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让我找到一个理由(2 / 2)

枭宋 曾经淡然 1543 字 8个月前

船停在了石湖港,石湖港位于**县境内,泉州湾的入海口的南端。

只有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围着泉州城东的校场跑十圈才算基本合格。

尤其是苏桓:“三郎,就这样放过那厮?”

看似风平浪静,平平无奇的一次海船来港,不来距离泉州城更近的法石港,却偏偏停在了石湖港,这里面有没有问题和危险,苏晓无法预知,但他必须要去。

海船南下出海,都是选择在冬、春季节利用东北季风启航,又多在夏、秋季节利用西南季风返航,而且蕃商也是在夏末与秋季来泉州进行贸易,泉州市舶司马上就要进入每年最繁盛的时间。

苏晓本来只想招收五百名效用,为了对得起泉州父老的热情,改成了八百人。

“记得拜望过相公后,去找一下御前军器处何提点,带着此封书信。然后,九哥再去一趟芜湖,去那里买一个钢铁作坊回来,记住,我们只要最好的,咱不缺钱!”

自然,条件也很苛刻,除了家世清白,有家有口,最严格的是,苏晓只招收体力充沛者。谁也不明白,苏晓的招收标准为什么不是勘验武才,而是以跑步为基准。

谁是泉州的财神爷,苏晓绝对是其中最牛,最有保障的一个。

“今年的抽分与博买季节就要到了,总要给朝廷看看我的能力,九哥担心什么?现在,在泉州站稳脚跟,养精蓄锐才是最重要的,让官家和相公满意了,后面的事情满意不满意就看我们如何找到一个理由了。”

除了港口的控制,市舶提举司的内部人员需要一个调整和适应阶段。任用人员太多,离开这些人也不现实,苏晓无法判断这里面的吏员谁是蒲寿庚的人,只能把重要位置的人选进行了彻底调整。简单明了,反正都是吏,苏晓说了算,所有的正职全部清退,副职顶上,苏晓的手下人担任副职。

众多武艺高强的习武者就这样被苏晓排除在外,武艺高强是一个先决条件,意味着强悍的作战力,苏桓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他和文山的手下人都是以敢于搏杀和武艺高强为立足点,苏晓的任性让苏桓有些忍无可忍。

苏桓无语,这有些超出他的理解范围。

“有家有口,有着坚韧的性格,这样的士兵才是最听从指挥的士兵。”苏晓很严肃,一改平日的随和:“苏指挥需要从思想上改变那些旧有的练兵方式,军队不同于一盘散沙,只有服从才能够拥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军队才会是一个整体,这样的军队才是不可战胜的。”

这等于是一次大换血,但也不足为奇,每一任官员都会进行这样的调整,也不会掀起什么浪花。市舶司的职能人员包括孔目官、都吏、前行、后行、贴司、书表司、手分、专知、库子、秤子、客司等等。还有市舶司下设的市舶务,市舶司官吏还有权舶干、监舶、点检官、覆视官、舶模、舶官、提舶、舶征,舶门,司舶,还有签判、税场、宽民堂、迎送所的属吏等等。

最后的一项至关重要,不算苏晓带来的效用,市舶提举司的武装力量太弱,苏晓手下只有前行、后行两个负责安全的水上卫队,全部人数加起来也就不到二百人。

这当然是不能忍受的,于是苏晓在泉州和附近县镇贴出公告,市舶提举司招收勇敢效用;月薪九贯,米五斗,春冬衣绢不等,各种补助赏赐绝不短缺。

“回临安一趟,拜望一下相公。”

一旁的文山笑而不语,苏晓是越来越让他看不透,泉州真的是不虚此行。这个进士出身的文官不但在官场上游刃有余,还这样会敛财,会这种独特的训练士兵方式...这好像也不特别出意料,大宋从来不缺乏文武全才,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只是苏晓一个提举市舶养如此多的士兵...看来,这位提举所图非浅。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苏桓明白了,这是要给贾似道去送礼。如此多的钱到手,苏晓不能独吞,要有一个合理的分配苏晓才能在泉州站稳脚跟,这是对对自己的信任,苏桓立刻答应:“路途我熟悉,顺风跑得也快,那我就跑一趟。”

“九哥现在想不想出海?”苏晓话锋一转。

我的世界你不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