都将取决于是否能取悦自己东家,由此他在进言时便会不言而喻地考虑自身的处境、前程之类,要想做到直言无忌很难,加上每个人知识、见识、思想、眼光等的局限性,他们的建议、意见便有了许多的水份。

“提举是台州望族出身,还在临安担任要职,这粗陋的宅子提举恐怕看不上眼,有何不妥之处提举尽管开口,小的在这泉州也是世代书香,算得上是本地大族,提举不用客气......”

贾似道是一个贪官不假,但他有他的长处。不顾身后与未来,就是敢于把大地主阶层的土地收为国有,因为他懂得财政对国家的重要性,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抵抗蒙古人。说白了,大宋是一个经济支撑的国家,没有钱,国家的统治无法维持。

这是“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的时代,有多大利润自己想象,现在整个大宋只有两个市舶司在正常运转。

因此,史籍中留下了“官市价微,价十不尝一。官竟刮取,名曰和买,实不给一钱”的记载。

没容与苏晓继续套近乎,说上几句话,效用再次跑了回来,这次是一打拜帖......

也就是说,这是特权,是市舶司经营的外贸生意,也是民间海外贸易的继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