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苏晓的贪婪与时间的紧迫让蒲寿庚做出了妥协。
商人就是要用最大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苏晓的耐心、贪婪还有所处地位让一道口子打开了,时间和苏晓所处位置让蒲寿庚已经没有了太多运作空间。当然,苏晓完全控制香料也不可能,除了市舶提举司正常的抽分,苏晓可以获得三成的香料分销权,格外,蒲寿庚派人给苏晓送来了两万两银子的好处。这应该是蒲寿庚对苏晓的善意表达,估计也是对那次劫杀的无声补偿,苏晓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
十一至十三世纪,回*教*徒仍旧是中国海上贸易最重要的力量,因为他们可以走得更远,在那个时代几乎是无可取代的存在,这个过程直到明朝实行最严厉的禁海,欧洲人崛起才结束......
“雨声应该知道,蒲都监是市舶司招徕远人,埠通货贿的最佳人选,多年来都是如此。因此...老夫想要雨声和蒲都监互相谅解,只有货通有无才能够带来更多的赋税,方能利国利民。关于抽解与榷买、事宜,雨声尽管说出数额,老夫多跑几趟也无妨。”还真是一个全能战士,在趙孟傳嘴里没有说出香料两个字,可事情已经挑明,个人恩怨说个人恩怨,国事是国事,苏晓可以提出条件了。
尤其是海贸最繁盛的泉州,现在已经是“回半城,蒲半街”的状态。
凭什么现在的礼遇要得到这样的回报,苏晓不是以肉饲鹰的释迦牟尼,大宋更不是他们获得一个富足的落脚点之后却可以背叛的存在。苏晓不是民族主义者,不排斥任何与汉人和平共处的民族,可历史的教训太多太多,这是他防范之心的来源,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是背叛者,但苏晓无法一一去甄别,因此,压制将成为一个最好的选择。
至于韩文晦的海上被抢劫,好像从来没有发生。
苏晓不排斥外族人来大宋做生意,但他不允许异族掌握大宋最肥的蛋糕,富可敌国的财富被这些人拿走,而只是让宋人吃剩下的蛋糕渣。何况,这些人无法对大宋保持忠诚,哪怕是给了他们居住权,贸易权,甚至是做官的权利,他们仍旧会背叛给了他们最好待遇的大宋......
估计是佩服自己敛财的能力,当然,苏晓龟缩自保的能力也不错,几乎从来不出市舶提举司的门。
夏季是泉州最闷热的季节,一直在奔波劳累的人不少,其中一个已经成了苏晓眼中的全能战士。
这位全能战士年纪一大把,却有着充沛的体力和精神,而且抗热能力极强。当泉州知州趙孟傳再次来到提举市舶司,苏晓不得不给他这么一个封号。
也许有些片面,但苏晓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苏晓不会忘记,蒙元控制时代实行的民族等级制度和对汉人的杀戮和压制。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四等人的政治待遇上有很大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实施。
蒲寿庚终归要成为苏晓的一个垫脚石,这个垫脚石的滔天财富也必将成为苏晓战胜蒙古人征服海上的资本。历史的可改变性就是这样充满着乐趣与诱惑,当然,这对于现在仍旧在藏拙的苏晓来说也是一个改变历史的最佳机会。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趙孟傳一时语塞,这苏晓难道要把蒲寿庚的香料生意整个接手,他就不怕影响到整个市舶司的正常运转,一旦和蒲寿庚展开碰撞,赋税和正常经营必定大受影响,他怎么给朝廷和贾似道交差?
苏晓实话假话参半:“学士,转运使蒱然公的外甥那里想要经营香料,另外,经略司那里很多舶货也要有一定的份额...到处都需要钱与关系来支撑,请学士体谅学生的难处,市舶司的博买素来都归市舶提举司署理,我也不容易啊,没有香料的收入,学生恐怕无法给朝廷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